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2022全国两会特稿 | 总书记的殷殷期望:守望相助 同心筑梦

2022-03-10 16:52 奔腾融媒  

守望相助 同心筑梦

总书记的殷殷期望

今年3月5日下午,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内蒙古的今天是各族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内蒙古的明天仍然需要各族群众团结奋斗。

总书记的嘱托,像饱含深情和期许的种子,深深植根在内蒙古各族人民心中。在无数心血汗水浇灌下,如今的内蒙古,民族团结的幸福之花遍地开放,构筑安全稳定屏障的豪情洒满四方。稳定和谐、团结奋进的内蒙古,已成为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绚丽多彩的重要华章。

守望相助  团结奋进  

共创美好未来

“无边的草海根脉相连,辽阔大地山川绵延。各族儿女携手同心,守望相助幸福永远。”歌曲《守望相助》,深情唱出了内蒙古各族儿女手拉手、心连心,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的心声。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地方。它的成立,标志着我们党开启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光辉历程。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曾深刻总结道:“1947年5月,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成为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成功实践”。

回首往昔,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央和各地的鼎力支持下,内蒙古各项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蒙古各族人民也勇挑重担,无私奉献,时刻与祖国相依相偎,同呼吸共命运。

72岁的曹凤至老人是包钢第一批建设者,这几天一直关注冬残奥会,参加冬残奥会的内蒙古运动员许祥就来自包头。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深情地回顾了“齐心协力建包钢”和“三千孤儿入内蒙”两段历史佳话,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同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齐心协力建包钢”

1号高炉

1959年初,为了刚刚上马的包钢顺利达产,《人民日报》在头版发出了“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的口号,来自全国各地的物资、技术人员源源不断地涌进内蒙古。英雄的包钢建设者们不负重望,1号高炉提前一年建成投产,结束了内蒙古不产寸铁的历史。

齐心协力建包钢

如今,一代代包钢人把当年“齐心协力建包钢”的精神能量转化为生产力,一批批“包钢制造”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80后”的包钢制钢三部炉长孙承碧是“钢三代”,爷爷当年从鞍钢来到包钢支援建设,祖孙三代经历了“一炉铁”到“百种钢”的锻造之路。“我们冶炼的重轨钢是公司拳头产品,用于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高速列车,国内三分之一以上的高铁线路铺着包钢制造的钢轨。”孙承碧自豪地说。

全球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三分之二的钢轨来自包钢。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各大油田以及钢结构领域,包钢的无缝钢管占据一席之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号系列飞船、“中国探月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也都有包钢稀土产品的身影。

2021年,包钢集团面对先抑后扬的市场形势,积极抢抓市场机遇,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全年营业收入1280亿元、利润首次超100亿元,奏响建厂67年来经营发展最强音。

60多年来,包钢在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中不断前进,始终与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振兴民族工业、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带动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光辉印记。

“三千孤儿入内蒙”      

“草原母亲”张凤仙夫妇和她收养的6个孩子及家人的全家福

“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是一段超越地域、血缘的民族团结佳话。三年困难时期,上海、江苏等地的3000多名幼小孤儿营养不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大规模接收南方孤儿的工作在内蒙古大地全面展开。牧民们有的骑着马,有的赶着勒勒车,有的步行几百里,争先恐后收养这些孤儿。牧民们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精心抚养,让三千名“国家的孩子”个个长大成人。

“草原母亲”都贵玛获得“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被称为“草原母亲”的都贵玛老人每天都要精心擦拭一遍那张总书记与她的合影。那是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都贵玛颁授奖章的珍贵瞬间。1960年,19岁的都贵玛在四子王旗保健站,负责照顾28个“国家的孩子”。回忆起那段历史,老额吉眼中满是柔情:“一下来了那么多孩子,像小羊羔一样特别吵,白天要照顾他们吃喝,晚上还要值班,根本没法睡觉。”但是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小脸逐渐红润、有了笑容,都贵玛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几十年过去,“国家的孩子”都长大了,他们以实际行动回报着草原的哺育之恩。

时光从青青草原流淌而过,任凭风吹雨打,厚重的历史印迹不会被消磨。这流淌着民族大爱的共和国往事,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就像草原上优美的长调,传唱在每个人心中。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

“一颗颗石榴籽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我们56个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都是祖国的孩子。”新学期伊始,在乌兰浩特蒙古族小学的石榴园里,教师贾秀艳剥开一个石榴,给一年级的学生们讲述民族团结的故事。

