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母亲河畔的中国】走进达拉特旗:“剪”出一条致富路,昔日盐碱地变“米粮仓”

2021-10-18 12:28 未来网  

未来网内蒙古10月17日电(记者 凌萌)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有这样一个传奇而励志的故事:她14岁迷恋上剪纸,苦练几十年,剪出了140米的巨幅长卷,更剪出了一个花样人生……

她就是民间工艺大师、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拉特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赵美玲。

漫长岁月里,赵美玲一剪就是50年,更剪出了一条乡村致富之路,推动了达拉特旗文旅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达拉特旗还将大数据等新科技注入农田。这个坐落于黄河“几字湾”顶端的城市,在“文旅+科技”的碰撞之下,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赵大剪”剪出乡村文旅之路

年过六旬的赵美玲,是土生土长的达拉特旗树林召镇东海心人。因剪纸技艺精湛,乡亲们亲切地唤她“赵大剪”。

年幼时,“赵大剪”便极为爱好剪纸,却因家庭贫困而没有机会学习美术绘画,仅由奶奶和姑姑等家中长辈口传身受,利用农闲时间不断自行揣摩、刻苦钻研。

陈列在赵大剪乡村记事剪纸艺术博物馆内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未来网记者凌萌 摄)

几十年的“摸爬滚打”,“赵大剪”终于走出一条独特的剪纸创作道路,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如今,她所创办的赵大剪剪纸艺术创作基地正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树林召镇东海心渔村,展出作品多达500余幅,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山水、建筑、农民纪事、草原风情等元素都是她创作灵感的来源。

在赵大剪乡村记事剪纸艺术博物馆内,悬挂着两幅巨型剪纸,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精巧细致的剪纸工艺,慕名而来的游客无不叹为观止。

陈列在赵大剪乡村记事剪纸艺术博物馆内的《农民纪事图》。(未来网记者凌萌 摄)

“盘古开天地”“秦始皇灭六国”“屈原投江”“荆轲刺秦王”……在“赵大剪”的手下,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雄伟历史通过一个个典故完整地串联起来。

一张张红纸,在她眼里仿佛不是普通的纸张,而是一幅幅具有生命力的鲜活历史。另一幅长达140米的《农民纪事图》长卷,更是给游客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农民纪事图》展现了1949年至2019年间农民生活和劳动的场景,截取重要的历史时期和重大事件,表现出在不同时期民俗风情的发展变化。”赵大剪剪纸艺术博物馆馆长崔国俊向记者表示。

赵大剪乡村记事剪纸艺术博物馆。(未来网记者凌萌 摄)

50年的漫长人生岁月,“赵大剪”执剪不辍。农闲时间,“赵大剪”还带领着村里的众姐妹共同从事剪纸艺术创作,并主动联系外包厂家,对艺术品进行再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打通致富增收新渠道。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赵美玲同时担任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辅导员,免费为乡村孩子传授剪纸技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剪纸艺术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从一把剪刀开始,赵大剪用50年的岁月,剪出了一幅塞北农村的美丽乡土画卷……

“智慧水稻”绘就农业发展新蓝图

金秋十月,达拉特旗昭君镇沙圪堵村,村民们迎来了丰收的季节。数万亩稻田汇聚在一起,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

秋风乍起,沉甸甸的谷粒压弯了稻秆,随风荡漾。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漫步在田野里,宛如走进一幅多彩的金秋画卷,目之所及皆是景。

沙圪堵村地处北纬40.5°,位于黄河“几字湾”顶端,昔日因盐碱化严重大量土地被弃耕。“原来我们这里土地的盐碱化程度相当高,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23年前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达拉特旗昭君镇沙圪堵村党支部书记李清云向记者介绍道。

数万亩稻田汇聚在一起,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未来网记者凌萌 摄)

他表示,近年来,在昭君镇党委政府的引领下,当地不断探索盐碱地水稻种植的新模式。通过整合耕地,配套建设桥、涵、路、闸、渠等,建设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高标准农田。

“在这些政策的实施下,村里原本小块、零散、效益低的种植方式得到了改善,农田从几十亩发展到数百亩。现在,沙圪堵村的农田约达到13000亩。”李清云自豪地说道。

除了转变水稻种植模式,当地政府还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引进智能化信息技术,推行“智慧水稻+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水稻种植方式。

“这种方式指的是由镇国有公司协调提供集中连片、优质的水稻种植基地;企业在项目建设中推动大数据等新科技在水稻种植与生产中的应用,并提供大数据分析、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工作。”广州大气候农业科技集团华北区战略运营部总监王鑫介绍称。

沉甸甸的稻谷压弯了稻秆,随风荡漾。(未来网记者凌萌 摄)

同时,合作社负责协调、组织、生产、加工;农户也需按要求负责田间作业等工作。

王鑫表示,在这一模式下,农户不再需为产品的销路而发愁,收益也会得到有效的保障。“在此之前,农户们的生产种植都是各自为营,缺乏统一化的管理。‘智慧水稻’的建设,预计能够给农户带来每亩700元的增收。”

如今,沙圪堵村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供、销水稻产业发展的特色之路,原本大面积弃耕的农田,也华丽变身为稻谷飘香的“米粮仓”、百姓致富的“聚宝盆”。

