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记者见面会

2021-10-01 09:35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  

9月29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记者见面会。包钢集团党委宣传部(统战部、企业文化部)副部长王新宇,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二幼儿园园长王素梅,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郭萍萍,赤峰市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党委书记鲍亚利,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牧民敖特更花先后发言并回答记者提问。

“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记者见面会发言

王新宇,包钢集团党委宣传部(统战部、企业文化部)副部长

我是包钢集团公司宣传部(统战部、企业文化部)副部长王新宇。包钢于1954年创建,是国家在“一五”期间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是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第一个大型钢铁企业,是我国稀土工业的发端,是周恩来总理为其投产剪彩的企业,也是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历史佳话的企业。创建之初,来自全国22个省市区、55个城市、727个企业、单位,8万多名建设者,会师包头,风餐露宿,手拉肩扛,创造了在戈壁荒漠建起钢城的人间奇迹,建成了新中国三大钢铁基地之一,开启了内蒙古工业化之路。

包钢集团分别于1988年、1994年、1999年、2005 年、2014年先后五次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6年,包钢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企业”,包钢也是唯一一家连续9次被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的单位。2019年,包钢白云铁矿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并以代表身份进京参加颁奖和国庆观礼活动。2021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讲述了“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后,包钢2021第一时间快速部署,在原会展中心厂史馆升级改造建成了“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用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再现了包钢的历史就是一部民族团结进步史,全国各地支援内蒙古建设,各族儿女心手相连同舟共济,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见证。

王素梅,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二幼儿园园长

我叫王素梅,汉族,来自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二幼儿园,现任第二幼儿园园长。工作30年来,我始终扎根学前教育。我现在任职的海勃湾区第二幼儿园是乌海市规模最大的一所幼儿园,有23个教学班,783名幼儿和132名教职工。我带领二幼全体教师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组织由家、园、社区共同参与的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把二幼打造成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阵地。我们园也因此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幼儿园。2019年我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并受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建国70周年庆祝活动,有幸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这件事我会终身铭记。我会继续在这个岗位上敬业奉献,为学前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郭萍萍,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我叫郭萍萍,达斡尔族,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现任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我先后在五个机关单位、三个乡镇工作。脱贫攻坚战期间,我任西瓦尔图镇镇长,我团结全镇各族干部群众,克服种种困难,全镇脱贫攻坚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与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村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尤其是在产业发展上探索出发展片区经济的有益模式,通过争取资金、寻能人、劝农户、解难题等一系列努力,在镇域构筑形成了绿色有机水稻、高效农业食用菌、扶贫生态农牧场产业片区的发展模式,带动全镇各族群众增收致富,进一步增强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21年我调任旗文旅局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加强文化和旅游融合,促进发展进步。这些年,无论是在尼尔基镇和库如奇乡的美丽乡村建设、西瓦尔图镇的脱贫攻坚战,还是在旗纪检委、宣传部、政府办公室、文旅局等的兢兢业业工作,我始终把对党的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全部默默熔铸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

2019年我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新征程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应有的力量。

鲍亚利,赤峰市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党委书记

我叫鲍亚利,来自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现任苏木党委书记。我们苏木是一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28年的基层工作中,我走遍了苏木的57.6万亩牧场和沙地,提出了“为养而种、为牧而农、以草定畜、生态优先”的工作思路,团结带领苏木各族群众大力发展牛羊养殖,培育壮大传统奶食品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为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形成以“肉牛、奶牛、肉羊”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实现了人均三头牛、十只羊的草畜平衡目标,推动贫困户稳定脱贫。现在,苏木呈现出了一派团结向上、和谐发展、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

敖特更花,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牧民

我叫敖特更花,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我是一名普通的牧民,从小生活在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上世纪90年代末,在党的领导下各族农牧民在沙漠里种草植树、开沙修路,2008年,我成为治沙民工连队队长,带着20余名由各族群众组成的民工连队开始在沙漠里植树。2015年,我注册成立了内蒙古花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通过走“公司﹢农户”的规模化、市场化道路,带领贫困户劳动力在沙区做沙障活儿,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我还将绿化事业拓展到了新疆、西藏,在新疆我的治沙民工连队和当地群众共同种植红柳、沙柳和甘草,在西藏聘用当地的藏族同胞加入我们治沙队,帮助他们月收入个个达到了万元以上。我的工作得到乡亲们的认可,也获得了党和政府的表彰,2019年我被评选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这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在党的领导下杭锦旗14.6万治沙的各族干部群众的荣誉。

“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记者见面会答记者问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都要向此聚焦。”请问各位代表对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是如何理解并体现在各自工作生活中的?

