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呼和浩特市加快建立现代工业体系 做优做强六大产业集群 年内计划实施重点工业项目162个 总投资1158亿元

2022-03-31 15:41 呼和浩特日报  

记者从3月29日举行的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2022年全市重点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我市加快建立制造水平高、污染排放少、能耗强度低、与首府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现代工业体系,重点做优做强六大产业集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邢俊平介绍,年内计划实施重点工业项目162个,总投资1158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50亿元左右。其中,10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29个,总投资912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80亿元左右。

聚焦“高端”,一体部署“六大产业集群”产业链与创新链。培育以乳业、草种业为龙头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全面部署产业链与创新链,加快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世界乳都”,推动乳业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培育以先进硅材料、智能技术为引领的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开工建设中环产业城项目,建成投产中环五期扩能、25GW智能化切片、华耀光电12GW单晶硅片等项目,打造全国全球先进硅材料基地,同时抓好远景风力发电设备、中锂锂电池隔膜生产线等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电池材料项目。培育以生物疫苗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围绕打造世界一流动物疫苗研制基地,建成金宇共立宠物疫苗、金河佑本动物疫苗、华希生物动物疫苗等项目,全力支持疫苗研制龙头企业开展非洲猪瘟疫苗技术攻关。培育以大数据、云计算为特色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重点抓好中行金融科技中心、东方国信工业互联网北方区域中心、建设银行数据中心、内蒙古农信社信息科技中心等项目,建设国家“东数西算”北方算力中心、打造“中国云谷”。培育以绿色电力为基础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大唐百万级新能源打捆外送、远景碳达峰先行示范基地、抽水蓄能二期等大项目,并围绕建设全区能源总部集聚地,引进一批新能源总部企业。培育以节能低碳为方向的现代化工产业集群,推动化工业向高端化工、精细化工方向延伸,建成久泰100万吨煤制乙二醇、旭阳中燃300万吨焦化及制氢综合利用项目,开工建设兴泰新型精细化学品延链补链一体化、中石油呼石化丙烷脱氢等项目。

聚焦“绿色”,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5个开发区全部启动绿色园区建设和循环化改造。实施16个节能、节水技术改造项目,创建5家以上节水型企业、5家以上绿色工厂。退出落后铁合金产能6万吨、落后电石产能7.5万吨。

聚焦“智能”,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工业经济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持续推进“千兆城市”建设,新增5G基站7000个、万兆无源光网端口3万个以上,IDC出口带宽容量达到16T,升级改造3家工业企业内网,优化提升5个园区互联网基础设施,新增3个企业级节点,标识解析量达到10万条,开展8—10个5G+行业应用场景。培育8—10家登云标杆企业、2—3家优秀云服务商,新建5家数字化工厂。

聚焦“集约”,全面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5个开发区全部建成智慧园区。实施一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抓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完成园区区域评估,储备一批工业标准地和标准厂房,高质量完成开发区以案促改任务。建立完善以“亩产论英雄”的园区考核评价体系。

聚焦“舒心”,全力营造一流工业发展环境。完善企业运行和项目建设服务体系,市县两级工业主管部门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对一包联、管家式服务,重点从宣传解读政策、收集上报问题、帮助项目审批、协助争取资源、协助企业维权等方面开展优质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真正让企业“投资很舒心”。

聚焦“平稳”,确保工业经济稳定健康运行。紧盯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2部门《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中的18条政策措施落实,保障所有企业应享尽享,切实发挥好政策的稳企惠企效果。同时,市财政今年安排1.6亿元专项资金,全面兑现《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紧盯大企业,全力抓好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保障,紧紧抓好煤电保供,年内前50户重点工业企业产值自然增长率争取稳定在10%以上。紧盯新投产项目,确保40个左右工业项目如期投产,形成工业经济新增长点。紧盯中小企业,大力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全年新增15户以上规上企业。(记者 杨彩霞)

责任编辑:孟捷

记者从3月29日举行的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2022年全市重点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我市加快建立制造水平高、污染排放少、能耗强度低、与首府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现代工业体系,重点做优做强六大产业集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邢俊平介绍,年内计划实施重点工业项目162个,总投资1158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50亿元左右。其中,10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29个,总投资912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80亿元左右。

聚焦“高端”,一体部署“六大产业集群”产业链与创新链。培育以乳业、草种业为龙头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全面部署产业链与创新链,加快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世界乳都”,推动乳业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培育以先进硅材料、智能技术为引领的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开工建设中环产业城项目,建成投产中环五期扩能、25GW智能化切片、华耀光电12GW单晶硅片等项目,打造全国全球先进硅材料基地,同时抓好远景风力发电设备、中锂锂电池隔膜生产线等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电池材料项目。培育以生物疫苗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围绕打造世界一流动物疫苗研制基地,建成金宇共立宠物疫苗、金河佑本动物疫苗、华希生物动物疫苗等项目,全力支持疫苗研制龙头企业开展非洲猪瘟疫苗技术攻关。培育以大数据、云计算为特色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重点抓好中行金融科技中心、东方国信工业互联网北方区域中心、建设银行数据中心、内蒙古农信社信息科技中心等项目,建设国家“东数西算”北方算力中心、打造“中国云谷”。培育以绿色电力为基础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大唐百万级新能源打捆外送、远景碳达峰先行示范基地、抽水蓄能二期等大项目,并围绕建设全区能源总部集聚地,引进一批新能源总部企业。培育以节能低碳为方向的现代化工产业集群,推动化工业向高端化工、精细化工方向延伸,建成久泰100万吨煤制乙二醇、旭阳中燃300万吨焦化及制氢综合利用项目,开工建设兴泰新型精细化学品延链补链一体化、中石油呼石化丙烷脱氢等项目。

聚焦“绿色”,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5个开发区全部启动绿色园区建设和循环化改造。实施16个节能、节水技术改造项目,创建5家以上节水型企业、5家以上绿色工厂。退出落后铁合金产能6万吨、落后电石产能7.5万吨。

聚焦“智能”,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工业经济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持续推进“千兆城市”建设,新增5G基站7000个、万兆无源光网端口3万个以上,IDC出口带宽容量达到16T,升级改造3家工业企业内网,优化提升5个园区互联网基础设施,新增3个企业级节点,标识解析量达到10万条,开展8—10个5G+行业应用场景。培育8—10家登云标杆企业、2—3家优秀云服务商,新建5家数字化工厂。

聚焦“集约”,全面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5个开发区全部建成智慧园区。实施一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抓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完成园区区域评估,储备一批工业标准地和标准厂房,高质量完成开发区以案促改任务。建立完善以“亩产论英雄”的园区考核评价体系。

聚焦“舒心”,全力营造一流工业发展环境。完善企业运行和项目建设服务体系,市县两级工业主管部门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对一包联、管家式服务,重点从宣传解读政策、收集上报问题、帮助项目审批、协助争取资源、协助企业维权等方面开展优质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真正让企业“投资很舒心”。

聚焦“平稳”,确保工业经济稳定健康运行。紧盯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2部门《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中的18条政策措施落实,保障所有企业应享尽享,切实发挥好政策的稳企惠企效果。同时,市财政今年安排1.6亿元专项资金,全面兑现《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紧盯大企业,全力抓好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保障,紧紧抓好煤电保供,年内前50户重点工业企业产值自然增长率争取稳定在10%以上。紧盯新投产项目,确保40个左右工业项目如期投产,形成工业经济新增长点。紧盯中小企业,大力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全年新增15户以上规上企业。(记者 杨彩霞)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