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办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我为群众办实事”记者见面会

2021-05-29 08:53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5月2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办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我为群众办实事”记者见面会。自治区政务服务局局长鲍建中作主题发布,自治区人社厅就业促进处处长伏凌涛、自治区人社厅政务服务处处长张海涛、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局局长官君山、自治区住建厅高级工程师赵满喜、包头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局长曾宪昌、鄂尔多斯市政务服务局局长马振平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我为群众办实事”记者见面会发布词

自治区政务服务局局长 鲍建中

大家上午好!感谢你们对自治区政务服务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区政务服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重点聚焦群众办事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积极转变服务方式,以政务服务“一网办、掌上办、一次办、帮您办”为抓手,认真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力打造“服务有温度、办事有速度”的“蒙速办”政务服务品牌,助推全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我们聚焦群众和企业普遍关注、需求集中的领域,从线上线下两端发力,线上重点推动“一网办、掌上办”,解决网上办事存在的标准不统一、系统不连通、数据不共享、业务难协同的问题;线下着力开展“一次办、帮您办”,通过优化流程,整合环节,组建队伍,推进“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提升审批效率。实践活动以来,我们采取细化工作任务、坚持试点先行、实行“挂图作战”、做好数据支撑、强化调研指导、抓好宣传推广等一揽子举措,全力推动任务落实落细,“四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具体来看:

“一网办”方面,坚持理念创新引领制度创新,以数字化转型倒逼服务方式重塑,着力通网络、统事项、搭平台、连系统,推动“一网通办”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建好一张网。自治区电子政务外网是“一网通办”的重要支撑,目前,自治区、盟市、旗县纵向三级网络覆盖率已实现100%,乡镇接入率达到96%。二是夯实标准化线上服务基础。对三级政务服务事项进行精细化、颗粒化、情景化梳理,并将成果在全区进行推广复用,推动同一事项在全区各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累计梳理政务服务事项18万项。三是建设网上政务服务大厅。推动自治区、盟市、旗县的3800多个部门,以及1600多个苏木乡镇、嘎查村的事项入驻,基本实现“应进必进”,审批效率大幅提升,自治区住建厅入驻后,发放电子证照近11万个,自治区新闻出版局90%以上的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办理时限较之前压缩70%。四是打通数据壁垒。推进自治区本级14个部门41个垂建业务审批系统,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目前已完成23个业务系统对接,实现了数据通、业务通。五是启用“综合一窗受理”系统。按照“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综合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聚焦解决网办深度不够、数据支撑不足问题,从今年3月开始,自治区本级和11个盟市全面启用“综合一窗受理”系统,不断提升全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水平。

“掌上办”方面,“蒙速办”APP是全区统一的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为12个盟市、103个旗县(市、区)统一开设了移动端“服务窗口”。我们加快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推动公安、人社、社保、水电气暖等与生产生活密切关联的应用,实现在“蒙速办”APP的查询和办理。目前,全区累计接入特色应用803个,支持健康卡、社保卡、驾驶证等200多类电子证照的查询申领,实名注册的个人用户达到1350多万,累计访问次数突破8700万,已实现社保费缴纳、公积金查询、不动产登记等功能。各盟市积极探索创新、强化服务应用,呼和浩特市推出公积金提取和“出生一件事”专题服务,鄂尔多斯市上线“一件事一次办”服务专区,并已实现9个部门的30个应用掌上办理。

“一次办”方面,将多部门办理的“单个事项”集成为企业群众视角的“一件事”,全力推动审批服务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好。在此,我简单解释一下,比如,群众开一个50平米以下的小餐馆,过去需要跑7个部门,交30多份材料,现在整合成“一件事”之后,只需到一个窗口,提交一次材料,一次就能办好;再比如,办理新生儿出生的各类事项,过去需要跑5个部门,交20多份材料,整合成“一件事”之后,只需到一个窗口,交8份材料就能办成。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采取部门跑腿、并联审批、压缩环节、压减材料等多项举措,让老百姓不再反复跑、来回跑。目前,全区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共开设“一次办”收件窗口347个,梳理优化“一件事”流程图、办事指南9000多份,整理规范办件基础表单1.1万份,自治区统一梳理推出的103件事已经分批次在全区范围内普遍推开。

“帮您办”方面,各级政务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根据企业自愿申请,为重大项目投资提供政策咨询、协调推进、协办帮办等服务,缩短审批周期,推动项目早立项、早开工、早投产。目前,全区共开设“帮您办”窗口209个,配备专业代办帮办人员600余名,助力800多个项目加快落地,改革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要求,紧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扎实推进“四办”工作,积极提供有温度、有速度的政务服务,努力将学习实践成果转化为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的实际成效。一是坚持“以用促建”,着力抓好网上服务应用。从需求侧场景应用出发,以使用者感受为导向,聚焦建设智慧政务、统一区块链应用、政务信息资源安全管控系统,积极打造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2.0版,加快电子政务外网带宽升级,进一步加大“综合一窗受理”系统的推广应用力度,组建应用体验专业团队,努力形成一网受理、协同办理、综合管理为一体的网上政务服务体系。二是积极构建以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为主,移动端小程序、公众号等多渠道并存的“掌上办”服务体系,不断集成服务内容,汇聚使用频率高、需求量大的政务服务事项,持续优化完善“蒙速办”APP平台功能,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度,努力让“蒙速办”APP成为企业、群众好看好用、爱看爱用、常看常用的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三是进一步压减“一次办”事项申请材料、办理时限和样表清单,在推行“一套表单”的基础上,探索实行“一张表单”,并将权力下放、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改革措施逐步叠加,强化政策合力,提升审批效率。四是健全“帮您办”会商联审制度,有效构建自治区、盟市、旗县的联动机制,完善业务流程,推行线上服务,真正实现由“企业跑”变“政府跑”。五是做好创新推进,及时总结提炼、复制推广“四办”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更多制度性成果,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最后,真诚地希望新闻界的朋友们一如既往的关注、关心政务服务工作,帮助和监督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谢谢大家!

