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呼伦贝尔市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叫停344家学科类培训机构

2021-08-16 16:27 呼伦贝尔日报  

“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出台后,在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等方面,我市有哪些具体举措和探索?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市教育局副局长卢盛欣。

卢盛欣说,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自治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工作部署,呼伦贝尔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于7月30日以视频形式召开了市、旗两级第4次全体扩大会议,会后制定印发了《呼伦贝尔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要求,严禁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借用学校名义招生和举办中小学生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类培训及等级考试竞赛类培训;严禁中小学以课后服务、兴趣小组等名义引入校外培训机构,占用学校资源,乱办班乱收费;坚决查处假借学校名义招生或委托校外机构招生,以及将参加校外培训和以培训结果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行为。

今年8月1日起,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停止培训活动并集中开展年检。现有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的培训机构。原开展线上培训业务由备案全部改为审批,加强线上培训机构课时、间隔时间等管控;线下培训场所要全部加装人脸识别系统和课堂录播监控系统。坚决查处无证无照及超许可事项、违法违规开展教育培训、未按照市场监管部门核定的登记事项及经营活动范围开展培训等行为。重点整治无证无照(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证照不全,但实际开展教育培训的乱象;开展“一点一证”培训机构的审批条件、标准、程序及流程规范整治工作。

专项整治的同时,坚决查处中小学校在职教师以各种方式举办或变相参与举办校外培训行为;重点查处中小学校在职教师组织或参与组织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辅导以及诱导、强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严肃查处在职教师组织有偿补课、线上收费补课等行为。

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学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要求,严格开设班次、培训内容备案审核,加大定期和随机抽查力度,坚决遏制培训机构超前、超纲培训等行为。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加强培训教材资料管理,严禁学科类培训引进境外教材,从事学科类培训的教师必须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不得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线上培训活动,严禁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组织学龄前儿童“小学化”课程培训。

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合同行为,落实校外培训机构统一使用国家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要求,化解校外培训合同纠纷。加强校外培训广告宣传监管,查处虚假广告、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严格校外培训机构收费行为监管,依法依规查处各类价格欺诈、违法违规收费行为。重点整治培训机构不公示收费标准、无证收费、巧立名目、擅立标准、不出具发票等行为。凡存在安全隐患的培训机构一律关停,同时要防止校外培训机构在关停时卷款跑路。

卢盛欣表示,根据本次整治要求,截至目前,全市审批备案的344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全部停止培训业务,同时,公布了市、旗两级“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综合治理举报监督方式,并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双减”监督员若干名。

此外,按照自治区《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我市近日印发了《呼伦贝尔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实施意见(暂行)》,自9月份秋季开学后,各地各校将全面落实“5+2”服务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要求各旗市区按“一地一案”“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努力推动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减缓学生家长对校外培训的依赖。

“双减”政策的落地,在我市引起广泛热议和强烈反响。我市各中小学校在职教师纷纷表示,“双减”政策坚持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让学生的学习回归学校,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家长负担,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回应社会关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利好政策。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是“双减”政策最大的受益人。“双减”政策既保障了学生们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也保护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健康。

“实施‘双减’政策不但能减少我们的课业负担,还能提升学习效率。以前每到假期的时候都是忙着上各种补习班,因为其他同学都在通过补习班学习下学期的新课,自己不参加补课总是担心新学期跟不上。参加各科的补习班,占用了我大量的时间。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学各科内容,这样就有更多时间去阅读、去发展兴趣爱好,也更有利于我们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海拉尔区第七中学初二学生李硕说。

对于政策的出台,很多家长表示支持。海拉尔区四年级学生家长刘女士甚至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连声说“太好了”“大家都在补,我们不补又不行。”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不想让孩子这么劳累,但又怕孩子不补课掉队,就硬着头皮给孩子在外补课,身边大多数家长都有这种身不由己的感觉。

对此,卢盛欣表示,“双减”政策落地后,可以充分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在校内坚持做到应教尽教,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服务水平,不再让孩子们有写不完的作业,让孩子们学好的同时,拥有愉快的童年。其次,校外的培训机构无法超前培训,让家长们教育成本显著下降,也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丰富孩子们的情感和思想。卢盛欣说,教育需要多方合力,要想真正将“双减”落实到位,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共同承担责任,进一步改善供给、强化管理,从根本上满足家长和孩子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韩瑜)