王新宇:包钢集团公司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集体代表,在具体工作中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一是强化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后,第一时间制定计划,以中心组学习、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三会一课”等方式及时学习传达会议精神,把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上来。包钢的建设发展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生动最有力的体现。2021年包钢在会展中心建成了“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先后4.4万名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党员干部1.5万人参观学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家园、党史学习教育精神加油站、现代文明教育的网红打卡地。二是始终高度重视。党委书记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民族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布置、同考核,牢牢掌握民族工作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领域思想阵地建设,确保企业在民族工作中把准政治方向、夯实政治根基。三是注重结合实际。对照“九个必须”,围绕“五个着力”和国有企业“三个重点”方面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实际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再创了“包钢—维古奇:跨越23年的千里守望”的民族团结进步佳话。四是丰富形式内涵。以自治区“一周两月”为载体,使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到基层、到一线、到人民中间去。充分发挥包钢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作用,创作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作品,引导各族群众在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

王素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贯穿党建、教学管理、教师培训以及课程建设等幼儿园工作的全过程。

首先,教育幼儿教师树立牢固的政治意识。通过组织学习和培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让幼儿园教师从思想观念和理论起点上牢固树立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幼儿教师真正的从认识自觉上升到行动自觉,发挥他们的教育职责,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其次,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并且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其他学校和幼儿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各项工作。

郭萍萍:我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后,我第一时间带领莫旗文旅系统干部职工深入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并要求莫旗文旅系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文化和旅游工作。在工作中,我们坚持以文化浸润民族团结、以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一是通过各民族共享的文化服务,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刚刚过去的8月份,我们组织队伍赴北京参加了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积极推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二是以优秀文化作品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惠民文化活动中,三年里开展80余场送戏下乡活动、200多场乌兰牧骑下乡演出活动;成功申报非遗项目国家级4项、自治区级18项、市级24项;创作了民族歌舞剧《梦唤千年》、非遗舞蹈“鲁日格勒”等优秀作品,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三是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通过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覆盖式为基层村屯文化活动室配备基本设备和器材,并落实专项活动经费,落实“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政策,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四是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今年腾克村成功获批内蒙古自治区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提升了各族人民自我发展能力。

鲍亚利:我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也是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们苏木一直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苏木各项工作全过程,促进各民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深入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首先,苏木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党委在民族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全社会通力合作的民族工作格局,为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其次,苏木着力推进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结合草畜平衡,注重“稳量提质”,围绕增加基础母畜产能、推进品种改良、扩大饲草料供给、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等环节,促进肉羊、肉牛、奶牛等主导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为做好民族工作夯实了物质基础。再次,苏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载体建设、教育宣传、典型培树等多种举措,使民族团结理念在各行各业各领域工作中、在各族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得到深刻体现,为做好民族工作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敖特更花:我想说,民族团结一家亲,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一家人!在我治沙的这么多年以来,我们治沙队的乡亲有汉族有蒙古族,治沙的条件非常艰苦,风餐露宿,大地为床,但我们大家团结在一起,众志成城,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在库布其沙漠中苦苦坚守着,最终换来了沙漠变绿洲的喜人成果。在新疆和西藏治沙的时候,我们又和当地的各族群众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战胜沙漠,战胜贫穷,我们共同努力奋斗,共同走向幸福的生活。我认为这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我们普通老百姓身上的体现。不管走到哪里,我们中国人永远都是一家人,永远要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内蒙古晨报记者:我们了解到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曾5次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曾连续9次被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请您具体讲一下包钢集团是如何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

王新宇: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民族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始终把做好民族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坚决落实主体责任,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民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加强理论政策学习,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我们党的历史,学习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建包钢”的红色历史,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把全面学习党史与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结合起来,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教育,2021年至今公司层面先后举办四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和讲座。将民族理论政策学习纳入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职工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进“五个认同”。