乌兰浩特蒙古族小学的石榴园

教育从娃娃抓起。乌兰浩特蒙古族小学的石榴园有56棵石榴树,是师生家长在“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共同栽下的。学校把这片石榴园打造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专家、名师、家长组成“七讲团”定期授课,这样的实景课堂深受学生喜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内蒙古中小学生的“开学第一课”。

乌兰浩特蒙古族小学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

曾经面对面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的全国人大代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蒙古族小学教师娜仁图雅感触极深:“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和祖国紧密相连,只有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娜仁图雅从小在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学习,现在是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蒙古族小学的一名音乐教师。她认为,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少数民族孩子来说,是他们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必备素质。“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未来走上更大的舞台,展现自己的才华,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生说:“我们要认真做好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努力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守牢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文化根基,共筑各族人民共有精神家园。”

守望相助是各族人民的幸福所依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考察调研。临潢家园社区是一个多民族群众聚居的社区。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询问社区基层党建、民族团结融合等情况,察看民族服饰、用品展示,同孩子们和社区居民亲切交流。

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情景,兴安街道党工委书记孙明涛特别激动,“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抓好民族工作载体建设,开展各类民族团结进步活动,让各族群众都参与进来,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进步。”

临潢家园社区有汉族、蒙古族、壮族、回族等13个民族,多年以来,邻里街坊一直亲如一家和睦共处。社区居民韩淑兰说得好:“住在一个地方,就是一家人!”

一家人不离心。在多民族聚居的内蒙古,民族团结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深融入各民族的血脉。

涓滴情义汇江海,春风化雨聚人心。“守望相助”,是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所在,也是各族人民的幸福所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嘱托内蒙古各族群众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倍加珍惜、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截至目前,内蒙古已有215个集体和234名个人获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2021年5月,自治区制定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发展规划,颁布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这是内蒙古首次出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综合性地方性法规。《条例》的出台,对于促进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大意义。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加强民族团结,就找到了发展的总钥匙。维护好民族团结,地区和个人发展就有了压舱石。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依靠民族团结而走上致富之路的生动范例。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有着“沙漠玫瑰”美誉的敖特更花,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的牧民。在库布齐沙漠腹地,她带领20余名由汉族和蒙古族组成的治沙民工联队在沙漠里植树,探索出一条“公司﹢农户”的规模化、市场化道路,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她和她的民工联队也走出了内蒙古,将治沙触角延伸到新疆和西藏,不断让沙漠变绿洲。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牧民敖特更花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个心愿和目标,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2021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赤峰市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党委书记鲍亚利,团结带领全苏木各族群众开展生态环境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牛羊养殖,培育壮大传统奶食品产业,形成了“肉牛、奶牛、肉羊”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实现了人均三头牛、十只羊的草畜平衡目标,带动苏木所有贫困户稳定脱贫奔小康。

共同繁荣发展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多年来,内蒙古共享国家发展红利,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京蒙对口帮扶20年……这些国家政策的倾斜和助力,使内蒙古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发展的红利转化成为人们心中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各族群众对安定团结的和谐局面倍加珍惜。

回望来路——变的,是日新月异的图景;不变的,是手足相亲的情谊。

筑牢稳定屏障 守卫北疆安宁

2014年1月26日,兴安盟阿尔山市,零下30多度,朔气逼人,冰冷刺骨。天气虽寒,阿尔山市戍边将士的心是火热的。因为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不远千里来看望大家。

他踩着厚厚的积雪向战士们走来,与大家一一握手,看到战士们的脸上、眉毛上、防寒面罩上满是霜花,他关切地嘘寒问暖,帮他们拭去身上的雪花…………

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说:“你们爬冰卧雪,为祖国巡逻放哨,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爬冰卧雪”短短四个字,描绘出边疆艰苦的自然条件与戍边士兵顽强的品质,也流露出统帅对士兵们的关切之情。

总书记仔细察看执勤设施和内务设置,在观察登记本上签下名字,对执勤哨兵说:“今天,我和你们一起执勤站岗。”

哨所连着中南海,一步一履总关情。这年年底,习近平主席发表2015年新年贺词。他身后的书柜里,就摆放着那张在阿尔山慰问巡逻战士的照片。

总书记辛劳的身影,总书记亲切的话语,总书记“为祖国站好岗、放好哨、守好边”的殷切勉励,永远铭刻在内蒙古全体官兵、各族群众的心中。

统帅的鞭策就是“再立新功”的不竭动力。从界河沿岸到莽莽林海,从广袤草原到沙漠戈壁,驻守在内蒙古八千里边防线上的官兵们誓言铿锵:“坚决拥护维护核心,全面加强部队建设,更加卓有成效地履行卫国戍边职责使命!”全体官兵铆足了劲儿狠抓训练,忘我守边,从思想到行动都统一到总书记的嘱托上,丹心赤诚守边疆。