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我为群众办实事”记者见面会答记者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马上就到毕业季,即将进入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高峰期,请问我们如何为毕业生提供更丰富、更全面、更便捷的求职招聘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信息,从而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实现信息互通、有效对接起来?

伏凌涛: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高校毕业生是宝贵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义重大。今年以来,全区各级人社部门积极发挥职能职责,提升公共就业信息化服务水平,精准搭建供需平台,多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截至4月底,全区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或落实就业去向39856人,完成13万人年度计划的30.7%。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加精准的求职招聘服务上,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通过政府网站提供线上就业服务。开通了“自治区就业网上服务大厅”,打通全区“1+12”人力资源网络招聘服务通道,通过内蒙古人事考试培训信息网,内蒙古人才网和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及各盟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网站,滚动发布各类考录、招聘信息,上下联动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全天候注册登记、供需对接、业务咨询等服务。二是密集开展线上供需对接活动。依托内蒙古人才网,开展各类在线专场招聘会。通过设置网上专栏、组织专场招聘、视频面试、云对接、线上招聘进校园等网络招聘活动,最大限度满足用人单位及高校毕业生求职需求。4月10日,自治区政府组织召开了2021年全区就业创业推进会暨春季招聘会,自治区主会场专门设置网络招聘专区,启动开展高校毕业生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民营企业招聘月”和“校园招聘服务”等10类线上招聘活动。同时利用“直播带岗”新平台,为求职者提供与企业更多更直观的对接渠道。三是搭建精准对接服务平台。打造了集信息采集、就业对接、培训对接、跟踪服务为一体的内蒙古“四位一体”就业服务云平台,通过后台智能匹配,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线上精准培训对接、人岗精准对接、劳动者就业权益保障等服务。用人单位、培训机构、高校毕业生只要登录“就业内蒙古”服务平台即可享受精准服务。这是我们“四位一体”服务平台的二维码,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只需扫码,填写相关信息,系统自动开展对接服务。

中新社记者:广大群众对社保缴费服务非常关注。我想请问自治区在社保卡申领和社保费用交纳等方面,采取了哪些便利化措施来为群众办实事?具体效果如何?

张海涛: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社会保险缴纳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人社、税务两个部门。过去,需要参保企业和群众在人社和税务部门两头跑,办理手续繁琐,企业群众反映强烈。今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缴纳社会保险费来回跑、排队时间长等突出问题,人社厅党组将社保缴费“零跑腿”列入为民办实事之一。在提高线下经办窗口服务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缴费渠道,会同自治区税务部门共同建设了社会保险费信息共享平台,优化征缴流程,实行“人社部门核定、税务部门征缴,信息网上流转”的办理模式,企业和群众可以通过“内蒙古税务”APP、“内蒙古人社”APP、“蒙速办”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市民中心等多种缴费途径,努力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打通了社保服务与群众间的“最后一公里”。系统于4月底上线,上线一个月以来,通过线上线下各渠道实现缴费49.8亿元,其中,有3.68万自然人通过线上渠道缴纳社会保险费1.47亿元,3.8万家单位缴费38.4亿元,有效避免了人员聚集,极大方便了企业、群众缴纳社保费。同时,为提高人社领域公共服务水平,我们开发了“内蒙古人社”APP,今年1月28日上线运行,APP主要面向自然人提供就业创业、求职服务、职业培训、社会保险、人事人才、社保卡等10类服务,共计72个服务事项。目前,“内蒙古人社”APP用户数已经达到240多万,日活跃用户8.5万人,日登录量18.3万次,为群众办理2256万笔业务,也请在座的各位记者大力宣传,提高APP的使用率、普及率。

人民网记者:目前,内蒙古服务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个体商户方面,比如在企业开办、税费缴纳上有哪些便民利企的具体措施,从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官君山:市场主体为稳住经济基本盘发挥着基础支撑作用。市场监管会同税务、公安、人社、住建、人行等部门,把提高企业开办便利度,作为党史教育办实事的重要工作,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一是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将首次办理社保登记、税务信息确认、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与企业登记注册合并为一个环节,一次提交申请材料,多事项同步办结,同时实行银行预约开户与企业登记业务联办,建立企业电子印章管理系统,缩短部门间数据共享传输节点。减环节、简材料、压时限,今年6月底前实现企业开办领照即办结。二是优化线下线上办理。实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规范企业经营范围表述,统一登记注册审核标准;在线共享统一认证和采集的信息,通过活体检测、人像比对、影像留存等强化身份识别功能,引入电子签名、电子签章等逐步实现相关文书电子化生成、在线电子签名确认,建设企业登记智能审批系统以使有限责任公司、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掌上办”。今年6月底前达到“一表填报、一网通办”和“全程电子化”、“不见面审批”。三是优化企业开办办事环境。设置网上业务审核专职人员,在政务大厅设立企业开办专区,无偿提供导办、帮办服务,鼓励各地免费发放印章、提供邮寄服务,支持“政银合作”银行代办营业执照并开账户送印章,推广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应用。市场监管将与相关部门一道,围绕增强企业获得感,不断优化企业开办营商环境,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华网记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国家近两年来重点推进的一项审批制度改革。请问内蒙古在深化此项改革过程中,如何提高审批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政务服务?

