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召开“庆祝建党百年 践行初心使命”系列发布第三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专场发布会

2021-06-18 10:15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6月16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召开“庆祝建党百年 践行初心使命”系列发布第三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专场发布会。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金豹作主题发布,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王涛、自治区农牧业厅二级巡视员王雨锋、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张树礼、自治区能源局副局长蒋兰梅、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东淑华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庆祝建党百年 践行初心使命”系列发布第三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专场发布会发布词

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王金豹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百年历史进程中,内蒙古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一直心系北疆、情牵草原。总书记2次亲临内蒙古考察、连续4年参加全国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亲自为内蒙古量身定制行动纲领、擘画宏伟蓝图。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守望相助、感恩奋进,推动自治区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变革。

我们自觉扛起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责任,奏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最强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以草原、森林保护为首要任务,大力推进“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成为典范。林业建设、草原建设和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均居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23%和45%,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减少”,一些地方重现了“风吹草绿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湾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的美丽景象。

我们遵循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要求,奏响区域差异化协调发展“交响乐”。坚持底线思维,把“三区三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精准制定区域发展政策,调整优化产业基地布局。促进东部盟市放大和发挥绿色生态优势,高质量建设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以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为支柱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以重点口岸为支撑发展泛口岸经济,严格控制新上能源资源型产业项目,形成绿色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特色优势。促进中部盟市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立足产业基础和产业集群优势,提升产业层次和发展能级,以呼和浩特为龙头发展现代服务型经济,以包头、鄂尔多斯为重点建设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以乌兰察布为支点打造物流枢纽和口岸腹地,形成强劲活跃的增长带动极。促进西部盟市把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荒漠化治理挺在前面,严格生态极度脆弱区限制开发政策,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河套灌区现代化改造,积极培育消耗低、排放少、质量效益高的新兴产业。

我们以“两个基地”建设为重点,奏响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主旋律”。扎实推进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编制实施现代能源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大幅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和精深加工度,煤炭产能、外运量、发电量和外送电量居全国首位,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6%,稀土原材料就地转化率达到70%,稀土功能材料及终端应用产品占比达到54%。扎实推进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坚持绿色兴农兴牧,增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供给,粮食产量突破730亿斤,羊肉产量占全国近1/4,牛肉产量占1/10,牛奶产量占近1/5,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4%,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5%。同时,大力实施科技创新、绿色制造、园区振兴、“专精特新”、“两化融合”等工程,开展延链补链、质量提升、数字化改造、服务型制造、过境资源落地加工等专项行动,数字经济、会展经济、商贸物流、现代金融等加快发展。

我们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奏响蓝天、碧水、净土“奋进曲”。接续打好蓝天保卫战,颁布实施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乌海市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出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意见,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到90.8%。接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制定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69.2%。“一湖两海”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察汗淖尔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全面铺开。接续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环境治理,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们一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

“庆祝建党百年 践行初心使命”系列发布第三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专场发布会答记者问

人民网记者:我们知道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是美丽中国建设最根本的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体系,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请问内蒙古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空间是如何划定的,在国土空间中如何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

王涛:非常感谢记者朋友对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的关注!国土空间规划是规划体系的重构,按照“多规合一”思路,对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保护、修复进行统筹安排。我们运用系统性理念将国家赋予内蒙古的重大战略任务具体化为目标愿景与开发保护战略,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落图落地落实。

一是划定了生态保护空间,强化生态安全屏障空间保障。根据自然地理格局和生态系统构成,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山脉和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黄河、西辽河、嫩江、黑河、“一湖两海”等流域,以及“五大沙漠”“五大沙地”纳入生态空间,构建包含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沙漠、沙地于一体的全域生态安全格局,同时调整了主体功能区布局,重点生态功能区由原43个增加到46个,生态空间国土面积占到了全区的72%左右,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空间保障。