驻守在“生命禁区”的算井子边防派出所官兵、长眠在“相思树”下的英雄连长李相恩、11年戍边无悔的杜宏烈士……一批又一批北疆卫士用生命和忠诚为祖国构筑起“钢铁长城”。

“茫茫的雪原,洒满了春光,骑上战马巡逻在北疆。哈拉哈河举起了哈达,主席来到我身旁……”这首《主席来到我身旁》官兵们耳熟能详。嘹亮的歌声,每天都在祖国北疆的巡逻线上唱响……

在内蒙古八千里边关,还活跃着3800多名“牧民哨兵”的身影。

每天黎明,曙光照得苏尼特草原一片火红。牧民巴特格日勒脚蹬皮靴,身着迷彩服,腰间挂着对讲机,手臂上套着“牧民哨兵”的红袖标,骑上摩托车开始了一天的巡逻。他最引以为荣的,就是自己“编外边防警察”的身份,常常自豪地说,“保护内蒙古八千里边疆安宁,有我的一份力。”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巴特格日勒守望苏尼特草原的执着和真情。

“北疆楷模”尼玛老人与儿子

一次选择,一生守护。在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深处,半个世纪的时光里,75岁的老党员尼玛老人只干了一件事。不论是黄沙漫天、干燥酷暑,还是乌云密布、冰雪交加,尼玛母子每天雷打不动的事儿就是巡逻边境线。据统计,母子俩已累计巡边超过18万公里,创造了50年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的记录。

内蒙古有36万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居全国之首。要稳固好这样广阔的区域,只有让群众参与其中,才能铸就平安基石。每座毡房都是固定的哨所,每位牧民都是流动的哨兵。“边境堡垒户”“蒙古包哨所”像珍珠一样撒满绿色草原,“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情报互通、资源共享,联防联治、联控联管”形成强大合力。

人心思稳,家园思安。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内蒙古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全力以赴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内蒙古,确保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以内蒙古之稳守卫边疆安全、拱卫首都安全。

漫漫征途,惟有奋斗!新征程上,内蒙古各族儿女干劲十足,一朵朵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竞相绽放。内蒙古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望,守望相助,同心筑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各族儿女将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赛音毕力格

守望相助 同心筑梦

总书记的殷殷期望

今年3月5日下午,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内蒙古的今天是各族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内蒙古的明天仍然需要各族群众团结奋斗。

总书记的嘱托,像饱含深情和期许的种子,深深植根在内蒙古各族人民心中。在无数心血汗水浇灌下,如今的内蒙古,民族团结的幸福之花遍地开放,构筑安全稳定屏障的豪情洒满四方。稳定和谐、团结奋进的内蒙古,已成为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绚丽多彩的重要华章。

守望相助  团结奋进  

共创美好未来

“无边的草海根脉相连,辽阔大地山川绵延。各族儿女携手同心,守望相助幸福永远。”歌曲《守望相助》,深情唱出了内蒙古各族儿女手拉手、心连心,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的心声。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地方。它的成立,标志着我们党开启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光辉历程。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曾深刻总结道:“1947年5月,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成为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成功实践”。

回首往昔,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央和各地的鼎力支持下,内蒙古各项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蒙古各族人民也勇挑重担,无私奉献,时刻与祖国相依相偎,同呼吸共命运。

72岁的曹凤至老人是包钢第一批建设者,这几天一直关注冬残奥会,参加冬残奥会的内蒙古运动员许祥就来自包头。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深情地回顾了“齐心协力建包钢”和“三千孤儿入内蒙”两段历史佳话,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同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齐心协力建包钢”

1号高炉

1959年初,为了刚刚上马的包钢顺利达产,《人民日报》在头版发出了“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的口号,来自全国各地的物资、技术人员源源不断地涌进内蒙古。英雄的包钢建设者们不负重望,1号高炉提前一年建成投产,结束了内蒙古不产寸铁的历史。

齐心协力建包钢

如今,一代代包钢人把当年“齐心协力建包钢”的精神能量转化为生产力,一批批“包钢制造”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80后”的包钢制钢三部炉长孙承碧是“钢三代”,爷爷当年从鞍钢来到包钢支援建设,祖孙三代经历了“一炉铁”到“百种钢”的锻造之路。“我们冶炼的重轨钢是公司拳头产品,用于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高速列车,国内三分之一以上的高铁线路铺着包钢制造的钢轨。”孙承碧自豪地说。