责任编辑:张彬

“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出台后,在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等方面,我市有哪些具体举措和探索?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市教育局副局长卢盛欣。

卢盛欣说,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自治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工作部署,呼伦贝尔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于7月30日以视频形式召开了市、旗两级第4次全体扩大会议,会后制定印发了《呼伦贝尔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要求,严禁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借用学校名义招生和举办中小学生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类培训及等级考试竞赛类培训;严禁中小学以课后服务、兴趣小组等名义引入校外培训机构,占用学校资源,乱办班乱收费;坚决查处假借学校名义招生或委托校外机构招生,以及将参加校外培训和以培训结果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行为。

今年8月1日起,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停止培训活动并集中开展年检。现有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的培训机构。原开展线上培训业务由备案全部改为审批,加强线上培训机构课时、间隔时间等管控;线下培训场所要全部加装人脸识别系统和课堂录播监控系统。坚决查处无证无照及超许可事项、违法违规开展教育培训、未按照市场监管部门核定的登记事项及经营活动范围开展培训等行为。重点整治无证无照(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证照不全,但实际开展教育培训的乱象;开展“一点一证”培训机构的审批条件、标准、程序及流程规范整治工作。

专项整治的同时,坚决查处中小学校在职教师以各种方式举办或变相参与举办校外培训行为;重点查处中小学校在职教师组织或参与组织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辅导以及诱导、强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严肃查处在职教师组织有偿补课、线上收费补课等行为。

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学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要求,严格开设班次、培训内容备案审核,加大定期和随机抽查力度,坚决遏制培训机构超前、超纲培训等行为。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加强培训教材资料管理,严禁学科类培训引进境外教材,从事学科类培训的教师必须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不得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线上培训活动,严禁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组织学龄前儿童“小学化”课程培训。

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合同行为,落实校外培训机构统一使用国家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要求,化解校外培训合同纠纷。加强校外培训广告宣传监管,查处虚假广告、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严格校外培训机构收费行为监管,依法依规查处各类价格欺诈、违法违规收费行为。重点整治培训机构不公示收费标准、无证收费、巧立名目、擅立标准、不出具发票等行为。凡存在安全隐患的培训机构一律关停,同时要防止校外培训机构在关停时卷款跑路。

卢盛欣表示,根据本次整治要求,截至目前,全市审批备案的344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全部停止培训业务,同时,公布了市、旗两级“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综合治理举报监督方式,并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双减”监督员若干名。

此外,按照自治区《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我市近日印发了《呼伦贝尔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实施意见(暂行)》,自9月份秋季开学后,各地各校将全面落实“5+2”服务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要求各旗市区按“一地一案”“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努力推动本地区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减缓学生家长对校外培训的依赖。

“双减”政策的落地,在我市引起广泛热议和强烈反响。我市各中小学校在职教师纷纷表示,“双减”政策坚持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让学生的学习回归学校,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家长负担,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回应社会关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利好政策。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是“双减”政策最大的受益人。“双减”政策既保障了学生们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也保护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健康。

“实施‘双减’政策不但能减少我们的课业负担,还能提升学习效率。以前每到假期的时候都是忙着上各种补习班,因为其他同学都在通过补习班学习下学期的新课,自己不参加补课总是担心新学期跟不上。参加各科的补习班,占用了我大量的时间。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学各科内容,这样就有更多时间去阅读、去发展兴趣爱好,也更有利于我们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海拉尔区第七中学初二学生李硕说。

对于政策的出台,很多家长表示支持。海拉尔区四年级学生家长刘女士甚至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连声说“太好了”“大家都在补,我们不补又不行。”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不想让孩子这么劳累,但又怕孩子不补课掉队,就硬着头皮给孩子在外补课,身边大多数家长都有这种身不由己的感觉。

对此,卢盛欣表示,“双减”政策落地后,可以充分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在校内坚持做到应教尽教,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服务水平,不再让孩子们有写不完的作业,让孩子们学好的同时,拥有愉快的童年。其次,校外的培训机构无法超前培训,让家长们教育成本显著下降,也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丰富孩子们的情感和思想。卢盛欣说,教育需要多方合力,要想真正将“双减”落实到位,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共同承担责任,进一步改善供给、强化管理,从根本上满足家长和孩子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韩瑜)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