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跨世纪老人最朴实的夸赞:小康社会好啊!

2021-08-17 15:53 正北方网  

爷爷是个没有多少文化,却肚子里装满故事的爷爷;他是个能把所有痛苦揉碎,却总能给人带来快乐的爷爷。每一个走近他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温暖,每一个走近他的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希望。

爷爷最大的财富就是他的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爷爷却极度偏爱他的两个“小棉袄”。说来很有缘分,大姑原本出生在隔壁村的一户人家,在那个粮食短缺的年代,因为家里孩子太多,无奈只能将孩子送养。也许是老天爷怜爱,大姑被送到了这个贫穷但充满爱意的大家庭。

然而,没过几年奶奶又生下了二姑。这可让爷爷奶奶犯了难,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说的正是那时爷爷家里的日子,于是奶奶便与爷爷商量要把二姑送养别人,爷爷静静地看着瘦小的二姑,思考了好久后说道:“别人家的孩子我还能养大,自己的亲闺女咋舍得送人!”

从那时开始,爷爷开始带领着他的儿子们白天劳作完“大集体”工作,晚上偷偷摸摸编箩筐、拧麻绳做些私营小买卖,要知道那个年代这种行为叫“投机倒把”,是犯法的,没办法,为了一家老小“活命”,爷爷只能这样做。

在这期间,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村里多了许多流浪汉。寒冬腊月的一天早上,雪堵着窗户,冰溜子像透亮的水晶小柱子,一排排地挂在房檐上,爷爷早早起床张罗着出去捡些干草给牲口们充饥,一推门便看到门口蜷缩着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爷爷连忙把这位年近七旬老人扶进屋,让奶奶把家里准备过年用的玉米面熬成粥喂给了这位素不相识老人。看着这位快要奄奄一息的老人,也许是爷爷想到了已过世的父母,于是毅然决然把西屋收拾出来让这位流浪老人居住,两年后老人在西屋安然离世,去时紧紧握着爷爷的手,是感激,是不舍。

1978年,中国农村土地改革拉开了序幕。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土地公有,由农户家庭经营的土地改革正式开启。爷爷奶奶嘴角乐开了花,包产到户意味着农民拥有了土地经营自主权,那年开始,爷爷的粮仓有了节余。八十年代中期,爷爷开始尝试着种西瓜,播种、铺膜、压苗、配花、结果、开园出售,那年全村人第一次吃到所谓的水果——西瓜。直至今日,村里人还在称赞爷爷那时种的西瓜,“瓜王”的称号也一直非爷爷莫属!

八十年代末,那时的我已经五、六岁,依稀记得在供销社上班的大姑帮着爷爷开起了村里的第一家小卖部。虽然货架上只有些醋、酱油、味精、咸盐、火柴、蜡烛、糖果等生活用品,但对于那个年代没见过大世面的孩子们来说,可以用琳琅满目来形容了。奶奶是个“小气”的小脚老太太,眼睛紧盯着货架和四处藏猫猫的我们,那时的糖,是奢侈品,但爷爷总是背着奶奶从兜子里悄悄地拿出一把糖果分给我们姐弟吃,甜甜的,幸福极了!

爷爷没什么文化,但他却一直支持子女们上学读书,因为他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农村娃要想走出这片黄土地只能靠读书。1988年,二姑以全区第一的好成绩考上一所著名中专院校,成为村里第一位中专生。从此,爷爷总是拿二姑刻苦学习的事迹激励着我们,鼓励我们要像二姑一样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做一个独立自强的人!也正是爷爷的鼓励、二姑的榜样,使得在我们这一代陆续考出了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从农村走进了城市,从内蒙走向了北京,摆脱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生活!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这天爷爷家的电视机声音异常响亮(爷爷耳朵有点背),当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伟大历史壮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减贫奇迹时,爷爷不由自主地拍手叫好,眼睛里饱含着激动的泪水,不断地重复着一个字——好!好!好!