二是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我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59.6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0.46%,生态保护红线内涉及基本草原65%、林地61 %,水域湿地53 %,将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结果全部纳入生态红线,由原划定的12万平方公里增加到近14.3万平方公里。在生态红线内将实行严格管控,不搞打破自然生态平衡的开发,不建超出环境承载能力的工程,不上突破资源承受能力的项目,从源头上杜绝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

三是统筹谋划生态修复工程,维护好绿色本底和生态价值。落实总书记把保护草原和森林放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首要位置和抓好沙化、荒漠化治理的要求,抓好全域生态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了24个区域性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增强森林、草原、湿地的碳汇能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已基本形成成果,向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进行了汇报,通过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和自治区政府常务会审议。下一步,我们将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做好资源配置和利用,降低对自然的干扰,加快推动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化转型,进一步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光明日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请问近年来内蒙古在加强全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张树礼: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建设,2014年、2019年先后两次到内蒙古考察工作,2018年起连续四年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每一次重要讲话都强调生态环境工作,为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全区生态环境系统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记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的殷切嘱托,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美丽内蒙古建设呈现崭新局面。

一是空气质量持续提升。2020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0.8%,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的10个盟市平均浓度下降比例为25%,均优于国家考核要求。全区空气质量达标城市由2015年的2个增加为9个,六项污染物平均浓度连续五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二是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区52个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中优良水体比例为69.2%,劣Ⅴ类水体比例为1.9%,42个地级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85.7%,均优于国家考核要求。呼伦湖、岱海水质总体稳定向好,乌梁素海水质明显改善,13段、23.5公里城市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治理任务。全区21个国考断面实现水质升类,国考河流断面水质全部消劣,达到Ⅳ类及以上水平。

三是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良好。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分别达到98%、90%以上,47个地下水国控监测点位极差比例为17.02%,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较2013年下降12.1%,均优于国家考核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重要历史时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自然生态保护,积极构建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决守护好内蒙古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

中央电视台记者:内蒙古是粮食主产省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请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在建设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方面都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就?下一步还有哪些打算?

王雨锋: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对内蒙古“三农三牧”工作的关注!

近年来,全区各级农牧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强化举措,狠抓落实,2020年,粮食产量达到732.8亿斤,粮食贡献量400亿斤,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8个粮食规模调出省区之一;肉类产量260.7万吨,牛奶产量611.5万吨,全国1/4的羊肉、1/5的牛奶、2/5的羊绒来自内蒙古。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第一,突出“绿”字,农牧业发展实现生态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蒙古多数农牧区水是清洁的、土是干净的,这就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我们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业“四控”行动,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520余万亩,认证培育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900多万吨,位居全国前列,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3年保持负增长,农膜、秸秆等农牧业生产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全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稳定保持在97%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突出“强”字,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显著。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建设若干特色农畜产品产业带,打造出更多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我们制定实施加快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要素集聚,建设了15个优势特色农畜产品产业带,形成了奶业、玉米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肉牛、肉羊、马铃薯、小麦、向日葵等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成功创建草原肉羊、河套向日葵、科尔沁肉牛、大兴安岭大豆等4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牧业产业化水平有效提升。

第三,突出“优”字,品牌强农强牧战略深入实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促进农牧业品牌化,推动更多‘蒙字号’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我们坚持市场导向、塑造品牌特色,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锡林郭勒羊肉、科尔沁牛、乌兰察布马铃薯、兴安盟大米等11个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天赋河套”品牌影响力指数位居中国区域农业品牌第一。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量身定制的战略定位,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不断强化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畜产品供给作出新的贡献。

北方新报记者:请问内蒙古在建设我国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过程中是如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