三是激发创建工作持久活力,营造民族团结良好氛围。到2020年,包钢已连续37年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仅此一项公司层面投入资金就已超过了600万元;自1981年开始的“两地三方”(白云鄂博矿区、达茂旗和包钢)民族团结座谈会不断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的目标,在更高起点上共商民族团结大计、共谋和谐发展新篇。在《包钢日报》、包钢集团微信公众平台开设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专栏专题,刊发民族团结公益广告、悬挂大型宣传标语等形式持续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为公司营造出团结、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四是新兴产业促进地区经济繁荣,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涵。包钢既坚持巩固发展钢铁、稀土主业不动摇,又充分利用自身区位、资源、人才等优势和特色,不断打造新的效益增长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为包钢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资源和综合利用、物流、煤焦化工、节能环保、装备及现代服务五个新兴产业,在服务主业、整合资产、拓展外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包钢逐步在全球范围内提升资源配置能力,近年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产品远销至6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一带一路”沿线40多个国家,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

五是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持续筑牢民族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包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生产经营服从于环境约束,生产组织让步于环境治理”的原则,遵循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治污方式,大力推进大气、水、土壤协同防治,超额完成地方政府下达的节能任务,环保指标持续改善。发展循环经济,构建“无废园区”,助力包头市“无废城市”建设;积极推进厂容绿化美化,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9%;在大青山南坡植树造林已达1530余亩。2021年5月14日,包钢集团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目标正式发布,力争2023年实现碳达峰,力争2050年实现碳中和,成为中国钢铁行业第三家、自治区首家发布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规划企业。

六是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积极履行民族地区社会责任。近年来,包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涉及多个行业、上万户企业的合作中发挥了带动作用,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积极关心关爱职工,大力开展送温暖活动,努力解决各族职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诉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十二五”末增长35%。投入扶贫资金上千万元、连续派出驻村第一书记,助力地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对口帮扶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力量。新冠疫情来袭,组织医疗服务队奔赴疫区,为武汉抗疫和属地政府、医疗机构捐款捐物2000多万元,处理包头市疫情医废,出动志愿者,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和阻击战。

下一步,包钢将继续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企业职工培训教育全过程,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充分挖掘宣传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建包钢”、支援包钢建设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突出抓好民族政策宣传,不断创新方式载体,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用实际行动牢牢守住民族团结的生命线,传承一代代包钢人的红色基因,把强大的精神转化为发展生产的动力,为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作出应有的贡献。

内蒙古日报社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要从娃娃抓起,您扎根学前教育30年,工作中是如何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

王素梅:一是利用环境宣传,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目的。有准备的环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环境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幼有三栋教学楼,每栋楼里都有民族团结宣传标语,为了达到利用开放的环境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我们利用公共区域设置了民族团结教育展厅,展厅的环境布置和课程相融合,他们用游戏故事和画报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民族团结的理解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及家乡的热爱。

二是实施课程改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园有23个教学班,786名幼儿,是乌海市规模最大的一所公立幼儿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要从娃娃抓起”,作为教育单位,民族团结教育只有和课程建设相融合,才能做到把民族团结作为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经过三年的探索,我们通过实施课程改革,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进课程、进课堂,形成了长效教育机制。首先我们组织老师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活动背景,每个班以我国传统节日为主题设计活动内容,形成各具特色的班本课程,把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启蒙教育融入幼儿活动和课程。每年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都组织“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系列活动;“端午节”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对他们进行热爱民族英雄的教育;中秋节开展“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团团圆圆过中秋”主题活动;“国庆节”组织“娃娃进军营”爱国宣传系列活动;“元旦”组织“萌娃逛庙会”迎新年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小培养孩子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

三是发挥家庭育人作用,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每学期开学各班都会开展欢迎新朋友活动。今年,我园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大班开展《长征的故事》每周观影活动,要求家长陪伴孩子共同观看长征故事,和孩子一同感受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感恩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每周看完电影后家长还要陪同幼儿一同完成长征故事观影绘画,这些作品在幼儿园进行了展出。我们还组织了140名党员家长组成“爸爸妈妈故事团”,每周都深入班级为全园幼儿讲述党史小故事和民族团结故事。

古人云:蒙以养正,圣功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用精彩的活动、扎实的课程对幼儿进行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

实践杂志记者:您在基层多个岗位工作过,一定为各族群众做过许多排忧解难的事,能否选一或两件有代表性的事儿和我们分享一下?另外,我们现在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如何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您是怎么考虑的?

郭萍萍:那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一条河架一座桥、修一条得民心路的事儿吧!