赵满喜: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我区自2019年启动改革以来,按照国家总体部署和要求,对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实施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信息数据平台、管理体系、监管方式“四统一”。到2020年10月,已基本建成自治区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全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90个工作日以内。如包头市对标国内发达城市先进做法,通过规划设计方案分级分类审查,减少规委会审查项目数量,实行承诺制办理施工许可手续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将社会投资项目主流程审批时间压减至30个工作日,将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主流程审批时间压减至55个工作日。

改革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建设了覆盖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和公共设施接入服务全过程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该系统对审批流程各阶段事项实时记录办理情况,实现对审批事项办理合规性、时效性的全程监管,对审批环节亮灯预警管理。横向与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区电子证照库、数字化审图系统等相关部门业务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有效的减少申请人重复提供审批资料,缩短了审批时间,提高了审批效能。纵向实现与国家、盟市审批管理系统数据传输。截至今年3月底,全区各地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线上一网”申报,“线下一窗”办理,并进行施工许可电子证照核发,进一步提升网上审批服务便利度。从近期调研情况来看,12个盟市随机抽取的36家企业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和座谈,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建立了项目储备库与实施库,搭建了“多规合一”及业务协同平台,统筹整合各类空间规划,为项目策划生成提供客观、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撑;通过业务协同,统筹协调各部门对工程建设项目提出建设条件以及需要开展的评估评价事项等要求,为项目建设单位落实建设条件、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加速项目前期策划生成,简化项目后续审批手续。

监测数据显示,自2019年工程审批系统上线以来,全区累计受理项目总数6497个,办件总量17929个。2021年1月1日至5月27日,受理项目数3267个,办件总量7371个。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完善工程审批管理系统功能,加快推动各盟市工程审批管理系统接入“蒙速办”APP实现掌上办、指尖办,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电子证照应用,推进相关业务系统深度融合,与建筑市场监管、施工现场监督、房地产管理等相关政务服务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真正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网通办”,为企业办事创造最大化便利条件,助力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日报记者:刚才鲍局长介绍了政务服务“四办”工作,请问这“四办”在基层推进的怎么样,在具体运行中是怎样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

曾宪昌:你好,首先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和在座的各家中央新闻媒体、自治区新闻媒体对包头市政务服务工作的热情关注。同时也非常感谢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和自治区政务服务局为我们提供了与媒体交流汇报的难得机会,这将给我们的工作增添极大的动力和信心,我们将对标一流、创先争优,全面落实自治区关于“四办”工作的部署要求,趁势而上,大幅提升全市政务服务的集约化、信息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当前,包头市正以前所未有的奋斗姿态,全方位、深层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其中首要的任务就是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同时打造一流的法治环境、产业环境、城市环境(即四个一流环境),最大程度实现审批最少、服务最好、速度最快的目标。自治区全面推进“四办”工作,建设“蒙速办”政务服务品牌,为我们实现目标提供了重要牵引和有效抓手,也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一段时期以来,我市在自治区政务服务局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指导和协助下(三位局领导到包头进行调研指导),通过方案引领、集中办公、攻坚突破,各项工作均有较大进展和成效。包头的工作也是全区政务服务战线工作成效的缩影。可以说,目前在推进“四办”工作中已经形成了自治区、盟市、旗县区三级联动、上下贯通、共建共用的良好局面,改革的成果更多的惠及了广大企业群众。

当前,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最重要的渠道或任务,就是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重在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的提升。下面,重点就记者朋友关注的包头市推进“一网办”“掌上办”的情况作简要介绍。概括起来主要是五个方面:

一是顺应新发展理念,高位推动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加速实现政务服务的“一网通办”。包头市委、市政府把“一网办”“掌上办”作为建设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的重点工作谋划推动,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把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列为为民办的二十件好事实事之一,对标先进地区和一流标准,制定印发了《包头市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一网办、掌上办、一次办、帮您办”工作实施方案》《包头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方案》《包头市全程网上办、掌上办推进方案》,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包头市审批服务局作为牵头抓总部门,今年4月上旬开始,组织各旗县区、市直部门开展了为期一个半月的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集中开展政务服务事项精细化梳理、实施清单编制、办事指南发布、系统延伸对接、特色应用接入、“蒙速办”推广工作,轮训500余名工作人员,核查规范办事指南921个、事项要素2万余个,进一步做实“一网通办”的工作基础。

二是着力拓展网办平台功能,丰富多场景应用,全面推动网上政务服务由“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以政务服务网为核心(电脑端),以移动端为延伸(手机端),以各场景自助设备为补充,形成较为完善的网办系统。全市已上线政务服务事项9580项,较年初增长87.8%,上线服务应用176个,增长131.6%,上线“一件事一次办”事项128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8.35%,一级到四级网办深度事项占比分别达到98.35%、96.87%、91.46%和66.2%,前4个月全市网上办件已达11.73万,同比增长31%。重点领域网上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开办实现全程网办、全程零费用,前4个月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1628户,网上办理率达到93.45%。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已实现网上并联申报、并联审批,施工许可、竣工备案表、工程规划许可证、用地规划许可证可生成和使用电子证照,已在线办理674个项目,大幅提升了项目手续办理进度。连续三年获得全国数字政府建设创新和实践奖。