全球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三分之二的钢轨来自包钢。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各大油田以及钢结构领域,包钢的无缝钢管占据一席之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号系列飞船、“中国探月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也都有包钢稀土产品的身影。

2021年,包钢集团面对先抑后扬的市场形势,积极抢抓市场机遇,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全年营业收入1280亿元、利润首次超100亿元,奏响建厂67年来经营发展最强音。

60多年来,包钢在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中不断前进,始终与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振兴民族工业、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带动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光辉印记。

“三千孤儿入内蒙”      

“草原母亲”张凤仙夫妇和她收养的6个孩子及家人的全家福

“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是一段超越地域、血缘的民族团结佳话。三年困难时期,上海、江苏等地的3000多名幼小孤儿营养不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大规模接收南方孤儿的工作在内蒙古大地全面展开。牧民们有的骑着马,有的赶着勒勒车,有的步行几百里,争先恐后收养这些孤儿。牧民们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精心抚养,让三千名“国家的孩子”个个长大成人。

“草原母亲”都贵玛获得“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被称为“草原母亲”的都贵玛老人每天都要精心擦拭一遍那张总书记与她的合影。那是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都贵玛颁授奖章的珍贵瞬间。1960年,19岁的都贵玛在四子王旗保健站,负责照顾28个“国家的孩子”。回忆起那段历史,老额吉眼中满是柔情:“一下来了那么多孩子,像小羊羔一样特别吵,白天要照顾他们吃喝,晚上还要值班,根本没法睡觉。”但是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小脸逐渐红润、有了笑容,都贵玛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几十年过去,“国家的孩子”都长大了,他们以实际行动回报着草原的哺育之恩。

时光从青青草原流淌而过,任凭风吹雨打,厚重的历史印迹不会被消磨。这流淌着民族大爱的共和国往事,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就像草原上优美的长调,传唱在每个人心中。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

“一颗颗石榴籽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我们56个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都是祖国的孩子。”新学期伊始,在乌兰浩特蒙古族小学的石榴园里,教师贾秀艳剥开一个石榴,给一年级的学生们讲述民族团结的故事。

乌兰浩特蒙古族小学的石榴园

教育从娃娃抓起。乌兰浩特蒙古族小学的石榴园有56棵石榴树,是师生家长在“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共同栽下的。学校把这片石榴园打造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专家、名师、家长组成“七讲团”定期授课,这样的实景课堂深受学生喜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内蒙古中小学生的“开学第一课”。

乌兰浩特蒙古族小学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

曾经面对面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的全国人大代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蒙古族小学教师娜仁图雅感触极深:“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和祖国紧密相连,只有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娜仁图雅从小在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学习,现在是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蒙古族小学的一名音乐教师。她认为,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少数民族孩子来说,是他们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必备素质。“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未来走上更大的舞台,展现自己的才华,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生说:“我们要认真做好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努力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守牢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文化根基,共筑各族人民共有精神家园。”

守望相助是各族人民的幸福所依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考察调研。临潢家园社区是一个多民族群众聚居的社区。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询问社区基层党建、民族团结融合等情况,察看民族服饰、用品展示,同孩子们和社区居民亲切交流。

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情景,兴安街道党工委书记孙明涛特别激动,“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抓好民族工作载体建设,开展各类民族团结进步活动,让各族群众都参与进来,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进步。”

临潢家园社区有汉族、蒙古族、壮族、回族等13个民族,多年以来,邻里街坊一直亲如一家和睦共处。社区居民韩淑兰说得好:“住在一个地方,就是一家人!”

一家人不离心。在多民族聚居的内蒙古,民族团结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深融入各民族的血脉。

涓滴情义汇江海,春风化雨聚人心。“守望相助”,是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所在,也是各族人民的幸福所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嘱托内蒙古各族群众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倍加珍惜、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截至目前,内蒙古已有215个集体和234名个人获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2021年5月,自治区制定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发展规划,颁布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这是内蒙古首次出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综合性地方性法规。《条例》的出台,对于促进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大意义。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加强民族团结,就找到了发展的总钥匙。维护好民族团结,地区和个人发展就有了压舱石。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依靠民族团结而走上致富之路的生动范例。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有着“沙漠玫瑰”美誉的敖特更花,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的牧民。在库布齐沙漠腹地,她带领20余名由汉族和蒙古族组成的治沙民工联队在沙漠里植树,探索出一条“公司﹢农户”的规模化、市场化道路,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她和她的民工联队也走出了内蒙古,将治沙触角延伸到新疆和西藏,不断让沙漠变绿洲。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牧民敖特更花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个心愿和目标,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2021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赤峰市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党委书记鲍亚利,团结带领全苏木各族群众开展生态环境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牛羊养殖,培育壮大传统奶食品产业,形成了“肉牛、奶牛、肉羊”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实现了人均三头牛、十只羊的草畜平衡目标,带动苏木所有贫困户稳定脱贫奔小康。

