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赵军: 爱岗敬业 用心践行工匠精神

2021-07-14 09:06 呼和浩特日报  

呼和浩特众环工贸股份有限公司盘体生产线调度员赵军,是一名共产党员,他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生产第一线,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坚守一线做好疫情防控,为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创建“无疫工厂”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他获得了全区优秀共产党员殊荣。

1992年,赵军毕业后来到众环工贸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第一线,当时所工作的企业车间粉尘多、噪音大,条件比较艰苦,赵军毅然承担起最繁重的生产任务,全年休息不足30天,完成工时定额超过8000小时,每天经他手加工的铸铁零件多达1000件,重达5吨多,一年干出了三年的工作量。赵军所在的盘体生产线K1180—K11250C盘体精车内腔工序,技术含量高、任务重,但他从不计个人得失,总是身先士卒,“五加二、白加黑”已成为他的工作常态。对于生产设备,他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在他的精心保养下,每次设备抽查,合格率都能达到95%以上。

2019年3月,赵军担任分厂调度员后,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追求生产效率上,白天组织生产、协调工作,下班后还要对设备进行检修。他打破常规工作模式,随机调动物资和人员,有效地满足了市场需求。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盘体生产线仅有的22名工人操作着70余台设备,不但能够实现均衡生产,而且月月都能完成上万台的生产任务,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众环工贸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呼和浩特市唯一一家装备制造业企业,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非常高。随着工作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赵军刻苦学习,勤练技能,通过自学掌握了数控车工、修理钳工等多项技能,创造了一人同时操作9台不同数控设备,30年零废品的纪录。

赵军始终以精益求精、严谨认真的工匠精神对待每一件产品。为提高数控设备的工作效率,他潜心研究、反复实验,率先使用机夹刀具替代传统的可焊接式刀具,班产量由原来40多台提高到现在80多台,刀具实现二次利用,生产效率提高50%,生产成本降低30%,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典范。

在企业发展最困难的时期,赵军坚持以传承民族品牌为己任,不被同行业高薪所诱惑,毅然选择“留下来”。他说:“公司培养我不容易,我不能忘本,我必须不离不弃地坚守在这里。”就这样,赵军以企为家,带领车间党员职工坚守在生产一线,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不计较薪酬,发挥技术优势,确保生产线不停歇、产品不断档,为品牌延续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生产遇到瓶颈时,赵军便以更严格的要求,积极参与改革创新,为生产经营、市场开拓、技术进步等出谋划策,提出合理建议。面对青工少、熟练工少的情况,他将“一人多机”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手把手地教他们操作数控设备。许多新员工在他的培训指导下,很快就能进行独立操作,掌握新设备的青年也越来越多。

由于业绩突出,赵军连续14年被企业评为“企业标兵”和 “最可爱员工”,2007年获评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呼和浩特市“劳动模范”,2011年荣获“呼和浩特青年五四奖章”。

●本报记者 吕会生

责任编辑:孟捷

呼和浩特众环工贸股份有限公司盘体生产线调度员赵军,是一名共产党员,他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生产第一线,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坚守一线做好疫情防控,为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创建“无疫工厂”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他获得了全区优秀共产党员殊荣。

1992年,赵军毕业后来到众环工贸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第一线,当时所工作的企业车间粉尘多、噪音大,条件比较艰苦,赵军毅然承担起最繁重的生产任务,全年休息不足30天,完成工时定额超过8000小时,每天经他手加工的铸铁零件多达1000件,重达5吨多,一年干出了三年的工作量。赵军所在的盘体生产线K1180—K11250C盘体精车内腔工序,技术含量高、任务重,但他从不计个人得失,总是身先士卒,“五加二、白加黑”已成为他的工作常态。对于生产设备,他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在他的精心保养下,每次设备抽查,合格率都能达到95%以上。

2019年3月,赵军担任分厂调度员后,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追求生产效率上,白天组织生产、协调工作,下班后还要对设备进行检修。他打破常规工作模式,随机调动物资和人员,有效地满足了市场需求。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盘体生产线仅有的22名工人操作着70余台设备,不但能够实现均衡生产,而且月月都能完成上万台的生产任务,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众环工贸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呼和浩特市唯一一家装备制造业企业,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非常高。随着工作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赵军刻苦学习,勤练技能,通过自学掌握了数控车工、修理钳工等多项技能,创造了一人同时操作9台不同数控设备,30年零废品的纪录。

赵军始终以精益求精、严谨认真的工匠精神对待每一件产品。为提高数控设备的工作效率,他潜心研究、反复实验,率先使用机夹刀具替代传统的可焊接式刀具,班产量由原来40多台提高到现在80多台,刀具实现二次利用,生产效率提高50%,生产成本降低30%,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典范。

在企业发展最困难的时期,赵军坚持以传承民族品牌为己任,不被同行业高薪所诱惑,毅然选择“留下来”。他说:“公司培养我不容易,我不能忘本,我必须不离不弃地坚守在这里。”就这样,赵军以企为家,带领车间党员职工坚守在生产一线,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不计较薪酬,发挥技术优势,确保生产线不停歇、产品不断档,为品牌延续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生产遇到瓶颈时,赵军便以更严格的要求,积极参与改革创新,为生产经营、市场开拓、技术进步等出谋划策,提出合理建议。面对青工少、熟练工少的情况,他将“一人多机”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手把手地教他们操作数控设备。许多新员工在他的培训指导下,很快就能进行独立操作,掌握新设备的青年也越来越多。

由于业绩突出,赵军连续14年被企业评为“企业标兵”和 “最可爱员工”,2007年获评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呼和浩特市“劳动模范”,2011年荣获“呼和浩特青年五四奖章”。

●本报记者 吕会生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