三是以自治区将我市确定为全区“掌上办”试点为契机,持续推动各类高频应用向“蒙速办”汇聚,全力打造“包你满意”的“移动办事之城”。已汇聚“五险一金”、“健康医疗”、“司法公证”、“交通出行”、“房产服务”、“文体教育”、“生活服务”、“便民查询”、“公共资源”等10类、106个高频特色应用,数量和质量位居自治区第一,群众可通过“蒙速办”APP查询社保、公积金、不动产、健康卡、营业执照等信息,实现了“蒙速办”掌上缴纳交通罚款和水、电、热费功能,12345政务热线也与“蒙速办”联通对接。昆都仑区还在蒙速办上线了“政企通”服务平台,在线解答企业问题,宣传兑现涉企政策,市纪委监委优化营商环境监督举报平台与“蒙速办”成功对接,可随时随地在掌上对各部门的服务进行评估投诉,市纪委监委第一时间进行受理调查。

四是在大力提升“网上办”能力的同时,全面推行“立体化”“智慧化”监督,实现办事效率和监察效能“双提升”。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市、县两级17个大厅视频监控接入“纪委监委优化营商环境智慧监督平台”,在各级大厅各窗口放置“码上监督马上办”二维码,将纪委监委监督辐射延伸到每个窗口、每名工作人员,实现常态化的效能监察、音视频监督、投诉受理和纪律检查“网上办”。“好差评”评价渠道实现全覆盖,累计31万条评价,满意率达99%以上。

五是广泛进行“一网办”“掌上办”改革的推广宣传,引导广大企业群众认识了解“蒙速办”,关注应用“蒙速办”。全市各级政务服务部门制作了各种形式、内容丰富、新颖活泼的宣传推广小视频,比如相声、快板、动漫、小短剧等;东河还将引导群众注册使用“蒙速办”量化分解到各机关单位、街道办事处、居民小区,这一做法在全市其他各旗县区推行;组织全市各行业在办事大厅、公交站点、学校、车站等人流密集场所张贴二维码,积极推广“蒙速办”品牌。今年以来,包头市“蒙速办”APP的注册量得到迅速提升,目前,个人用户注册达36万,法人用户注册达11.2万。

今年以来,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处于追赶超越阶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网通办”任务依然艰巨繁重,比如,网办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数据共享还在部分行业领域存在障碍,“掌上办”的广度、深度还远远不够,企业群众的使用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等。下一步,包头市将持续贯彻落实自治区“一网办、掌上办、一次办、帮您办”改革部署,以“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的精神,做实基础,拓展功能,加速实现更多领域的数据共享,加强宣传推广应用,加快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完成“网上可办”向“好办、易办”的加速转变,打造“包你满意”的“网上办事之城”“移动办事之城”。

借此机会,诚挚邀请各家媒体、各位记者朋友深入包头市进行深度考察采访,宣传内蒙古政务服务工作,宣传包头市政务服务工作,同时也诚恳欢迎大家提出意见建议,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马振平: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2月18日,全区营商环境大会后,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将落实“四办”任务作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成立分管副市长任组长,旗区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方案,组建专班,挂图作战,按周调度,推动“四办”工作快速落地见效。下面,我重点就“一次办”“帮您办”落实情况向各位记者朋友作一介绍。

一、“一次办”方面

作为自治区试点盟市,鄂尔多斯市严格按照自治区的部署要求,聚焦影响企业群众办事的堵点、难点、痛点,聚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成本、减跑动”,探索建立了“1+4”工作机制,即:夯实一个基础、推行四项工作举措。

“夯实一个基础”:就是指梳理好“一次办”事项清单。我们按照“市级统筹、同步推进、全市通办”的原则,抽调旗区和相关部门业务骨干,采取集中办公的方式,完成自治区发布的103个“一次办”事项标准化、情形化、颗粒化梳理,并在全区推广复用。与此同时,我市结合地区实际,又梳理增加了34个“一次办”事项。上述137个“一次办”事项现已全部落地实施。

“推行四项工作举措”。一是强化信息化支撑。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成启用鄂尔多斯市“一件事一次办”审批管理系统,实现了“一次办”事项标准化受理、协同办理、并联审批的电子化流转,变“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二是推行“综合一窗受理”。在市、旗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一窗受理”专区设置了“蒙速办·一次办”专窗,组建专业队伍,全程指导企业群众办事,实现“一家牵头、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次办成”。三是延伸服务链条。叠加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企业开办大礼包”“免费邮寄”等服务,结合“一证(照)通”改革,推动51个高频“一次办”事项“一个行业全链条许可、多事项整合、一枚印章审批”,有效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四是强化宣传推广。综合运用内蒙古政务服务网、“蒙速办”APP、政务服务大厅等线上线下渠道,广泛宣传推广“蒙速办·一次办”服务,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群众知晓率。

我市推行“蒙速办·一次办”工作后,企业群众办理时限平均压减87%,申请材料平均压减40.3%,办理环节平均压缩38%,跑动次数平均减少76.2%。

二、“帮您办”方面

我们结合全市抓项目促投资优环境百日攻坚行动,在原有投资项目“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市、旗区两级同步组建由政务中心牵头、政府相关部门参与的代办帮办工作专班,梳理公布“帮您办”服务事项,制定服务流程图和办事指南,设立“帮您办”线上专栏和线下专区,建立起政务部门牵头、各审批部门配合的会商联审工作机制,全力推进“蒙速办·帮您办”工作。申请人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部分或全程代办帮办服务。代办帮办专班为申请人量身定制代办帮办工作计划,细化分工、明确责任,高效提供代办帮办服务。2021年3月份以来,我市苏德环保、伊泰西北沟碳汇林等29个项目签约了“帮您办”服务,达拉特旗默锐高端化学品、杭锦旗万瑞天然气等17个项目完成代办帮办服务,项目落地开工实现再提速。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局

