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乌兰牧骑:传统不丢 创新不止

2021-05-28 16:36 中青网  

上世纪70年代乌兰牧骑下基层演出照片。受访者供图

扫一扫 看视频

一首悠扬的长调从列车车厢里传出,一段在过道里表演的蒙古族舞蹈,吸引许多乘客观看,并博得阵阵掌声。在内蒙古乌兰浩特市通往阿尔山市的火车上,兴安盟乌兰牧骑的演员们,换上演出服装,来了一场列车上的即兴演出。

“乌兰牧骑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走到哪里都是舞台,都能演出。”工作十几年,无数次在大剧场演出过的兴安盟乌兰牧骑副团长鄂伟亮说,他还是喜欢到偏远的嘎查(村)表演。

不只是鄂伟亮,乌兰牧骑的每一位成员都愿意到草原深处、农牧民家中,送上歌送上舞。每年,被誉为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乌兰牧骑都深入基层,为农牧民送去至少100场精彩的文艺汇演。

乌兰牧骑的群众底色

时光回溯到1957年的夏天。9名牧区青年,驾着两辆勒勒车,拿着几件乐器,在一户牧民的蒙古包前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这就是我国首支乌兰牧骑——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

那时,农牧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很多人长期听不到时事广播,看不到图书、电影和文艺演出。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内蒙古决定组建小型、流动、综合性的文化工作专业队伍,名叫“乌兰牧骑”,在蒙古语中意为“红色的嫩芽”,承担起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四项任务”。

已经年过八旬的伊兰老人,是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建队时的队员。她回忆,“国家刚刚成立第一支乌兰牧骑时,我们这里是试点,只有9个人,演出时只有一些简单的乐器、道具和两辆马车,还有就是我们的队旗了。”

“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牧民”,是乌兰牧骑创立之初的口号。

除了演出外,早些年乌兰牧骑队员还积极参加群众集体劳动、代卖书刊,帮农牧民收割、放牧、割草、打井、挑水、扫院子,有的队员还帮群众理发、写信,给病人针灸、输血,给产妇接生,全方位为偏远地区的农牧民服务。

鄂托克旗乌兰牧骑被群众称为“八大员”,即演员、社员、宣传员、保健员、理发员、投递员、炊事员、售货员。

今年60多岁的呼格吉乐图,已经在乌兰牧骑工作了43个年头。行李被洪水冲走,因马受惊被甩下马车,呼格吉乐图记得过去下基层途中的种种经历,回味无穷。他说那时白天演出,晚上分散着住在当地农牧民家里。呼格吉乐图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他特别热爱这份事业,喜欢到基层去,以蓝天为幕,草原为舞台,“以前演出老乡们都来看,热烈地围在我们身边。”

老乌兰牧骑成员乌力吉图回忆,自己刚刚加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时候,条件特别艰苦,下乡演出都是骑马或者坐勒勒车,“往往一走就是一个月的时间。”

乌力吉图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到苏木演出,那个苏木周边一片沙漠。当时听说有一位老大娘因为腿脚不便,没能到现场看演出,“我们团长当即决定,徒步走进沙漠给老大娘一个人演节目。”

在沙漠中走了两个多小时,乌力吉图一行人来到了大娘家。乌力吉图记得,看完演出后,大娘激动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拿出珍藏的几块方糖来招待我们。”临走前,团长偷偷给大娘留了10块钱,但是没想到后来大娘又托人把钱退了回来,“大娘说,能看到演出已经很感谢我们了,不能再收钱了。”

代代传承的“土味”

乌兰牧骑的演员仿佛有着天然的亲和力,虽然个个身材高挑,相貌出众,但大多衣着简朴,有着一股贴近农牧民的“土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乌兰牧骑宫见到鄂伟亮时,他穿着一件黑色T恤,坐在电脑前,周密详细地安排即将到来的演出。鄂伟亮说,每次到基层演出,都能感受到群众的热切期待,“我们投入的感情得到了充分的回报,那种感觉真的不一样。”

到学校、社区、军营、景区,到农牧民家里演出,鄂伟亮形容有人的地方就有乌兰牧骑。他说,乌兰牧骑的演员不需要灯光、音响,“短小精悍”就是乌兰牧骑的特色,“有人的地方就能成为我们的舞台。”

2015年从天津音乐学院毕业后,谷明泽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乌兰牧骑的一员,这对他来说是个无比骄傲的选择。

谷明泽坦言,自己喜欢到基层演出,“特别自然舒服。”他介绍,他们每一场基层演出都是精心准备的,根据每个苏木、嘎查的特点,安排不同的节目。谷明泽说,有时候主持人会特意说方言,“拉近和大家的距离。”