我刚到西瓦尔图镇工作不久,遇到西瓦尔图村村主任,他说:“暴雨后,小河西屯的人又出不来了,到学校给几个孩子请假!不知道啥时候能修上桥,老百姓天天问......”,我立即打断他说“我们一起到现场去看看”,与村干部、老百姓交谈中了解到,村头的小河每到冰雪融化及雨季就走不了,孩子上学、突发疾病救治、种地和卖粮等等,都因为这条泥泞的道路、这条跨不过的河成为难题,让老百姓多年来深受困扰。由于镇村两级财力困难,无法拿出解决修桥、修路的资金,我在现场立即向旗交通等部门联系求助,同时领着村干部发动村民,与村民面对面敞开心扉恳谈,动员有劳力的村民踊跃出车拉砂石,出力铺垫涵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暂时解决了出行难题。面对困难曲折,我也曾想过放弃,但我更清楚,这个时候决不能退缩,经过多方奔波,终于在第二年小河西屯通向外界的水泥路修通了、第三年大桥也立项实施了,群众生活的桥、致富的路打通了,看到乡亲们的笑脸,我觉得经历的困难都是值得的,虽然脸晒黑了,心却与群众越来越近了。

党史学习教育落脚点是学史力行,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推动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作为文旅人我将抓好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坚持担当作为,着力破解难题,使文化旅游业的产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更加突显,努力做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业绩。

内蒙古法制报记者:您在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工作了28年,该苏木在去年全面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请给我们分享一下您所在苏木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并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近些年国家和自治区都有哪些政策让你们受益?

鲍亚利:我在敖润苏莫苏木工作了28年,是敖润苏莫苏木发展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近些年来,通过国家和自治区实施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四好农村路”、农网改造、奶业振兴等好政策,我们苏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脱贫攻坚方面,苏木当时建档立卡人口是523户、1589人,贫困发生率为23.5%;通过这些年的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等措施,2020年苏木所有的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生态建设方面,苏木的植被覆盖率从原来的不到10%,增长到现在的47%,群众从生态建设当中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基础设施方面,原来家家户户喝的都是小土井的水,现在家家都通上了自来水;原来村与村之间都是砂石路,现在都通上了水泥路;另外,动力电、网络电视等已经实现了全覆盖。我们还建成了全旗第一家奶食品厂,首次与上市公司合作发展育肥羊产业,肉牛产业实现了“小规模、大群体”的经营模式。可以说,现在苏木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倍增。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您被大家称为“沙漠玫瑰”,二十多年来从事治沙造林事业,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沙漠变成了绿洲,改变了家乡面貌,带领各族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能否给我们分享一下您的做法经验?

敖特更花:我生活的地方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齐沙漠,小时候,我非常讨厌这个有沙漠的地方,沙漠不仅没有水、没有电、没有路,更严重阻隔了我们与外界的交流,这里的产妇每年因难产而死亡的就有好几例,很多人甚至都没见过汽车、没吃过蔬菜、水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最渴望的就是走出沙漠,摆脱贫困。我最初开始治沙就是为了摆脱贫困,90年代政府带领农牧民开沙修路、种草植树,我跟着别人的治沙队种树,杭锦旗人民用辛勤的汗水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库布其沙漠腹地建成了一条打通当地经济命脉的“穿沙公路”,沿着穿沙公路种草植树的我亲眼见证了曾流沙遍地、寸草不生的沙漠里,树一年比一年多,草一年比一年密。那时候明白了,只要付出努力,坚持不懈,沙漠是可以被战胜的。2008年自己开始带队治沙,最开始困难重重,缺少资金、树苗怎么选、树苗怎么运进沙漠、工人去哪里找等等,曾经无助的时候,真是一个人在沙漠里哭过很多回。就是这样遇到困难一个一个去解决,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失败了重新再来,慢慢的积累经验,从最初的三五个人开始逐渐壮大,到现在注册公司,走上了正规的发展道路。现在我们治沙的设备越来越精良、方法越来越科学。治沙这么多年,要说我的经验就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永远不放弃,总有成功的一天,沙漠里也会开出美丽的花。是沙漠成就了我和乡亲们的事业,富裕了我的家乡。这些也都是我们伟大祖国不断强大不断发展带来的变化。我发自肺腑地说,今天,我们生活在库布齐沙漠的牧民很幸福!