责任编辑:章颖慧

5月28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办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我为群众办实事”记者见面会。自治区政务服务局局长鲍建中作主题发布,自治区人社厅就业促进处处长伏凌涛、自治区人社厅政务服务处处长张海涛、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局局长官君山、自治区住建厅高级工程师赵满喜、包头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局长曾宪昌、鄂尔多斯市政务服务局局长马振平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我为群众办实事”记者见面会发布词

自治区政务服务局局长 鲍建中

大家上午好!感谢你们对自治区政务服务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区政务服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重点聚焦群众办事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积极转变服务方式,以政务服务“一网办、掌上办、一次办、帮您办”为抓手,认真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力打造“服务有温度、办事有速度”的“蒙速办”政务服务品牌,助推全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我们聚焦群众和企业普遍关注、需求集中的领域,从线上线下两端发力,线上重点推动“一网办、掌上办”,解决网上办事存在的标准不统一、系统不连通、数据不共享、业务难协同的问题;线下着力开展“一次办、帮您办”,通过优化流程,整合环节,组建队伍,推进“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提升审批效率。实践活动以来,我们采取细化工作任务、坚持试点先行、实行“挂图作战”、做好数据支撑、强化调研指导、抓好宣传推广等一揽子举措,全力推动任务落实落细,“四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具体来看:

“一网办”方面,坚持理念创新引领制度创新,以数字化转型倒逼服务方式重塑,着力通网络、统事项、搭平台、连系统,推动“一网通办”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建好一张网。自治区电子政务外网是“一网通办”的重要支撑,目前,自治区、盟市、旗县纵向三级网络覆盖率已实现100%,乡镇接入率达到96%。二是夯实标准化线上服务基础。对三级政务服务事项进行精细化、颗粒化、情景化梳理,并将成果在全区进行推广复用,推动同一事项在全区各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累计梳理政务服务事项18万项。三是建设网上政务服务大厅。推动自治区、盟市、旗县的3800多个部门,以及1600多个苏木乡镇、嘎查村的事项入驻,基本实现“应进必进”,审批效率大幅提升,自治区住建厅入驻后,发放电子证照近11万个,自治区新闻出版局90%以上的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办理时限较之前压缩70%。四是打通数据壁垒。推进自治区本级14个部门41个垂建业务审批系统,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目前已完成23个业务系统对接,实现了数据通、业务通。五是启用“综合一窗受理”系统。按照“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综合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聚焦解决网办深度不够、数据支撑不足问题,从今年3月开始,自治区本级和11个盟市全面启用“综合一窗受理”系统,不断提升全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水平。

“掌上办”方面,“蒙速办”APP是全区统一的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为12个盟市、103个旗县(市、区)统一开设了移动端“服务窗口”。我们加快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推动公安、人社、社保、水电气暖等与生产生活密切关联的应用,实现在“蒙速办”APP的查询和办理。目前,全区累计接入特色应用803个,支持健康卡、社保卡、驾驶证等200多类电子证照的查询申领,实名注册的个人用户达到1350多万,累计访问次数突破8700万,已实现社保费缴纳、公积金查询、不动产登记等功能。各盟市积极探索创新、强化服务应用,呼和浩特市推出公积金提取和“出生一件事”专题服务,鄂尔多斯市上线“一件事一次办”服务专区,并已实现9个部门的30个应用掌上办理。

“一次办”方面,将多部门办理的“单个事项”集成为企业群众视角的“一件事”,全力推动审批服务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好。在此,我简单解释一下,比如,群众开一个50平米以下的小餐馆,过去需要跑7个部门,交30多份材料,现在整合成“一件事”之后,只需到一个窗口,提交一次材料,一次就能办好;再比如,办理新生儿出生的各类事项,过去需要跑5个部门,交20多份材料,整合成“一件事”之后,只需到一个窗口,交8份材料就能办成。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采取部门跑腿、并联审批、压缩环节、压减材料等多项举措,让老百姓不再反复跑、来回跑。目前,全区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共开设“一次办”收件窗口347个,梳理优化“一件事”流程图、办事指南9000多份,整理规范办件基础表单1.1万份,自治区统一梳理推出的103件事已经分批次在全区范围内普遍推开。

“帮您办”方面,各级政务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根据企业自愿申请,为重大项目投资提供政策咨询、协调推进、协办帮办等服务,缩短审批周期,推动项目早立项、早开工、早投产。目前,全区共开设“帮您办”窗口209个,配备专业代办帮办人员600余名,助力800多个项目加快落地,改革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要求,紧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扎实推进“四办”工作,积极提供有温度、有速度的政务服务,努力将学习实践成果转化为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的实际成效。一是坚持“以用促建”,着力抓好网上服务应用。从需求侧场景应用出发,以使用者感受为导向,聚焦建设智慧政务、统一区块链应用、政务信息资源安全管控系统,积极打造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2.0版,加快电子政务外网带宽升级,进一步加大“综合一窗受理”系统的推广应用力度,组建应用体验专业团队,努力形成一网受理、协同办理、综合管理为一体的网上政务服务体系。二是积极构建以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为主,移动端小程序、公众号等多渠道并存的“掌上办”服务体系,不断集成服务内容,汇聚使用频率高、需求量大的政务服务事项,持续优化完善“蒙速办”APP平台功能,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度,努力让“蒙速办”APP成为企业、群众好看好用、爱看爱用、常看常用的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三是进一步压减“一次办”事项申请材料、办理时限和样表清单,在推行“一套表单”的基础上,探索实行“一张表单”,并将权力下放、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改革措施逐步叠加,强化政策合力,提升审批效率。四是健全“帮您办”会商联审制度,有效构建自治区、盟市、旗县的联动机制,完善业务流程,推行线上服务,真正实现由“企业跑”变“政府跑”。五是做好创新推进,及时总结提炼、复制推广“四办”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更多制度性成果,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最后,真诚地希望新闻界的朋友们一如既往的关注、关心政务服务工作,帮助和监督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谢谢大家!