作者: 凌萌 

责任编辑:梁波

未来网内蒙古10月17日电(记者 凌萌)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有这样一个传奇而励志的故事:她14岁迷恋上剪纸,苦练几十年,剪出了140米的巨幅长卷,更剪出了一个花样人生……

她就是民间工艺大师、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拉特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赵美玲。

漫长岁月里,赵美玲一剪就是50年,更剪出了一条乡村致富之路,推动了达拉特旗文旅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达拉特旗还将大数据等新科技注入农田。这个坐落于黄河“几字湾”顶端的城市,在“文旅+科技”的碰撞之下,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赵大剪”剪出乡村文旅之路

年过六旬的赵美玲,是土生土长的达拉特旗树林召镇东海心人。因剪纸技艺精湛,乡亲们亲切地唤她“赵大剪”。

年幼时,“赵大剪”便极为爱好剪纸,却因家庭贫困而没有机会学习美术绘画,仅由奶奶和姑姑等家中长辈口传身受,利用农闲时间不断自行揣摩、刻苦钻研。

陈列在赵大剪乡村记事剪纸艺术博物馆内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未来网记者凌萌 摄)

几十年的“摸爬滚打”,“赵大剪”终于走出一条独特的剪纸创作道路,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如今,她所创办的赵大剪剪纸艺术创作基地正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树林召镇东海心渔村,展出作品多达500余幅,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山水、建筑、农民纪事、草原风情等元素都是她创作灵感的来源。

在赵大剪乡村记事剪纸艺术博物馆内,悬挂着两幅巨型剪纸,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精巧细致的剪纸工艺,慕名而来的游客无不叹为观止。

陈列在赵大剪乡村记事剪纸艺术博物馆内的《农民纪事图》。(未来网记者凌萌 摄)

“盘古开天地”“秦始皇灭六国”“屈原投江”“荆轲刺秦王”……在“赵大剪”的手下,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雄伟历史通过一个个典故完整地串联起来。

一张张红纸,在她眼里仿佛不是普通的纸张,而是一幅幅具有生命力的鲜活历史。另一幅长达140米的《农民纪事图》长卷,更是给游客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农民纪事图》展现了1949年至2019年间农民生活和劳动的场景,截取重要的历史时期和重大事件,表现出在不同时期民俗风情的发展变化。”赵大剪剪纸艺术博物馆馆长崔国俊向记者表示。

赵大剪乡村记事剪纸艺术博物馆。(未来网记者凌萌 摄)

50年的漫长人生岁月,“赵大剪”执剪不辍。农闲时间,“赵大剪”还带领着村里的众姐妹共同从事剪纸艺术创作,并主动联系外包厂家,对艺术品进行再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打通致富增收新渠道。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赵美玲同时担任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辅导员,免费为乡村孩子传授剪纸技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剪纸艺术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从一把剪刀开始,赵大剪用50年的岁月,剪出了一幅塞北农村的美丽乡土画卷……

“智慧水稻”绘就农业发展新蓝图

金秋十月,达拉特旗昭君镇沙圪堵村,村民们迎来了丰收的季节。数万亩稻田汇聚在一起,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

秋风乍起,沉甸甸的谷粒压弯了稻秆,随风荡漾。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漫步在田野里,宛如走进一幅多彩的金秋画卷,目之所及皆是景。

沙圪堵村地处北纬40.5°,位于黄河“几字湾”顶端,昔日因盐碱化严重大量土地被弃耕。“原来我们这里土地的盐碱化程度相当高,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23年前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达拉特旗昭君镇沙圪堵村党支部书记李清云向记者介绍道。

数万亩稻田汇聚在一起,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未来网记者凌萌 摄)

他表示,近年来,在昭君镇党委政府的引领下,当地不断探索盐碱地水稻种植的新模式。通过整合耕地,配套建设桥、涵、路、闸、渠等,建设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高标准农田。

“在这些政策的实施下,村里原本小块、零散、效益低的种植方式得到了改善,农田从几十亩发展到数百亩。现在,沙圪堵村的农田约达到13000亩。”李清云自豪地说道。

除了转变水稻种植模式,当地政府还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引进智能化信息技术,推行“智慧水稻+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水稻种植方式。

“这种方式指的是由镇国有公司协调提供集中连片、优质的水稻种植基地;企业在项目建设中推动大数据等新科技在水稻种植与生产中的应用,并提供大数据分析、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工作。”广州大气候农业科技集团华北区战略运营部总监王鑫介绍称。

沉甸甸的稻谷压弯了稻秆,随风荡漾。(未来网记者凌萌 摄)

同时,合作社负责协调、组织、生产、加工;农户也需按要求负责田间作业等工作。

王鑫表示,在这一模式下,农户不再需为产品的销路而发愁,收益也会得到有效的保障。“在此之前,农户们的生产种植都是各自为营,缺乏统一化的管理。‘智慧水稻’的建设,预计能够给农户带来每亩700元的增收。”

如今,沙圪堵村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供、销水稻产业发展的特色之路,原本大面积弃耕的农田,也华丽变身为稻谷飘香的“米粮仓”、百姓致富的“聚宝盆”。

作者: 凌萌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