“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住”是乌兰牧骑的创作定位。

翻开一份1965年的乌兰牧骑全国巡演节目单,马头琴独奏《蝶恋花》、民乐合奏《鄂伦春人民好生活》、好来宝《牧马英雄》等,这些作品的题材都来源于农牧区,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60多年来,乌兰牧骑脚步不停,传统不丢。从马车到大卡车,再到专门配备的大巴车,改变的是乌兰牧骑演出的条件,不变的是乌兰牧骑扎根基层的浓浓“土味”。

如今,在118.3万平方公里的内蒙古大地上,活跃着73支乌兰牧骑队伍、3000多名队员,2019年下基层演出达8700多场。

创新与时代共振

源源不断的创新,为乌兰牧骑注入无限的生命力。近期,兴安盟乌兰牧骑正在精心排演音乐剧《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向建党百年献礼。

“达尔罕又一次陷入了迷茫,他不知道该相信谁,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这是剧中的一幕场景。谷明泽介绍说,他在剧中饰演达尔罕,是科尔沁草原上的牧场主。排演期间,他每天都在琢磨舞台动作,“怎样体现人物的迷茫,怎样塑造牧场主的角色形象。”

这部音乐剧讲述在1945年到1947年之间,内蒙古科尔沁草原进步青年受到中国共产党先进思想的积极影响,懂得了只有中国共产党为内蒙古人民着想,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内蒙古的道理,用音乐剧的形式再现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过程。

60年来,乌兰牧骑的创作坚持与时代共振,贴近群众生活,聚焦现实题材。

改革开放、依法治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乌兰牧骑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元素融入作品中,创作出舞蹈《脱贫攻坚赞》、小品戏《喜鹊为啥叫喳喳》、配乐快板《我来讲讲十九大》等富有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文艺作品。

近两年,全国政协委员、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青年队员哈斯塔娜创编了男女群舞《塔牧沁牧歌》《祈》和《牧羊姑娘》等优秀舞蹈作品,受到了苏尼特右旗广大牧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她说:“乌兰牧骑的使命就是让红色文化和文艺服务永远扎根草原。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于基层、服务于老百姓,把我们最好的作品献给农牧民,把乌兰牧骑精神世代弘扬下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贾小燕

上世纪70年代乌兰牧骑下基层演出照片。受访者供图

扫一扫 看视频

一首悠扬的长调从列车车厢里传出,一段在过道里表演的蒙古族舞蹈,吸引许多乘客观看,并博得阵阵掌声。在内蒙古乌兰浩特市通往阿尔山市的火车上,兴安盟乌兰牧骑的演员们,换上演出服装,来了一场列车上的即兴演出。

“乌兰牧骑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走到哪里都是舞台,都能演出。”工作十几年,无数次在大剧场演出过的兴安盟乌兰牧骑副团长鄂伟亮说,他还是喜欢到偏远的嘎查(村)表演。

不只是鄂伟亮,乌兰牧骑的每一位成员都愿意到草原深处、农牧民家中,送上歌送上舞。每年,被誉为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乌兰牧骑都深入基层,为农牧民送去至少100场精彩的文艺汇演。

乌兰牧骑的群众底色

时光回溯到1957年的夏天。9名牧区青年,驾着两辆勒勒车,拿着几件乐器,在一户牧民的蒙古包前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这就是我国首支乌兰牧骑——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

那时,农牧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很多人长期听不到时事广播,看不到图书、电影和文艺演出。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内蒙古决定组建小型、流动、综合性的文化工作专业队伍,名叫“乌兰牧骑”,在蒙古语中意为“红色的嫩芽”,承担起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四项任务”。

已经年过八旬的伊兰老人,是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建队时的队员。她回忆,“国家刚刚成立第一支乌兰牧骑时,我们这里是试点,只有9个人,演出时只有一些简单的乐器、道具和两辆马车,还有就是我们的队旗了。”

“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牧民”,是乌兰牧骑创立之初的口号。

除了演出外,早些年乌兰牧骑队员还积极参加群众集体劳动、代卖书刊,帮农牧民收割、放牧、割草、打井、挑水、扫院子,有的队员还帮群众理发、写信,给病人针灸、输血,给产妇接生,全方位为偏远地区的农牧民服务。