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我为群众办实事”记者见面会答记者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马上就到毕业季,即将进入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高峰期,请问我们如何为毕业生提供更丰富、更全面、更便捷的求职招聘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信息,从而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实现信息互通、有效对接起来?

伏凌涛: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高校毕业生是宝贵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义重大。今年以来,全区各级人社部门积极发挥职能职责,提升公共就业信息化服务水平,精准搭建供需平台,多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截至4月底,全区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或落实就业去向39856人,完成13万人年度计划的30.7%。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加精准的求职招聘服务上,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通过政府网站提供线上就业服务。开通了“自治区就业网上服务大厅”,打通全区“1+12”人力资源网络招聘服务通道,通过内蒙古人事考试培训信息网,内蒙古人才网和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及各盟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网站,滚动发布各类考录、招聘信息,上下联动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全天候注册登记、供需对接、业务咨询等服务。二是密集开展线上供需对接活动。依托内蒙古人才网,开展各类在线专场招聘会。通过设置网上专栏、组织专场招聘、视频面试、云对接、线上招聘进校园等网络招聘活动,最大限度满足用人单位及高校毕业生求职需求。4月10日,自治区政府组织召开了2021年全区就业创业推进会暨春季招聘会,自治区主会场专门设置网络招聘专区,启动开展高校毕业生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民营企业招聘月”和“校园招聘服务”等10类线上招聘活动。同时利用“直播带岗”新平台,为求职者提供与企业更多更直观的对接渠道。三是搭建精准对接服务平台。打造了集信息采集、就业对接、培训对接、跟踪服务为一体的内蒙古“四位一体”就业服务云平台,通过后台智能匹配,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线上精准培训对接、人岗精准对接、劳动者就业权益保障等服务。用人单位、培训机构、高校毕业生只要登录“就业内蒙古”服务平台即可享受精准服务。这是我们“四位一体”服务平台的二维码,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只需扫码,填写相关信息,系统自动开展对接服务。

中新社记者:广大群众对社保缴费服务非常关注。我想请问自治区在社保卡申领和社保费用交纳等方面,采取了哪些便利化措施来为群众办实事?具体效果如何?

张海涛: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社会保险缴纳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人社、税务两个部门。过去,需要参保企业和群众在人社和税务部门两头跑,办理手续繁琐,企业群众反映强烈。今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缴纳社会保险费来回跑、排队时间长等突出问题,人社厅党组将社保缴费“零跑腿”列入为民办实事之一。在提高线下经办窗口服务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缴费渠道,会同自治区税务部门共同建设了社会保险费信息共享平台,优化征缴流程,实行“人社部门核定、税务部门征缴,信息网上流转”的办理模式,企业和群众可以通过“内蒙古税务”APP、“内蒙古人社”APP、“蒙速办”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市民中心等多种缴费途径,努力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打通了社保服务与群众间的“最后一公里”。系统于4月底上线,上线一个月以来,通过线上线下各渠道实现缴费49.8亿元,其中,有3.68万自然人通过线上渠道缴纳社会保险费1.47亿元,3.8万家单位缴费38.4亿元,有效避免了人员聚集,极大方便了企业、群众缴纳社保费。同时,为提高人社领域公共服务水平,我们开发了“内蒙古人社”APP,今年1月28日上线运行,APP主要面向自然人提供就业创业、求职服务、职业培训、社会保险、人事人才、社保卡等10类服务,共计72个服务事项。目前,“内蒙古人社”APP用户数已经达到240多万,日活跃用户8.5万人,日登录量18.3万次,为群众办理2256万笔业务,也请在座的各位记者大力宣传,提高APP的使用率、普及率。

人民网记者:目前,内蒙古服务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个体商户方面,比如在企业开办、税费缴纳上有哪些便民利企的具体措施,从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官君山:市场主体为稳住经济基本盘发挥着基础支撑作用。市场监管会同税务、公安、人社、住建、人行等部门,把提高企业开办便利度,作为党史教育办实事的重要工作,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一是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将首次办理社保登记、税务信息确认、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与企业登记注册合并为一个环节,一次提交申请材料,多事项同步办结,同时实行银行预约开户与企业登记业务联办,建立企业电子印章管理系统,缩短部门间数据共享传输节点。减环节、简材料、压时限,今年6月底前实现企业开办领照即办结。二是优化线下线上办理。实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规范企业经营范围表述,统一登记注册审核标准;在线共享统一认证和采集的信息,通过活体检测、人像比对、影像留存等强化身份识别功能,引入电子签名、电子签章等逐步实现相关文书电子化生成、在线电子签名确认,建设企业登记智能审批系统以使有限责任公司、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掌上办”。今年6月底前达到“一表填报、一网通办”和“全程电子化”、“不见面审批”。三是优化企业开办办事环境。设置网上业务审核专职人员,在政务大厅设立企业开办专区,无偿提供导办、帮办服务,鼓励各地免费发放印章、提供邮寄服务,支持“政银合作”银行代办营业执照并开账户送印章,推广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应用。市场监管将与相关部门一道,围绕增强企业获得感,不断优化企业开办营商环境,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华网记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国家近两年来重点推进的一项审批制度改革。请问内蒙古在深化此项改革过程中,如何提高审批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政务服务?