蒋兰梅: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能源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从能源结构、布局、创新“三向发力”,推动内蒙古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取得长足进展,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把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推动新能源发展步入“快车道”,截至2020年底,全区新能源装机达到5054万千瓦、居全国第一,与2012年相比,装机规模增长近3倍,目前,全区超过1/3的电力装机和1/6的全社会用电量来自新能源。2020年,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了煤电装机,电力供给迎来绿色转型的历史性“拐点”,绿能已成为内蒙古崭新的“绿色名片”。我们最大限度以新能源满足新增用能需求,除民生急需、保障安全的煤电外,严控新上煤电,同时,加快存量煤电绿色改造升级,累计完成煤电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超过9000万千瓦、淘汰煤电落后产能33.2万千瓦,供电标准煤耗较2012年降低18g,建成全国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供应体系,加速推动全区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变。

二是不断优化能源布局。把生态保护挺在前,严守“三区三线”,执行最严格的基本草原保护制度,草原上坚决不再新建煤矿,已经批准的在建、生产煤矿严控扩能技改。现有煤矿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累计建成绿色矿山167处,占全部生产煤矿的43.3%。推进能源生态治理发展模式,重点建设“光伏+生态治理”和“光伏+生态修复”工程,库布其沙漠上建成全国最大光伏治沙基地,目前,全区近1/4的光伏装机来自生态光伏,累计治理沙漠、矿区面积超过20万亩,能源开发与环境友好性发展成果逐步呈现。

三是加强推进能源创新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近年来,我们重点开启一批重大新技术创新应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工业化示范率先投产,成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的世界级重大技术突破。褐煤发电烟气提水技术成功应用,闯出了煤电机组用水自足的清洁发电新路径。在全国率先开展源网荷储、风光火储一体化及大规模储能示范应用试点项目建设,可以说,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内蒙古能源绿色转型的核心力量。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建设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为总体目标,推进绿色、数字、创新“三个转型”,打造风能、光伏、氢能、储能“四大产业集群”,实施新能源倍增、灵活电网、控煤减碳、源网荷储、再电气化、绿氢经济、数字能源、惠民提升、科技赋能、区域合作“十大工程”,奋力推进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换挡升级,全力以赴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内蒙古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请问林近年来内蒙古在生态建设和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十四五”期间还将采取哪些措施筑牢我国北方重要安全屏障?

东淑华: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护好内蒙古生态环境,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十三五”期间,全区林草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营造林6884万亩,居全国第一,根据全国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内蒙古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实现双增长,截至到“十三五”期末,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3%,较2012年提升1.97个百分点,增速超全国同期平均水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45%,达到1990年以来最好水平;全区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7197.5万亩,占全国治理任务的40%以上,特别是“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一线一区两带”的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总体布局(“一线”就是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主要山脉构成的生态安全屏障“脊梁”和“骨架”,“一区两带”就是黄河重点生态区、大兴安岭森林带和北方防沙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大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具体采取三个方面措施:

一是全面加强林草资源保护。把保护森林和草原作为首要任务,继续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完善天然林管护制度。严格落实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全面保护天然草原。切实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控,减少林草资源损失。推进呼伦贝尔、贺兰山等国家公园建设,初步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特别是今年,自治区党委为切实解决草原林地和生态环境违规违法问题,在全国率先部署开展了“全区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并与“全国打击毁林专项行动”统筹推进。采取自查和卫星遥感数据判读的方式,全面整治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林草资源的良好氛围。

二是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持续推进防沙治沙。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针对内蒙古区情实际,将“沙”纳入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内容,这是为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量体裁衣”制定的发展理念和行动指南。“十四五”期间,我区将以筑牢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和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遵循生态系统内在机理和规律,坚持因地制宜、量水而行,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使山水林田湖草沙统筹治理与水资源相协调。聚焦黄河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和北方防沙带战略区域,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到2025年,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23.5%,森林蓄积量达到16.5亿立方米,草原植被盖度稳定在45%的目标。积极探索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挥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碳汇作用,为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出贡献。

三是扎实推进林长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行林长制”,中办、国办随后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这是森林和草原监管体制和领导机制的重大创新,是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必然要求。对林草部门来说,这既是我们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抓好林草生态保护的重要抓手。我区《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已审议通过,近期将印发。林长制的全面推行,将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形成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新局面,必将为我区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信息来源: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章颖慧