共同繁荣发展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多年来,内蒙古共享国家发展红利,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京蒙对口帮扶20年……这些国家政策的倾斜和助力,使内蒙古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发展的红利转化成为人们心中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各族群众对安定团结的和谐局面倍加珍惜。

回望来路——变的,是日新月异的图景;不变的,是手足相亲的情谊。

筑牢稳定屏障 守卫北疆安宁

2014年1月26日,兴安盟阿尔山市,零下30多度,朔气逼人,冰冷刺骨。天气虽寒,阿尔山市戍边将士的心是火热的。因为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不远千里来看望大家。

他踩着厚厚的积雪向战士们走来,与大家一一握手,看到战士们的脸上、眉毛上、防寒面罩上满是霜花,他关切地嘘寒问暖,帮他们拭去身上的雪花…………

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说:“你们爬冰卧雪,为祖国巡逻放哨,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爬冰卧雪”短短四个字,描绘出边疆艰苦的自然条件与戍边士兵顽强的品质,也流露出统帅对士兵们的关切之情。

总书记仔细察看执勤设施和内务设置,在观察登记本上签下名字,对执勤哨兵说:“今天,我和你们一起执勤站岗。”

哨所连着中南海,一步一履总关情。这年年底,习近平主席发表2015年新年贺词。他身后的书柜里,就摆放着那张在阿尔山慰问巡逻战士的照片。

总书记辛劳的身影,总书记亲切的话语,总书记“为祖国站好岗、放好哨、守好边”的殷切勉励,永远铭刻在内蒙古全体官兵、各族群众的心中。

统帅的鞭策就是“再立新功”的不竭动力。从界河沿岸到莽莽林海,从广袤草原到沙漠戈壁,驻守在内蒙古八千里边防线上的官兵们誓言铿锵:“坚决拥护维护核心,全面加强部队建设,更加卓有成效地履行卫国戍边职责使命!”全体官兵铆足了劲儿狠抓训练,忘我守边,从思想到行动都统一到总书记的嘱托上,丹心赤诚守边疆。

驻守在“生命禁区”的算井子边防派出所官兵、长眠在“相思树”下的英雄连长李相恩、11年戍边无悔的杜宏烈士……一批又一批北疆卫士用生命和忠诚为祖国构筑起“钢铁长城”。

“茫茫的雪原,洒满了春光,骑上战马巡逻在北疆。哈拉哈河举起了哈达,主席来到我身旁……”这首《主席来到我身旁》官兵们耳熟能详。嘹亮的歌声,每天都在祖国北疆的巡逻线上唱响……

在内蒙古八千里边关,还活跃着3800多名“牧民哨兵”的身影。

每天黎明,曙光照得苏尼特草原一片火红。牧民巴特格日勒脚蹬皮靴,身着迷彩服,腰间挂着对讲机,手臂上套着“牧民哨兵”的红袖标,骑上摩托车开始了一天的巡逻。他最引以为荣的,就是自己“编外边防警察”的身份,常常自豪地说,“保护内蒙古八千里边疆安宁,有我的一份力。”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巴特格日勒守望苏尼特草原的执着和真情。

“北疆楷模”尼玛老人与儿子

一次选择,一生守护。在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深处,半个世纪的时光里,75岁的老党员尼玛老人只干了一件事。不论是黄沙漫天、干燥酷暑,还是乌云密布、冰雪交加,尼玛母子每天雷打不动的事儿就是巡逻边境线。据统计,母子俩已累计巡边超过18万公里,创造了50年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的记录。

内蒙古有36万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居全国之首。要稳固好这样广阔的区域,只有让群众参与其中,才能铸就平安基石。每座毡房都是固定的哨所,每位牧民都是流动的哨兵。“边境堡垒户”“蒙古包哨所”像珍珠一样撒满绿色草原,“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情报互通、资源共享,联防联治、联控联管”形成强大合力。

人心思稳,家园思安。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内蒙古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全力以赴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内蒙古,确保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以内蒙古之稳守卫边疆安全、拱卫首都安全。

漫漫征途,惟有奋斗!新征程上,内蒙古各族儿女干劲十足,一朵朵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竞相绽放。内蒙古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望,守望相助,同心筑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各族儿女将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