赵满喜: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我区自2019年启动改革以来,按照国家总体部署和要求,对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实施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信息数据平台、管理体系、监管方式“四统一”。到2020年10月,已基本建成自治区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全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90个工作日以内。如包头市对标国内发达城市先进做法,通过规划设计方案分级分类审查,减少规委会审查项目数量,实行承诺制办理施工许可手续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将社会投资项目主流程审批时间压减至30个工作日,将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主流程审批时间压减至55个工作日。

改革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建设了覆盖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和公共设施接入服务全过程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该系统对审批流程各阶段事项实时记录办理情况,实现对审批事项办理合规性、时效性的全程监管,对审批环节亮灯预警管理。横向与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区电子证照库、数字化审图系统等相关部门业务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有效的减少申请人重复提供审批资料,缩短了审批时间,提高了审批效能。纵向实现与国家、盟市审批管理系统数据传输。截至今年3月底,全区各地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线上一网”申报,“线下一窗”办理,并进行施工许可电子证照核发,进一步提升网上审批服务便利度。从近期调研情况来看,12个盟市随机抽取的36家企业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和座谈,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建立了项目储备库与实施库,搭建了“多规合一”及业务协同平台,统筹整合各类空间规划,为项目策划生成提供客观、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撑;通过业务协同,统筹协调各部门对工程建设项目提出建设条件以及需要开展的评估评价事项等要求,为项目建设单位落实建设条件、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加速项目前期策划生成,简化项目后续审批手续。

监测数据显示,自2019年工程审批系统上线以来,全区累计受理项目总数6497个,办件总量17929个。2021年1月1日至5月27日,受理项目数3267个,办件总量7371个。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完善工程审批管理系统功能,加快推动各盟市工程审批管理系统接入“蒙速办”APP实现掌上办、指尖办,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电子证照应用,推进相关业务系统深度融合,与建筑市场监管、施工现场监督、房地产管理等相关政务服务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真正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网通办”,为企业办事创造最大化便利条件,助力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日报记者:刚才鲍局长介绍了政务服务“四办”工作,请问这“四办”在基层推进的怎么样,在具体运行中是怎样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

曾宪昌:你好,首先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和在座的各家中央新闻媒体、自治区新闻媒体对包头市政务服务工作的热情关注。同时也非常感谢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和自治区政务服务局为我们提供了与媒体交流汇报的难得机会,这将给我们的工作增添极大的动力和信心,我们将对标一流、创先争优,全面落实自治区关于“四办”工作的部署要求,趁势而上,大幅提升全市政务服务的集约化、信息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当前,包头市正以前所未有的奋斗姿态,全方位、深层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其中首要的任务就是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同时打造一流的法治环境、产业环境、城市环境(即四个一流环境),最大程度实现审批最少、服务最好、速度最快的目标。自治区全面推进“四办”工作,建设“蒙速办”政务服务品牌,为我们实现目标提供了重要牵引和有效抓手,也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一段时期以来,我市在自治区政务服务局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指导和协助下(三位局领导到包头进行调研指导),通过方案引领、集中办公、攻坚突破,各项工作均有较大进展和成效。包头的工作也是全区政务服务战线工作成效的缩影。可以说,目前在推进“四办”工作中已经形成了自治区、盟市、旗县区三级联动、上下贯通、共建共用的良好局面,改革的成果更多的惠及了广大企业群众。

当前,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最重要的渠道或任务,就是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重在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的提升。下面,重点就记者朋友关注的包头市推进“一网办”“掌上办”的情况作简要介绍。概括起来主要是五个方面:

一是顺应新发展理念,高位推动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加速实现政务服务的“一网通办”。包头市委、市政府把“一网办”“掌上办”作为建设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的重点工作谋划推动,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把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列为为民办的二十件好事实事之一,对标先进地区和一流标准,制定印发了《包头市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一网办、掌上办、一次办、帮您办”工作实施方案》《包头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方案》《包头市全程网上办、掌上办推进方案》,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包头市审批服务局作为牵头抓总部门,今年4月上旬开始,组织各旗县区、市直部门开展了为期一个半月的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集中开展政务服务事项精细化梳理、实施清单编制、办事指南发布、系统延伸对接、特色应用接入、“蒙速办”推广工作,轮训500余名工作人员,核查规范办事指南921个、事项要素2万余个,进一步做实“一网通办”的工作基础。

二是着力拓展网办平台功能,丰富多场景应用,全面推动网上政务服务由“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以政务服务网为核心(电脑端),以移动端为延伸(手机端),以各场景自助设备为补充,形成较为完善的网办系统。全市已上线政务服务事项9580项,较年初增长87.8%,上线服务应用176个,增长131.6%,上线“一件事一次办”事项128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8.35%,一级到四级网办深度事项占比分别达到98.35%、96.87%、91.46%和66.2%,前4个月全市网上办件已达11.73万,同比增长31%。重点领域网上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开办实现全程网办、全程零费用,前4个月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1628户,网上办理率达到93.45%。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已实现网上并联申报、并联审批,施工许可、竣工备案表、工程规划许可证、用地规划许可证可生成和使用电子证照,已在线办理674个项目,大幅提升了项目手续办理进度。连续三年获得全国数字政府建设创新和实践奖。