6月16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召开“庆祝建党百年 践行初心使命”系列发布第三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专场发布会。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金豹作主题发布,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王涛、自治区农牧业厅二级巡视员王雨锋、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张树礼、自治区能源局副局长蒋兰梅、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东淑华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庆祝建党百年 践行初心使命”系列发布第三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专场发布会发布词

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王金豹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百年历史进程中,内蒙古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一直心系北疆、情牵草原。总书记2次亲临内蒙古考察、连续4年参加全国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亲自为内蒙古量身定制行动纲领、擘画宏伟蓝图。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守望相助、感恩奋进,推动自治区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变革。

我们自觉扛起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责任,奏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最强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以草原、森林保护为首要任务,大力推进“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成为典范。林业建设、草原建设和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均居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23%和45%,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减少”,一些地方重现了“风吹草绿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湾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的美丽景象。

我们遵循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要求,奏响区域差异化协调发展“交响乐”。坚持底线思维,把“三区三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精准制定区域发展政策,调整优化产业基地布局。促进东部盟市放大和发挥绿色生态优势,高质量建设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以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为支柱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以重点口岸为支撑发展泛口岸经济,严格控制新上能源资源型产业项目,形成绿色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特色优势。促进中部盟市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立足产业基础和产业集群优势,提升产业层次和发展能级,以呼和浩特为龙头发展现代服务型经济,以包头、鄂尔多斯为重点建设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以乌兰察布为支点打造物流枢纽和口岸腹地,形成强劲活跃的增长带动极。促进西部盟市把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荒漠化治理挺在前面,严格生态极度脆弱区限制开发政策,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河套灌区现代化改造,积极培育消耗低、排放少、质量效益高的新兴产业。

我们以“两个基地”建设为重点,奏响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主旋律”。扎实推进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编制实施现代能源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大幅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和精深加工度,煤炭产能、外运量、发电量和外送电量居全国首位,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6%,稀土原材料就地转化率达到70%,稀土功能材料及终端应用产品占比达到54%。扎实推进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坚持绿色兴农兴牧,增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供给,粮食产量突破730亿斤,羊肉产量占全国近1/4,牛肉产量占1/10,牛奶产量占近1/5,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4%,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5%。同时,大力实施科技创新、绿色制造、园区振兴、“专精特新”、“两化融合”等工程,开展延链补链、质量提升、数字化改造、服务型制造、过境资源落地加工等专项行动,数字经济、会展经济、商贸物流、现代金融等加快发展。

我们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奏响蓝天、碧水、净土“奋进曲”。接续打好蓝天保卫战,颁布实施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乌海市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出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意见,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到90.8%。接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制定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69.2%。“一湖两海”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察汗淖尔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全面铺开。接续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环境治理,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们一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

“庆祝建党百年 践行初心使命”系列发布第三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专场发布会答记者问

人民网记者:我们知道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是美丽中国建设最根本的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体系,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请问内蒙古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空间是如何划定的,在国土空间中如何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

王涛:非常感谢记者朋友对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的关注!国土空间规划是规划体系的重构,按照“多规合一”思路,对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保护、修复进行统筹安排。我们运用系统性理念将国家赋予内蒙古的重大战略任务具体化为目标愿景与开发保护战略,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落图落地落实。

一是划定了生态保护空间,强化生态安全屏障空间保障。根据自然地理格局和生态系统构成,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山脉和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黄河、西辽河、嫩江、黑河、“一湖两海”等流域,以及“五大沙漠”“五大沙地”纳入生态空间,构建包含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沙漠、沙地于一体的全域生态安全格局,同时调整了主体功能区布局,重点生态功能区由原43个增加到46个,生态空间国土面积占到了全区的72%左右,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空间保障。

