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河套大地奏响现代农牧业“奋进曲”

2021-05-13 15:31 巴彦淖尔农牧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巴彦淖尔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

一拳打得百拳开。针对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我市全力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并以此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第一战略,提出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我市现代农牧业发展一路前行、高歌猛进,步入“快车道”。

六大产业——优

2020年,临河区新华农业专业合作社万亩富硒小麦喜获丰收。合作社负责人孔宪忠说:“通过采取统一品种、统一供种、统一机播机收、统一灌溉、统一绿色防控、统一种植规格等‘六统一’标准,不仅大大提高了肥料的使用效率,也保证了小麦的品质和产量。亩产增加了50~80斤,每斤的订单价格也上涨了4毛钱,亩均增收400元左右。”

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必须有产业作基础。近年来,我市科学编制了粮油、乳肉绒、果蔬、蒙中药材、饲草、生物质能六大重点产业发展规划,以此规划为引领,六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效应彰显,产品远销五大洲93个国家和地区。我市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原奶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食用向日葵生产交易集散地、全国最大的无毛绒分梳基地、全国最大的脱水菜生产基地、全国第二大番茄原料生产和番茄制品加工基地。

在粮油产业方面,近年来,我市每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左右,产量300万吨以上;种植向日葵400万亩左右,总产量80万吨左右。主要龙头企业已形成年加工小麦100万吨、向日葵50万吨的生产能力。

在果蔬产业方面,近年来,我市每年瓜类种植面积达30万亩左右,产量达65万吨。目前,全市拥有市级以上果蔬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2家,代表企业有临河的鲜农、浩彤,五原的民隆,杭后的啸天、睿斌等。

我市是自治区重要的蒙中药材原产地和主产地,全市蒙中药材总种植面积达51.2万亩,年产量28.75万吨,总产值12.46亿元,主要种类有苁蓉、枸杞、黄芪、甘草、锁阳、红花、金银花等。

乳肉绒传统产业焕发了新活力。2020年,全市肉羊饲养量达到2189万只,奶牛存栏14.4万头左右。目前,全市年产原绒700多吨,有绒纺企业36家,已形成水洗、分梳、染色、纺纱、编织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具有无毛绒加工6000吨、纺纱750吨、羊绒制品760万件的生产能力。

为养而种、为养而加的饲草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市饲草料种植面积270万亩左右,其中饲用玉米220万亩左右,优质牧草20万亩左右。以富川、正大、飞虹、力农等为代表的饲料、饲草加工企业达337家,年设计生产能力230万吨左右。

生物质能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农牧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目前,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3%。

基于六大产业科学规划,我市农牧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全市粮、经、饲比例已调整为41∶51∶8。

“天赋河套”——强

旭一牛肉端上了北海舰队官兵的餐桌,河套白酒走出了国门,兆丰、恒丰面粉成为北上广市民健康食品的新选择,河套巴美肉羊、向日葵、枸杞、西甜瓜、番茄、肉苁蓉……越来越多的河套优质绿色农畜产品搭乘“天赋河套”品牌巨轮,以自信的姿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天赋河套”品牌起到关键引领作用。“天赋河套”荣登2018年度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排行榜第二名,荣获“中国农业品牌建设学府奖——十佳品牌案例奖”、“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2020年度中国农业十大杰出品牌”等荣誉。在纽约、乌兰巴托,在香港、大连、重庆、成都、广州……“天赋河套”品牌旗下的绿色优质高端农畜产品不断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

如今,“天赋河套”品牌效应已经开始显现,被授权使用公用品牌的12家企业53款产品供不应求,品牌溢价达30%以上,带动全市优质农畜产品整体溢价15%以上。同时,我市积极推进农畜产品品牌化体系、标准化体系、可追溯体系“三大体系”建设,推进农牧业生产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四控”行动,确保巴彦淖尔农畜产品绿色、优质、高端。“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已成为推进我市农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抓手。

同时,我市广大农牧民享受到了更多产业和品牌红利。2020年,我市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84元,同比增长8.5%。