我终于明白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亲眼见证家乡的变化,亲自体验到了绿水青山带给农牧民的幸福生活。我想说,感谢党中央,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我们将永远念党恩、听党话,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努力维护民族团结,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共同迎接伟大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信息来源: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

责任编辑:章颖慧

9月29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记者见面会。包钢集团党委宣传部(统战部、企业文化部)副部长王新宇,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二幼儿园园长王素梅,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郭萍萍,赤峰市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党委书记鲍亚利,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牧民敖特更花先后发言并回答记者提问。

“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记者见面会发言

王新宇,包钢集团党委宣传部(统战部、企业文化部)副部长

我是包钢集团公司宣传部(统战部、企业文化部)副部长王新宇。包钢于1954年创建,是国家在“一五”期间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是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第一个大型钢铁企业,是我国稀土工业的发端,是周恩来总理为其投产剪彩的企业,也是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历史佳话的企业。创建之初,来自全国22个省市区、55个城市、727个企业、单位,8万多名建设者,会师包头,风餐露宿,手拉肩扛,创造了在戈壁荒漠建起钢城的人间奇迹,建成了新中国三大钢铁基地之一,开启了内蒙古工业化之路。

包钢集团分别于1988年、1994年、1999年、2005 年、2014年先后五次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6年,包钢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企业”,包钢也是唯一一家连续9次被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的单位。2019年,包钢白云铁矿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并以代表身份进京参加颁奖和国庆观礼活动。2021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讲述了“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后,包钢2021第一时间快速部署,在原会展中心厂史馆升级改造建成了“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用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再现了包钢的历史就是一部民族团结进步史,全国各地支援内蒙古建设,各族儿女心手相连同舟共济,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见证。

王素梅,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二幼儿园园长

我叫王素梅,汉族,来自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二幼儿园,现任第二幼儿园园长。工作30年来,我始终扎根学前教育。我现在任职的海勃湾区第二幼儿园是乌海市规模最大的一所幼儿园,有23个教学班,783名幼儿和132名教职工。我带领二幼全体教师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组织由家、园、社区共同参与的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把二幼打造成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阵地。我们园也因此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幼儿园。2019年我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并受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建国70周年庆祝活动,有幸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这件事我会终身铭记。我会继续在这个岗位上敬业奉献,为学前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郭萍萍,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我叫郭萍萍,达斡尔族,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现任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我先后在五个机关单位、三个乡镇工作。脱贫攻坚战期间,我任西瓦尔图镇镇长,我团结全镇各族干部群众,克服种种困难,全镇脱贫攻坚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与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村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尤其是在产业发展上探索出发展片区经济的有益模式,通过争取资金、寻能人、劝农户、解难题等一系列努力,在镇域构筑形成了绿色有机水稻、高效农业食用菌、扶贫生态农牧场产业片区的发展模式,带动全镇各族群众增收致富,进一步增强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21年我调任旗文旅局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加强文化和旅游融合,促进发展进步。这些年,无论是在尼尔基镇和库如奇乡的美丽乡村建设、西瓦尔图镇的脱贫攻坚战,还是在旗纪检委、宣传部、政府办公室、文旅局等的兢兢业业工作,我始终把对党的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全部默默熔铸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

2019年我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新征程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应有的力量。

鲍亚利,赤峰市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党委书记

我叫鲍亚利,来自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现任苏木党委书记。我们苏木是一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28年的基层工作中,我走遍了苏木的57.6万亩牧场和沙地,提出了“为养而种、为牧而农、以草定畜、生态优先”的工作思路,团结带领苏木各族群众大力发展牛羊养殖,培育壮大传统奶食品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为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形成以“肉牛、奶牛、肉羊”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实现了人均三头牛、十只羊的草畜平衡目标,推动贫困户稳定脱贫。现在,苏木呈现出了一派团结向上、和谐发展、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

敖特更花,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牧民

我叫敖特更花,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我是一名普通的牧民,从小生活在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上世纪90年代末,在党的领导下各族农牧民在沙漠里种草植树、开沙修路,2008年,我成为治沙民工连队队长,带着20余名由各族群众组成的民工连队开始在沙漠里植树。2015年,我注册成立了内蒙古花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通过走“公司﹢农户”的规模化、市场化道路,带领贫困户劳动力在沙区做沙障活儿,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我还将绿化事业拓展到了新疆、西藏,在新疆我的治沙民工连队和当地群众共同种植红柳、沙柳和甘草,在西藏聘用当地的藏族同胞加入我们治沙队,帮助他们月收入个个达到了万元以上。我的工作得到乡亲们的认可,也获得了党和政府的表彰,2019年我被评选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这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在党的领导下杭锦旗14.6万治沙的各族干部群众的荣誉。

“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记者见面会答记者问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都要向此聚焦。”请问各位代表对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是如何理解并体现在各自工作生活中的?