二是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我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59.6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0.46%,生态保护红线内涉及基本草原65%、林地61 %,水域湿地53 %,将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结果全部纳入生态红线,由原划定的12万平方公里增加到近14.3万平方公里。在生态红线内将实行严格管控,不搞打破自然生态平衡的开发,不建超出环境承载能力的工程,不上突破资源承受能力的项目,从源头上杜绝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

三是统筹谋划生态修复工程,维护好绿色本底和生态价值。落实总书记把保护草原和森林放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首要位置和抓好沙化、荒漠化治理的要求,抓好全域生态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了24个区域性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增强森林、草原、湿地的碳汇能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已基本形成成果,向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进行了汇报,通过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和自治区政府常务会审议。下一步,我们将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做好资源配置和利用,降低对自然的干扰,加快推动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化转型,进一步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光明日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请问近年来内蒙古在加强全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张树礼: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建设,2014年、2019年先后两次到内蒙古考察工作,2018年起连续四年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每一次重要讲话都强调生态环境工作,为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全区生态环境系统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记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的殷切嘱托,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美丽内蒙古建设呈现崭新局面。

一是空气质量持续提升。2020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0.8%,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的10个盟市平均浓度下降比例为25%,均优于国家考核要求。全区空气质量达标城市由2015年的2个增加为9个,六项污染物平均浓度连续五年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二是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区52个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中优良水体比例为69.2%,劣Ⅴ类水体比例为1.9%,42个地级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85.7%,均优于国家考核要求。呼伦湖、岱海水质总体稳定向好,乌梁素海水质明显改善,13段、23.5公里城市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治理任务。全区21个国考断面实现水质升类,国考河流断面水质全部消劣,达到Ⅳ类及以上水平。

三是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良好。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分别达到98%、90%以上,47个地下水国控监测点位极差比例为17.02%,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较2013年下降12.1%,均优于国家考核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重要历史时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自然生态保护,积极构建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决守护好内蒙古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

中央电视台记者:内蒙古是粮食主产省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请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在建设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方面都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就?下一步还有哪些打算?

王雨锋: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对内蒙古“三农三牧”工作的关注!

近年来,全区各级农牧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强化举措,狠抓落实,2020年,粮食产量达到732.8亿斤,粮食贡献量400亿斤,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8个粮食规模调出省区之一;肉类产量260.7万吨,牛奶产量611.5万吨,全国1/4的羊肉、1/5的牛奶、2/5的羊绒来自内蒙古。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第一,突出“绿”字,农牧业发展实现生态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蒙古多数农牧区水是清洁的、土是干净的,这就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我们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业“四控”行动,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520余万亩,认证培育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900多万吨,位居全国前列,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3年保持负增长,农膜、秸秆等农牧业生产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全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稳定保持在97%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突出“强”字,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显著。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建设若干特色农畜产品产业带,打造出更多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我们制定实施加快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要素集聚,建设了15个优势特色农畜产品产业带,形成了奶业、玉米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肉牛、肉羊、马铃薯、小麦、向日葵等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成功创建草原肉羊、河套向日葵、科尔沁肉牛、大兴安岭大豆等4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牧业产业化水平有效提升。

第三,突出“优”字,品牌强农强牧战略深入实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促进农牧业品牌化,推动更多‘蒙字号’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我们坚持市场导向、塑造品牌特色,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锡林郭勒羊肉、科尔沁牛、乌兰察布马铃薯、兴安盟大米等11个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天赋河套”品牌影响力指数位居中国区域农业品牌第一。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量身定制的战略定位,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不断强化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畜产品供给作出新的贡献。

北方新报记者:请问内蒙古在建设我国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过程中是如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

