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乡村振兴书记谈 呼伦贝尔市阿荣旗

2022-07-04 09:11 内蒙古农牧厅  

扎实做好“三农”工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阿荣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统筹谋划、协调推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实现岭东强旗、绿色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聚焦产业振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树立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主旋律。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抓好高标准农田、耕地轮作、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及利用、绿色高产创建等工程,切实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和综合生产效能。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93万亩,粮食产量达到33.9亿斤,实现“十五连丰”;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04.9万头只,实现“十六连稳”;认证“两品一标”农畜产品品牌56个,“中荣”“山垴”商标分别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和自治区著名商标,中荣食品有限公司荣获首批“蒙”字标产品认证;全旗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9家,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7.6%。建设高标准农田28万亩,力争到“十四五”末,高标准农田面积达133万亩。全力打造玉米转化、乳肉加工“双百亿”全产业链集群,玉米产业主要以齐鲁制药为龙头,年吞吐玉米淀粉8万吨,年产值约10亿元;乳肉产业以伊利有机乳制品项目为核心,全力打造高端有机奶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高端智能有机乳制品加工基地生产线22条,规划建设13个规模化奶牛养殖示范牧场,养殖规模达到12万头。目前,6家牧场产奶运营,2022年第一季度累计产奶2.93万吨,实现产值1.43亿元。各牧场全部投产运营后,将实现日产原奶1800吨,年产值41亿元,带动就业1700人。

二是聚焦人才振兴,厚植乡村发展后劲。培养一批情系农业、心向农村、熟谙农业知识、热心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是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创新乡村人才培养、引进、激励工作机制,扶持农村致富能手,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实施职业农民提质工程,健全完善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训制度和“一主多元”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逐步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社会化服务骨干和农业产业扶贫对象作为重点培育对象,以提升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为主要内容,年培训农民15万人次,音河乡杜伟军获得全国十佳农民、霍尔奇镇于强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三是聚焦文化振兴,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文化振兴繁荣,为乡村振兴提供内在保证和动力源泉。深入实施乡风文明提升行动和新时代农民素质提升行动,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十星家庭、最美家庭等创建评选和“守村规、改陋习、重诚信、讲互助”活动,切实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提升农民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重点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黄赌毒等不良习俗,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兴建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文体设施,建设民族民俗博物馆,举办朝鲜丹敖节、鄂温克瑟宾节、达斡尔库莫勒节以及大地欢歌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满足广大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融媒体中心作用,讲好阿荣故事、传播阿荣声音、展示阿荣形象。目前,“阿伦眼”客户端点击量突破3亿次,连续26个月在新华社客户端综合排名中位列全区第一,荣获新华社内蒙古旗县级优秀融媒体客户端奖。切实抓好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目前全旗18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标准化建设全部完成。

四是聚焦生态振兴,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是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的必由之路。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生态支撑。坚持“绿化、亮化、净化、硬化、美化”五化并进,建制村通村公路硬化率、农村公路保养率、重点路段安全隐患治理率达到“三个100%”。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完善“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改造农村卫生户厕10331个、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场21座,购置垃圾转运车30辆。全旗148个村庄绿化美化全部普及,义务植树58万株、四旁植树14万株、重点区域绿化5860亩,完成148个行政村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深入推进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坚决制止秸秆焚烧,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努力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目前,全旗已成功创建美丽乡村18个,那吉镇、东光村分别被评为全国特色旅游名镇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村。

五是聚焦组织振兴,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乡村治理体系和基层组织的有序运转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深入推进“五化协同、大抓基层”,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分管责任,形成基层党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新体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选优派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发挥“一村一名”金融副主任作用,协助建行完成“裕农快贷”授信金额4.4亿元。全面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模式,发挥“发展集体经济顾问团”“金融保障顾问团”作用,2021年全旗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达到2200万元,村均达到5万元以上。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依托“1+1”大引领工作机制,全旗1106名党员干部与22个社区343户困难群众动态结对帮联,解决实际困难问题233件。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党员+农户”工作模式,实现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目前,我旗有各类专业合作社1374家,2021年全旗各类专业合作社实现交易额10亿元,助农增收1.8亿元。