王新宇:包钢集团公司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集体代表,在具体工作中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一是强化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后,第一时间制定计划,以中心组学习、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三会一课”等方式及时学习传达会议精神,把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上来。包钢的建设发展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生动最有力的体现。2021年包钢在会展中心建成了“齐心协力建包钢”展陈馆,先后4.4万名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党员干部1.5万人参观学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家园、党史学习教育精神加油站、现代文明教育的网红打卡地。二是始终高度重视。党委书记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民族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布置、同考核,牢牢掌握民族工作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领域思想阵地建设,确保企业在民族工作中把准政治方向、夯实政治根基。三是注重结合实际。对照“九个必须”,围绕“五个着力”和国有企业“三个重点”方面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实际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再创了“包钢—维古奇:跨越23年的千里守望”的民族团结进步佳话。四是丰富形式内涵。以自治区“一周两月”为载体,使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到基层、到一线、到人民中间去。充分发挥包钢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作用,创作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作品,引导各族群众在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

王素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贯穿党建、教学管理、教师培训以及课程建设等幼儿园工作的全过程。

首先,教育幼儿教师树立牢固的政治意识。通过组织学习和培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让幼儿园教师从思想观念和理论起点上牢固树立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幼儿教师真正的从认识自觉上升到行动自觉,发挥他们的教育职责,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其次,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并且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其他学校和幼儿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各项工作。

郭萍萍:我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后,我第一时间带领莫旗文旅系统干部职工深入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并要求莫旗文旅系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文化和旅游工作。在工作中,我们坚持以文化浸润民族团结、以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一是通过各民族共享的文化服务,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刚刚过去的8月份,我们组织队伍赴北京参加了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积极推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二是以优秀文化作品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惠民文化活动中,三年里开展80余场送戏下乡活动、200多场乌兰牧骑下乡演出活动;成功申报非遗项目国家级4项、自治区级18项、市级24项;创作了民族歌舞剧《梦唤千年》、非遗舞蹈“鲁日格勒”等优秀作品,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三是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通过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覆盖式为基层村屯文化活动室配备基本设备和器材,并落实专项活动经费,落实“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政策,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四是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今年腾克村成功获批内蒙古自治区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提升了各族人民自我发展能力。

鲍亚利:我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也是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们苏木一直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苏木各项工作全过程,促进各民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深入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首先,苏木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党委在民族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全社会通力合作的民族工作格局,为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其次,苏木着力推进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结合草畜平衡,注重“稳量提质”,围绕增加基础母畜产能、推进品种改良、扩大饲草料供给、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等环节,促进肉羊、肉牛、奶牛等主导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为做好民族工作夯实了物质基础。再次,苏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载体建设、教育宣传、典型培树等多种举措,使民族团结理念在各行各业各领域工作中、在各族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得到深刻体现,为做好民族工作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敖特更花:我想说,民族团结一家亲,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一家人!在我治沙的这么多年以来,我们治沙队的乡亲有汉族有蒙古族,治沙的条件非常艰苦,风餐露宿,大地为床,但我们大家团结在一起,众志成城,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在库布其沙漠中苦苦坚守着,最终换来了沙漠变绿洲的喜人成果。在新疆和西藏治沙的时候,我们又和当地的各族群众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战胜沙漠,战胜贫穷,我们共同努力奋斗,共同走向幸福的生活。我认为这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我们普通老百姓身上的体现。不管走到哪里,我们中国人永远都是一家人,永远要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内蒙古晨报记者:我们了解到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曾5次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曾连续9次被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请您具体讲一下包钢集团是如何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

王新宇: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民族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始终把做好民族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坚决落实主体责任,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民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加强理论政策学习,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我们党的历史,学习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建包钢”的红色历史,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把全面学习党史与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结合起来,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教育,2021年至今公司层面先后举办四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和讲座。将民族理论政策学习纳入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职工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进“五个认同”。