“接二连三”——甜

2020年,杭锦后旗太阳庙农场种植户郭富强通过种小麦没少增收。兆丰公司以绿色小麦每公斤4元、富硒小麦每公斤4.4元、有机转换期小麦每公斤6元的价格收购订单小麦,每公斤收购价格平均高于市场1~3元,郭富强每亩小麦增收1000元以上。

从农户手中收回的麦子很快就进入兆丰河套面业生产车间,随着一台台低温低速石碾制粉机的匀速运转,一粒粒河套有机小麦摇身变为雪白的面粉,身价也随之大增。“天赋河套”兆丰特制颗粒粉目前每斤售价达到了130元。

据了解,2020年我市小麦播种面积150万亩左右。普通小麦收获后,农民直接卖掉,每斤售价不过2元左右,加工成面粉等产品出售利润就会翻几倍。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接二连三”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建设的稳步推进,我市一二三产融合掀开了发展新篇章。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7家,其中149家与农牧民建立了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全市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龙头企业共带动农牧户约15.5万户。农牧民来自利益联结机制方面的收入约占全部收入的75%。

平台载体——新

走进金伯利(临河)农场,一栋栋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成方连片、排列整齐,不断向远方延伸,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2019年,金伯利农场在临河区建设了800多亩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引进了包括番茄、西甜瓜、甜高粱以及耐盐碱饲料玉米、苜蓿等近30个国内外新品种,亩均增收50%以上;重点推广了高效联栋大棚、工厂化育苗、智能化灌溉、生物化防治4项新技术,土地利用率达95%以上;采用德国欧适能能源系统,能耗降低70%以上。同时,该企业引进以色列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节肥、节水70%,减药20%以上,亩均产值突破了2万元。

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搭建农牧业发展平台是关键。目前,我市已柔性引进中科院傅伯杰等30位国内顶级院士和专家,建立了1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整合引进国际国内最先进的农牧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经营模式,建成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0万亩、农牧业示范园区130个,建成金伯利农业示范基地和29个田园综合体。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中以(巴彦淖尔)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园和沙漠综合治理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记者 黄景莲/文

责任编辑:周婷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巴彦淖尔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

一拳打得百拳开。针对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我市全力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并以此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第一战略,提出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我市现代农牧业发展一路前行、高歌猛进,步入“快车道”。

六大产业——优

2020年,临河区新华农业专业合作社万亩富硒小麦喜获丰收。合作社负责人孔宪忠说:“通过采取统一品种、统一供种、统一机播机收、统一灌溉、统一绿色防控、统一种植规格等‘六统一’标准,不仅大大提高了肥料的使用效率,也保证了小麦的品质和产量。亩产增加了50~80斤,每斤的订单价格也上涨了4毛钱,亩均增收400元左右。”

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必须有产业作基础。近年来,我市科学编制了粮油、乳肉绒、果蔬、蒙中药材、饲草、生物质能六大重点产业发展规划,以此规划为引领,六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效应彰显,产品远销五大洲93个国家和地区。我市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原奶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食用向日葵生产交易集散地、全国最大的无毛绒分梳基地、全国最大的脱水菜生产基地、全国第二大番茄原料生产和番茄制品加工基地。

在粮油产业方面,近年来,我市每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左右,产量300万吨以上;种植向日葵400万亩左右,总产量80万吨左右。主要龙头企业已形成年加工小麦100万吨、向日葵50万吨的生产能力。

在果蔬产业方面,近年来,我市每年瓜类种植面积达30万亩左右,产量达65万吨。目前,全市拥有市级以上果蔬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2家,代表企业有临河的鲜农、浩彤,五原的民隆,杭后的啸天、睿斌等。

我市是自治区重要的蒙中药材原产地和主产地,全市蒙中药材总种植面积达51.2万亩,年产量28.75万吨,总产值12.46亿元,主要种类有苁蓉、枸杞、黄芪、甘草、锁阳、红花、金银花等。