上周回老家,年近百岁的爷爷还把自己种的玉米、西瓜拿给我们这些小辈儿吃,坐在我们中间给我们讲述着他小时候的故事。临走之时,爷爷的一句“小康社会好啊,小康社会没穷人”深深地触动了我,这是一个跨世纪老人对我们党最朴实、最真诚的夸赞!(蔡美霞)

责任编辑:赵鑫华

爷爷是个没有多少文化,却肚子里装满故事的爷爷;他是个能把所有痛苦揉碎,却总能给人带来快乐的爷爷。每一个走近他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温暖,每一个走近他的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希望。

爷爷最大的财富就是他的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爷爷却极度偏爱他的两个“小棉袄”。说来很有缘分,大姑原本出生在隔壁村的一户人家,在那个粮食短缺的年代,因为家里孩子太多,无奈只能将孩子送养。也许是老天爷怜爱,大姑被送到了这个贫穷但充满爱意的大家庭。

然而,没过几年奶奶又生下了二姑。这可让爷爷奶奶犯了难,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说的正是那时爷爷家里的日子,于是奶奶便与爷爷商量要把二姑送养别人,爷爷静静地看着瘦小的二姑,思考了好久后说道:“别人家的孩子我还能养大,自己的亲闺女咋舍得送人!”

从那时开始,爷爷开始带领着他的儿子们白天劳作完“大集体”工作,晚上偷偷摸摸编箩筐、拧麻绳做些私营小买卖,要知道那个年代这种行为叫“投机倒把”,是犯法的,没办法,为了一家老小“活命”,爷爷只能这样做。

在这期间,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村里多了许多流浪汉。寒冬腊月的一天早上,雪堵着窗户,冰溜子像透亮的水晶小柱子,一排排地挂在房檐上,爷爷早早起床张罗着出去捡些干草给牲口们充饥,一推门便看到门口蜷缩着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爷爷连忙把这位年近七旬老人扶进屋,让奶奶把家里准备过年用的玉米面熬成粥喂给了这位素不相识老人。看着这位快要奄奄一息的老人,也许是爷爷想到了已过世的父母,于是毅然决然把西屋收拾出来让这位流浪老人居住,两年后老人在西屋安然离世,去时紧紧握着爷爷的手,是感激,是不舍。

1978年,中国农村土地改革拉开了序幕。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土地公有,由农户家庭经营的土地改革正式开启。爷爷奶奶嘴角乐开了花,包产到户意味着农民拥有了土地经营自主权,那年开始,爷爷的粮仓有了节余。八十年代中期,爷爷开始尝试着种西瓜,播种、铺膜、压苗、配花、结果、开园出售,那年全村人第一次吃到所谓的水果——西瓜。直至今日,村里人还在称赞爷爷那时种的西瓜,“瓜王”的称号也一直非爷爷莫属!

八十年代末,那时的我已经五、六岁,依稀记得在供销社上班的大姑帮着爷爷开起了村里的第一家小卖部。虽然货架上只有些醋、酱油、味精、咸盐、火柴、蜡烛、糖果等生活用品,但对于那个年代没见过大世面的孩子们来说,可以用琳琅满目来形容了。奶奶是个“小气”的小脚老太太,眼睛紧盯着货架和四处藏猫猫的我们,那时的糖,是奢侈品,但爷爷总是背着奶奶从兜子里悄悄地拿出一把糖果分给我们姐弟吃,甜甜的,幸福极了!

爷爷没什么文化,但他却一直支持子女们上学读书,因为他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农村娃要想走出这片黄土地只能靠读书。1988年,二姑以全区第一的好成绩考上一所著名中专院校,成为村里第一位中专生。从此,爷爷总是拿二姑刻苦学习的事迹激励着我们,鼓励我们要像二姑一样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做一个独立自强的人!也正是爷爷的鼓励、二姑的榜样,使得在我们这一代陆续考出了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从农村走进了城市,从内蒙走向了北京,摆脱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生活!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这天爷爷家的电视机声音异常响亮(爷爷耳朵有点背),当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伟大历史壮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减贫奇迹时,爷爷不由自主地拍手叫好,眼睛里饱含着激动的泪水,不断地重复着一个字——好!好!好!

上周回老家,年近百岁的爷爷还把自己种的玉米、西瓜拿给我们这些小辈儿吃,坐在我们中间给我们讲述着他小时候的故事。临走之时,爷爷的一句“小康社会好啊,小康社会没穷人”深深地触动了我,这是一个跨世纪老人对我们党最朴实、最真诚的夸赞!(蔡美霞)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