三是激发创建工作持久活力,营造民族团结良好氛围。到2020年,包钢已连续37年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仅此一项公司层面投入资金就已超过了600万元;自1981年开始的“两地三方”(白云鄂博矿区、达茂旗和包钢)民族团结座谈会不断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的目标,在更高起点上共商民族团结大计、共谋和谐发展新篇。在《包钢日报》、包钢集团微信公众平台开设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专栏专题,刊发民族团结公益广告、悬挂大型宣传标语等形式持续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为公司营造出团结、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四是新兴产业促进地区经济繁荣,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涵。包钢既坚持巩固发展钢铁、稀土主业不动摇,又充分利用自身区位、资源、人才等优势和特色,不断打造新的效益增长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为包钢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资源和综合利用、物流、煤焦化工、节能环保、装备及现代服务五个新兴产业,在服务主业、整合资产、拓展外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包钢逐步在全球范围内提升资源配置能力,近年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产品远销至6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一带一路”沿线40多个国家,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

五是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持续筑牢民族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包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生产经营服从于环境约束,生产组织让步于环境治理”的原则,遵循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治污方式,大力推进大气、水、土壤协同防治,超额完成地方政府下达的节能任务,环保指标持续改善。发展循环经济,构建“无废园区”,助力包头市“无废城市”建设;积极推进厂容绿化美化,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9%;在大青山南坡植树造林已达1530余亩。2021年5月14日,包钢集团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目标正式发布,力争2023年实现碳达峰,力争2050年实现碳中和,成为中国钢铁行业第三家、自治区首家发布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规划企业。

六是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积极履行民族地区社会责任。近年来,包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涉及多个行业、上万户企业的合作中发挥了带动作用,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积极关心关爱职工,大力开展送温暖活动,努力解决各族职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诉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十二五”末增长35%。投入扶贫资金上千万元、连续派出驻村第一书记,助力地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对口帮扶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力量。新冠疫情来袭,组织医疗服务队奔赴疫区,为武汉抗疫和属地政府、医疗机构捐款捐物2000多万元,处理包头市疫情医废,出动志愿者,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和阻击战。

下一步,包钢将继续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企业职工培训教育全过程,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充分挖掘宣传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建包钢”、支援包钢建设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突出抓好民族政策宣传,不断创新方式载体,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用实际行动牢牢守住民族团结的生命线,传承一代代包钢人的红色基因,把强大的精神转化为发展生产的动力,为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作出应有的贡献。

内蒙古日报社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要从娃娃抓起,您扎根学前教育30年,工作中是如何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

王素梅:一是利用环境宣传,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目的。有准备的环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环境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幼有三栋教学楼,每栋楼里都有民族团结宣传标语,为了达到利用开放的环境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我们利用公共区域设置了民族团结教育展厅,展厅的环境布置和课程相融合,他们用游戏故事和画报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民族团结的理解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及家乡的热爱。

二是实施课程改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园有23个教学班,786名幼儿,是乌海市规模最大的一所公立幼儿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要从娃娃抓起”,作为教育单位,民族团结教育只有和课程建设相融合,才能做到把民族团结作为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经过三年的探索,我们通过实施课程改革,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进课程、进课堂,形成了长效教育机制。首先我们组织老师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活动背景,每个班以我国传统节日为主题设计活动内容,形成各具特色的班本课程,把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启蒙教育融入幼儿活动和课程。每年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都组织“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系列活动;“端午节”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对他们进行热爱民族英雄的教育;中秋节开展“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团团圆圆过中秋”主题活动;“国庆节”组织“娃娃进军营”爱国宣传系列活动;“元旦”组织“萌娃逛庙会”迎新年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小培养孩子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

三是发挥家庭育人作用,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每学期开学各班都会开展欢迎新朋友活动。今年,我园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大班开展《长征的故事》每周观影活动,要求家长陪伴孩子共同观看长征故事,和孩子一同感受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感恩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每周看完电影后家长还要陪同幼儿一同完成长征故事观影绘画,这些作品在幼儿园进行了展出。我们还组织了140名党员家长组成“爸爸妈妈故事团”,每周都深入班级为全园幼儿讲述党史小故事和民族团结故事。

古人云:蒙以养正,圣功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用精彩的活动、扎实的课程对幼儿进行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

实践杂志记者:您在基层多个岗位工作过,一定为各族群众做过许多排忧解难的事,能否选一或两件有代表性的事儿和我们分享一下?另外,我们现在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如何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您是怎么考虑的?

郭萍萍:那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一条河架一座桥、修一条得民心路的事儿吧!