鄂托克旗乌兰牧骑被群众称为“八大员”,即演员、社员、宣传员、保健员、理发员、投递员、炊事员、售货员。

今年60多岁的呼格吉乐图,已经在乌兰牧骑工作了43个年头。行李被洪水冲走,因马受惊被甩下马车,呼格吉乐图记得过去下基层途中的种种经历,回味无穷。他说那时白天演出,晚上分散着住在当地农牧民家里。呼格吉乐图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他特别热爱这份事业,喜欢到基层去,以蓝天为幕,草原为舞台,“以前演出老乡们都来看,热烈地围在我们身边。”

老乌兰牧骑成员乌力吉图回忆,自己刚刚加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时候,条件特别艰苦,下乡演出都是骑马或者坐勒勒车,“往往一走就是一个月的时间。”

乌力吉图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到苏木演出,那个苏木周边一片沙漠。当时听说有一位老大娘因为腿脚不便,没能到现场看演出,“我们团长当即决定,徒步走进沙漠给老大娘一个人演节目。”

在沙漠中走了两个多小时,乌力吉图一行人来到了大娘家。乌力吉图记得,看完演出后,大娘激动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拿出珍藏的几块方糖来招待我们。”临走前,团长偷偷给大娘留了10块钱,但是没想到后来大娘又托人把钱退了回来,“大娘说,能看到演出已经很感谢我们了,不能再收钱了。”

代代传承的“土味”

乌兰牧骑的演员仿佛有着天然的亲和力,虽然个个身材高挑,相貌出众,但大多衣着简朴,有着一股贴近农牧民的“土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乌兰牧骑宫见到鄂伟亮时,他穿着一件黑色T恤,坐在电脑前,周密详细地安排即将到来的演出。鄂伟亮说,每次到基层演出,都能感受到群众的热切期待,“我们投入的感情得到了充分的回报,那种感觉真的不一样。”

到学校、社区、军营、景区,到农牧民家里演出,鄂伟亮形容有人的地方就有乌兰牧骑。他说,乌兰牧骑的演员不需要灯光、音响,“短小精悍”就是乌兰牧骑的特色,“有人的地方就能成为我们的舞台。”

2015年从天津音乐学院毕业后,谷明泽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乌兰牧骑的一员,这对他来说是个无比骄傲的选择。

谷明泽坦言,自己喜欢到基层演出,“特别自然舒服。”他介绍,他们每一场基层演出都是精心准备的,根据每个苏木、嘎查的特点,安排不同的节目。谷明泽说,有时候主持人会特意说方言,“拉近和大家的距离。”

“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住”是乌兰牧骑的创作定位。

翻开一份1965年的乌兰牧骑全国巡演节目单,马头琴独奏《蝶恋花》、民乐合奏《鄂伦春人民好生活》、好来宝《牧马英雄》等,这些作品的题材都来源于农牧区,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60多年来,乌兰牧骑脚步不停,传统不丢。从马车到大卡车,再到专门配备的大巴车,改变的是乌兰牧骑演出的条件,不变的是乌兰牧骑扎根基层的浓浓“土味”。

如今,在118.3万平方公里的内蒙古大地上,活跃着73支乌兰牧骑队伍、3000多名队员,2019年下基层演出达8700多场。

创新与时代共振

源源不断的创新,为乌兰牧骑注入无限的生命力。近期,兴安盟乌兰牧骑正在精心排演音乐剧《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向建党百年献礼。

“达尔罕又一次陷入了迷茫,他不知道该相信谁,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这是剧中的一幕场景。谷明泽介绍说,他在剧中饰演达尔罕,是科尔沁草原上的牧场主。排演期间,他每天都在琢磨舞台动作,“怎样体现人物的迷茫,怎样塑造牧场主的角色形象。”

这部音乐剧讲述在1945年到1947年之间,内蒙古科尔沁草原进步青年受到中国共产党先进思想的积极影响,懂得了只有中国共产党为内蒙古人民着想,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内蒙古的道理,用音乐剧的形式再现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过程。

60年来,乌兰牧骑的创作坚持与时代共振,贴近群众生活,聚焦现实题材。

改革开放、依法治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乌兰牧骑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元素融入作品中,创作出舞蹈《脱贫攻坚赞》、小品戏《喜鹊为啥叫喳喳》、配乐快板《我来讲讲十九大》等富有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文艺作品。

近两年,全国政协委员、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青年队员哈斯塔娜创编了男女群舞《塔牧沁牧歌》《祈》和《牧羊姑娘》等优秀舞蹈作品,受到了苏尼特右旗广大牧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她说:“乌兰牧骑的使命就是让红色文化和文艺服务永远扎根草原。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于基层、服务于老百姓,把我们最好的作品献给农牧民,把乌兰牧骑精神世代弘扬下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 来源:中国青年报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