乳肉绒传统产业焕发了新活力。2020年,全市肉羊饲养量达到2189万只,奶牛存栏14.4万头左右。目前,全市年产原绒700多吨,有绒纺企业36家,已形成水洗、分梳、染色、纺纱、编织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具有无毛绒加工6000吨、纺纱750吨、羊绒制品760万件的生产能力。

为养而种、为养而加的饲草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市饲草料种植面积270万亩左右,其中饲用玉米220万亩左右,优质牧草20万亩左右。以富川、正大、飞虹、力农等为代表的饲料、饲草加工企业达337家,年设计生产能力230万吨左右。

生物质能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农牧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目前,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3%。

基于六大产业科学规划,我市农牧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全市粮、经、饲比例已调整为41∶51∶8。

“天赋河套”——强

旭一牛肉端上了北海舰队官兵的餐桌,河套白酒走出了国门,兆丰、恒丰面粉成为北上广市民健康食品的新选择,河套巴美肉羊、向日葵、枸杞、西甜瓜、番茄、肉苁蓉……越来越多的河套优质绿色农畜产品搭乘“天赋河套”品牌巨轮,以自信的姿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天赋河套”品牌起到关键引领作用。“天赋河套”荣登2018年度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排行榜第二名,荣获“中国农业品牌建设学府奖——十佳品牌案例奖”、“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2020年度中国农业十大杰出品牌”等荣誉。在纽约、乌兰巴托,在香港、大连、重庆、成都、广州……“天赋河套”品牌旗下的绿色优质高端农畜产品不断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

如今,“天赋河套”品牌效应已经开始显现,被授权使用公用品牌的12家企业53款产品供不应求,品牌溢价达30%以上,带动全市优质农畜产品整体溢价15%以上。同时,我市积极推进农畜产品品牌化体系、标准化体系、可追溯体系“三大体系”建设,推进农牧业生产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四控”行动,确保巴彦淖尔农畜产品绿色、优质、高端。“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已成为推进我市农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抓手。

同时,我市广大农牧民享受到了更多产业和品牌红利。2020年,我市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84元,同比增长8.5%。

“接二连三”——甜

2020年,杭锦后旗太阳庙农场种植户郭富强通过种小麦没少增收。兆丰公司以绿色小麦每公斤4元、富硒小麦每公斤4.4元、有机转换期小麦每公斤6元的价格收购订单小麦,每公斤收购价格平均高于市场1~3元,郭富强每亩小麦增收1000元以上。

从农户手中收回的麦子很快就进入兆丰河套面业生产车间,随着一台台低温低速石碾制粉机的匀速运转,一粒粒河套有机小麦摇身变为雪白的面粉,身价也随之大增。“天赋河套”兆丰特制颗粒粉目前每斤售价达到了130元。

据了解,2020年我市小麦播种面积150万亩左右。普通小麦收获后,农民直接卖掉,每斤售价不过2元左右,加工成面粉等产品出售利润就会翻几倍。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接二连三”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建设的稳步推进,我市一二三产融合掀开了发展新篇章。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7家,其中149家与农牧民建立了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全市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龙头企业共带动农牧户约15.5万户。农牧民来自利益联结机制方面的收入约占全部收入的75%。

平台载体——新

走进金伯利(临河)农场,一栋栋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成方连片、排列整齐,不断向远方延伸,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2019年,金伯利农场在临河区建设了800多亩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引进了包括番茄、西甜瓜、甜高粱以及耐盐碱饲料玉米、苜蓿等近30个国内外新品种,亩均增收50%以上;重点推广了高效联栋大棚、工厂化育苗、智能化灌溉、生物化防治4项新技术,土地利用率达95%以上;采用德国欧适能能源系统,能耗降低70%以上。同时,该企业引进以色列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节肥、节水70%,减药20%以上,亩均产值突破了2万元。

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搭建农牧业发展平台是关键。目前,我市已柔性引进中科院傅伯杰等30位国内顶级院士和专家,建立了1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整合引进国际国内最先进的农牧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经营模式,建成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0万亩、农牧业示范园区130个,建成金伯利农业示范基地和29个田园综合体。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中以(巴彦淖尔)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园和沙漠综合治理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记者 黄景莲/文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