责任编辑:王新国

扎实做好“三农”工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阿荣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统筹谋划、协调推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实现岭东强旗、绿色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聚焦产业振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树立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主旋律。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抓好高标准农田、耕地轮作、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及利用、绿色高产创建等工程,切实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和综合生产效能。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93万亩,粮食产量达到33.9亿斤,实现“十五连丰”;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04.9万头只,实现“十六连稳”;认证“两品一标”农畜产品品牌56个,“中荣”“山垴”商标分别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和自治区著名商标,中荣食品有限公司荣获首批“蒙”字标产品认证;全旗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9家,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7.6%。建设高标准农田28万亩,力争到“十四五”末,高标准农田面积达133万亩。全力打造玉米转化、乳肉加工“双百亿”全产业链集群,玉米产业主要以齐鲁制药为龙头,年吞吐玉米淀粉8万吨,年产值约10亿元;乳肉产业以伊利有机乳制品项目为核心,全力打造高端有机奶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高端智能有机乳制品加工基地生产线22条,规划建设13个规模化奶牛养殖示范牧场,养殖规模达到12万头。目前,6家牧场产奶运营,2022年第一季度累计产奶2.93万吨,实现产值1.43亿元。各牧场全部投产运营后,将实现日产原奶1800吨,年产值41亿元,带动就业1700人。

二是聚焦人才振兴,厚植乡村发展后劲。培养一批情系农业、心向农村、熟谙农业知识、热心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是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创新乡村人才培养、引进、激励工作机制,扶持农村致富能手,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实施职业农民提质工程,健全完善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训制度和“一主多元”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逐步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社会化服务骨干和农业产业扶贫对象作为重点培育对象,以提升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为主要内容,年培训农民15万人次,音河乡杜伟军获得全国十佳农民、霍尔奇镇于强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三是聚焦文化振兴,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文化振兴繁荣,为乡村振兴提供内在保证和动力源泉。深入实施乡风文明提升行动和新时代农民素质提升行动,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十星家庭、最美家庭等创建评选和“守村规、改陋习、重诚信、讲互助”活动,切实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提升农民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重点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黄赌毒等不良习俗,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兴建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文体设施,建设民族民俗博物馆,举办朝鲜丹敖节、鄂温克瑟宾节、达斡尔库莫勒节以及大地欢歌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满足广大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融媒体中心作用,讲好阿荣故事、传播阿荣声音、展示阿荣形象。目前,“阿伦眼”客户端点击量突破3亿次,连续26个月在新华社客户端综合排名中位列全区第一,荣获新华社内蒙古旗县级优秀融媒体客户端奖。切实抓好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目前全旗18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标准化建设全部完成。

四是聚焦生态振兴,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是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的必由之路。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生态支撑。坚持“绿化、亮化、净化、硬化、美化”五化并进,建制村通村公路硬化率、农村公路保养率、重点路段安全隐患治理率达到“三个100%”。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完善“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改造农村卫生户厕10331个、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场21座,购置垃圾转运车30辆。全旗148个村庄绿化美化全部普及,义务植树58万株、四旁植树14万株、重点区域绿化5860亩,完成148个行政村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深入推进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坚决制止秸秆焚烧,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努力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目前,全旗已成功创建美丽乡村18个,那吉镇、东光村分别被评为全国特色旅游名镇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村。

五是聚焦组织振兴,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乡村治理体系和基层组织的有序运转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深入推进“五化协同、大抓基层”,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分管责任,形成基层党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新体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选优派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发挥“一村一名”金融副主任作用,协助建行完成“裕农快贷”授信金额4.4亿元。全面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模式,发挥“发展集体经济顾问团”“金融保障顾问团”作用,2021年全旗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达到2200万元,村均达到5万元以上。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依托“1+1”大引领工作机制,全旗1106名党员干部与22个社区343户困难群众动态结对帮联,解决实际困难问题233件。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党员+农户”工作模式,实现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目前,我旗有各类专业合作社1374家,2021年全旗各类专业合作社实现交易额10亿元,助农增收1.8亿元。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