蒋兰梅: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能源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从能源结构、布局、创新“三向发力”,推动内蒙古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取得长足进展,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把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推动新能源发展步入“快车道”,截至2020年底,全区新能源装机达到5054万千瓦、居全国第一,与2012年相比,装机规模增长近3倍,目前,全区超过1/3的电力装机和1/6的全社会用电量来自新能源。2020年,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了煤电装机,电力供给迎来绿色转型的历史性“拐点”,绿能已成为内蒙古崭新的“绿色名片”。我们最大限度以新能源满足新增用能需求,除民生急需、保障安全的煤电外,严控新上煤电,同时,加快存量煤电绿色改造升级,累计完成煤电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超过9000万千瓦、淘汰煤电落后产能33.2万千瓦,供电标准煤耗较2012年降低18g,建成全国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供应体系,加速推动全区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变。

二是不断优化能源布局。把生态保护挺在前,严守“三区三线”,执行最严格的基本草原保护制度,草原上坚决不再新建煤矿,已经批准的在建、生产煤矿严控扩能技改。现有煤矿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累计建成绿色矿山167处,占全部生产煤矿的43.3%。推进能源生态治理发展模式,重点建设“光伏+生态治理”和“光伏+生态修复”工程,库布其沙漠上建成全国最大光伏治沙基地,目前,全区近1/4的光伏装机来自生态光伏,累计治理沙漠、矿区面积超过20万亩,能源开发与环境友好性发展成果逐步呈现。

三是加强推进能源创新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近年来,我们重点开启一批重大新技术创新应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工业化示范率先投产,成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的世界级重大技术突破。褐煤发电烟气提水技术成功应用,闯出了煤电机组用水自足的清洁发电新路径。在全国率先开展源网荷储、风光火储一体化及大规模储能示范应用试点项目建设,可以说,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内蒙古能源绿色转型的核心力量。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建设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为总体目标,推进绿色、数字、创新“三个转型”,打造风能、光伏、氢能、储能“四大产业集群”,实施新能源倍增、灵活电网、控煤减碳、源网荷储、再电气化、绿氢经济、数字能源、惠民提升、科技赋能、区域合作“十大工程”,奋力推进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换挡升级,全力以赴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内蒙古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请问林近年来内蒙古在生态建设和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十四五”期间还将采取哪些措施筑牢我国北方重要安全屏障?

东淑华: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护好内蒙古生态环境,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十三五”期间,全区林草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营造林6884万亩,居全国第一,根据全国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内蒙古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实现双增长,截至到“十三五”期末,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3%,较2012年提升1.97个百分点,增速超全国同期平均水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45%,达到1990年以来最好水平;全区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7197.5万亩,占全国治理任务的40%以上,特别是“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一线一区两带”的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总体布局(“一线”就是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主要山脉构成的生态安全屏障“脊梁”和“骨架”,“一区两带”就是黄河重点生态区、大兴安岭森林带和北方防沙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大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具体采取三个方面措施:

一是全面加强林草资源保护。把保护森林和草原作为首要任务,继续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完善天然林管护制度。严格落实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全面保护天然草原。切实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控,减少林草资源损失。推进呼伦贝尔、贺兰山等国家公园建设,初步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特别是今年,自治区党委为切实解决草原林地和生态环境违规违法问题,在全国率先部署开展了“全区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并与“全国打击毁林专项行动”统筹推进。采取自查和卫星遥感数据判读的方式,全面整治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林草资源的良好氛围。

二是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持续推进防沙治沙。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针对内蒙古区情实际,将“沙”纳入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内容,这是为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量体裁衣”制定的发展理念和行动指南。“十四五”期间,我区将以筑牢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和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遵循生态系统内在机理和规律,坚持因地制宜、量水而行,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使山水林田湖草沙统筹治理与水资源相协调。聚焦黄河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和北方防沙带战略区域,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到2025年,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23.5%,森林蓄积量达到16.5亿立方米,草原植被盖度稳定在45%的目标。积极探索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挥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碳汇作用,为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出贡献。

三是扎实推进林长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行林长制”,中办、国办随后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这是森林和草原监管体制和领导机制的重大创新,是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必然要求。对林草部门来说,这既是我们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抓好林草生态保护的重要抓手。我区《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已审议通过,近期将印发。林长制的全面推行,将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形成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新局面,必将为我区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信息来源: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