我刚到西瓦尔图镇工作不久,遇到西瓦尔图村村主任,他说:“暴雨后,小河西屯的人又出不来了,到学校给几个孩子请假!不知道啥时候能修上桥,老百姓天天问......”,我立即打断他说“我们一起到现场去看看”,与村干部、老百姓交谈中了解到,村头的小河每到冰雪融化及雨季就走不了,孩子上学、突发疾病救治、种地和卖粮等等,都因为这条泥泞的道路、这条跨不过的河成为难题,让老百姓多年来深受困扰。由于镇村两级财力困难,无法拿出解决修桥、修路的资金,我在现场立即向旗交通等部门联系求助,同时领着村干部发动村民,与村民面对面敞开心扉恳谈,动员有劳力的村民踊跃出车拉砂石,出力铺垫涵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暂时解决了出行难题。面对困难曲折,我也曾想过放弃,但我更清楚,这个时候决不能退缩,经过多方奔波,终于在第二年小河西屯通向外界的水泥路修通了、第三年大桥也立项实施了,群众生活的桥、致富的路打通了,看到乡亲们的笑脸,我觉得经历的困难都是值得的,虽然脸晒黑了,心却与群众越来越近了。

党史学习教育落脚点是学史力行,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推动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作为文旅人我将抓好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坚持担当作为,着力破解难题,使文化旅游业的产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更加突显,努力做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业绩。

内蒙古法制报记者:您在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工作了28年,该苏木在去年全面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请给我们分享一下您所在苏木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并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近些年国家和自治区都有哪些政策让你们受益?

鲍亚利:我在敖润苏莫苏木工作了28年,是敖润苏莫苏木发展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近些年来,通过国家和自治区实施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四好农村路”、农网改造、奶业振兴等好政策,我们苏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脱贫攻坚方面,苏木当时建档立卡人口是523户、1589人,贫困发生率为23.5%;通过这些年的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等措施,2020年苏木所有的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生态建设方面,苏木的植被覆盖率从原来的不到10%,增长到现在的47%,群众从生态建设当中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基础设施方面,原来家家户户喝的都是小土井的水,现在家家都通上了自来水;原来村与村之间都是砂石路,现在都通上了水泥路;另外,动力电、网络电视等已经实现了全覆盖。我们还建成了全旗第一家奶食品厂,首次与上市公司合作发展育肥羊产业,肉牛产业实现了“小规模、大群体”的经营模式。可以说,现在苏木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倍增。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您被大家称为“沙漠玫瑰”,二十多年来从事治沙造林事业,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沙漠变成了绿洲,改变了家乡面貌,带领各族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能否给我们分享一下您的做法经验?

敖特更花:我生活的地方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齐沙漠,小时候,我非常讨厌这个有沙漠的地方,沙漠不仅没有水、没有电、没有路,更严重阻隔了我们与外界的交流,这里的产妇每年因难产而死亡的就有好几例,很多人甚至都没见过汽车、没吃过蔬菜、水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最渴望的就是走出沙漠,摆脱贫困。我最初开始治沙就是为了摆脱贫困,90年代政府带领农牧民开沙修路、种草植树,我跟着别人的治沙队种树,杭锦旗人民用辛勤的汗水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库布其沙漠腹地建成了一条打通当地经济命脉的“穿沙公路”,沿着穿沙公路种草植树的我亲眼见证了曾流沙遍地、寸草不生的沙漠里,树一年比一年多,草一年比一年密。那时候明白了,只要付出努力,坚持不懈,沙漠是可以被战胜的。2008年自己开始带队治沙,最开始困难重重,缺少资金、树苗怎么选、树苗怎么运进沙漠、工人去哪里找等等,曾经无助的时候,真是一个人在沙漠里哭过很多回。就是这样遇到困难一个一个去解决,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失败了重新再来,慢慢的积累经验,从最初的三五个人开始逐渐壮大,到现在注册公司,走上了正规的发展道路。现在我们治沙的设备越来越精良、方法越来越科学。治沙这么多年,要说我的经验就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永远不放弃,总有成功的一天,沙漠里也会开出美丽的花。是沙漠成就了我和乡亲们的事业,富裕了我的家乡。这些也都是我们伟大祖国不断强大不断发展带来的变化。我发自肺腑地说,今天,我们生活在库布齐沙漠的牧民很幸福!

我终于明白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亲眼见证家乡的变化,亲自体验到了绿水青山带给农牧民的幸福生活。我想说,感谢党中央,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我们将永远念党恩、听党话,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努力维护民族团结,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共同迎接伟大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信息来源: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