三是以自治区将我市确定为全区“掌上办”试点为契机,持续推动各类高频应用向“蒙速办”汇聚,全力打造“包你满意”的“移动办事之城”。已汇聚“五险一金”、“健康医疗”、“司法公证”、“交通出行”、“房产服务”、“文体教育”、“生活服务”、“便民查询”、“公共资源”等10类、106个高频特色应用,数量和质量位居自治区第一,群众可通过“蒙速办”APP查询社保、公积金、不动产、健康卡、营业执照等信息,实现了“蒙速办”掌上缴纳交通罚款和水、电、热费功能,12345政务热线也与“蒙速办”联通对接。昆都仑区还在蒙速办上线了“政企通”服务平台,在线解答企业问题,宣传兑现涉企政策,市纪委监委优化营商环境监督举报平台与“蒙速办”成功对接,可随时随地在掌上对各部门的服务进行评估投诉,市纪委监委第一时间进行受理调查。

四是在大力提升“网上办”能力的同时,全面推行“立体化”“智慧化”监督,实现办事效率和监察效能“双提升”。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市、县两级17个大厅视频监控接入“纪委监委优化营商环境智慧监督平台”,在各级大厅各窗口放置“码上监督马上办”二维码,将纪委监委监督辐射延伸到每个窗口、每名工作人员,实现常态化的效能监察、音视频监督、投诉受理和纪律检查“网上办”。“好差评”评价渠道实现全覆盖,累计31万条评价,满意率达99%以上。

五是广泛进行“一网办”“掌上办”改革的推广宣传,引导广大企业群众认识了解“蒙速办”,关注应用“蒙速办”。全市各级政务服务部门制作了各种形式、内容丰富、新颖活泼的宣传推广小视频,比如相声、快板、动漫、小短剧等;东河还将引导群众注册使用“蒙速办”量化分解到各机关单位、街道办事处、居民小区,这一做法在全市其他各旗县区推行;组织全市各行业在办事大厅、公交站点、学校、车站等人流密集场所张贴二维码,积极推广“蒙速办”品牌。今年以来,包头市“蒙速办”APP的注册量得到迅速提升,目前,个人用户注册达36万,法人用户注册达11.2万。

今年以来,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处于追赶超越阶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网通办”任务依然艰巨繁重,比如,网办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数据共享还在部分行业领域存在障碍,“掌上办”的广度、深度还远远不够,企业群众的使用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等。下一步,包头市将持续贯彻落实自治区“一网办、掌上办、一次办、帮您办”改革部署,以“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的精神,做实基础,拓展功能,加速实现更多领域的数据共享,加强宣传推广应用,加快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完成“网上可办”向“好办、易办”的加速转变,打造“包你满意”的“网上办事之城”“移动办事之城”。

借此机会,诚挚邀请各家媒体、各位记者朋友深入包头市进行深度考察采访,宣传内蒙古政务服务工作,宣传包头市政务服务工作,同时也诚恳欢迎大家提出意见建议,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马振平: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2月18日,全区营商环境大会后,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将落实“四办”任务作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成立分管副市长任组长,旗区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方案,组建专班,挂图作战,按周调度,推动“四办”工作快速落地见效。下面,我重点就“一次办”“帮您办”落实情况向各位记者朋友作一介绍。

一、“一次办”方面

作为自治区试点盟市,鄂尔多斯市严格按照自治区的部署要求,聚焦影响企业群众办事的堵点、难点、痛点,聚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成本、减跑动”,探索建立了“1+4”工作机制,即:夯实一个基础、推行四项工作举措。

“夯实一个基础”:就是指梳理好“一次办”事项清单。我们按照“市级统筹、同步推进、全市通办”的原则,抽调旗区和相关部门业务骨干,采取集中办公的方式,完成自治区发布的103个“一次办”事项标准化、情形化、颗粒化梳理,并在全区推广复用。与此同时,我市结合地区实际,又梳理增加了34个“一次办”事项。上述137个“一次办”事项现已全部落地实施。

“推行四项工作举措”。一是强化信息化支撑。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成启用鄂尔多斯市“一件事一次办”审批管理系统,实现了“一次办”事项标准化受理、协同办理、并联审批的电子化流转,变“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二是推行“综合一窗受理”。在市、旗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一窗受理”专区设置了“蒙速办·一次办”专窗,组建专业队伍,全程指导企业群众办事,实现“一家牵头、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次办成”。三是延伸服务链条。叠加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企业开办大礼包”“免费邮寄”等服务,结合“一证(照)通”改革,推动51个高频“一次办”事项“一个行业全链条许可、多事项整合、一枚印章审批”,有效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四是强化宣传推广。综合运用内蒙古政务服务网、“蒙速办”APP、政务服务大厅等线上线下渠道,广泛宣传推广“蒙速办·一次办”服务,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群众知晓率。

我市推行“蒙速办·一次办”工作后,企业群众办理时限平均压减87%,申请材料平均压减40.3%,办理环节平均压缩38%,跑动次数平均减少76.2%。

二、“帮您办”方面

我们结合全市抓项目促投资优环境百日攻坚行动,在原有投资项目“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市、旗区两级同步组建由政务中心牵头、政府相关部门参与的代办帮办工作专班,梳理公布“帮您办”服务事项,制定服务流程图和办事指南,设立“帮您办”线上专栏和线下专区,建立起政务部门牵头、各审批部门配合的会商联审工作机制,全力推进“蒙速办·帮您办”工作。申请人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部分或全程代办帮办服务。代办帮办专班为申请人量身定制代办帮办工作计划,细化分工、明确责任,高效提供代办帮办服务。2021年3月份以来,我市苏德环保、伊泰西北沟碳汇林等29个项目签约了“帮您办”服务,达拉特旗默锐高端化学品、杭锦旗万瑞天然气等17个项目完成代办帮办服务,项目落地开工实现再提速。

信息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局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