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二黄河:与时代一起奔流

2022-07-25 09:44

写在前面的话:一河润河套,精神传千年。60多年前,在一声声浑厚的劳动号子中,巴彦淖尔干部群众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历时10年,锹挖肩挑,修建了全长230公里的二黄河,把巴彦淖尔人的一面精神旗帜,插在了黄河几字弯头。

60多年来,二黄河静静流淌,守护着黄河安澜,滋润着河套大地。她见证了巴彦淖尔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打破了“胡焕庸线以西没有农业文明”的论断,用“北纬40度的奇迹”让世人认识了一个新的“塞外粮仓”和一种敢想敢干、苦干实干的精神。

60多年后,二黄河以“不可思议”的独特魅力入选全国第二届“最美家乡河”。消息传来,巴彦淖尔儿女欢欣鼓舞,难掩心中的激动。巴彦淖尔日报社由此启动了“喜迎二十大 徒步‘最美家乡河’”全媒体采访行动,探寻二黄河蕴含和呈现的美。行走在二黄河大堤上,俯首是静静东流的大河,抬头是一望无际的良田,触摸着一座座节制闸、一块块衬砌石,仿佛又看见英雄的开挖者抡着铁镐、挑着箩筐,号子嘹亮,坚定向前。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总书记的殷切希望,为河套灌区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也对二黄河的现代化改造提出新的要求。

二黄河是一条河,但又不仅仅是一条河。她是巴彦淖尔人竖在黄河几字弯头的一座丰碑,是凸显黄河文化符号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的敢想敢干、苦干实干的精神,为我们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注入了丰富内涵和持久动力,激励着我们扎实开展好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为主题的“五大行动”,以巴彦淖尔行动和作为助力“把内蒙古形象立起来”。掌上巴彦淖尔,赞890

二黄河:与时代一起奔流

三盛公水利枢纽,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闸”。这是河套灌区取引黄河水的入口,也是我们这次“喜迎二十大 徒步‘最美家乡河’”全媒体采访行动的起点。

站在三盛公水利枢纽的观景台上极目远眺,只见二黄河奔涌东去,滋润万顷良田。我们回望过去不禁要想,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我们的先辈是以怎样的精神和毅力,靠锹挖肩挑开挖出230公里的二黄河?

为什么要开挖二黄河?为什么敢开挖二黄河?为什么能建成如今的二黄河?从一件件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几代水利人的深情讲述中我们逐渐找出了答案……

一部战天斗地的史诗

翻开巴彦淖尔的发展史,开挖建设总干渠是巴彦淖尔人改天换地的厚重一页。如同黄河哺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总干渠亦改写了河套地区的历史。在河套,人们更喜欢亲切地称她为“二黄河”。

从浩瀚的乌兰布和沙漠到波光潋滟的乌梁素海,从黄河岸边到阴山脚下,从百年前“天旱引水难,水大流漫滩”,到今天的“塞上江南米粮川”,她见证了一个奔流的时代,更赓续了巴彦淖尔人民传承不息的精神力量:排除万难建设家乡的决心,艰苦奋斗改变现状的激情……

时光流转,让我们回到上世纪中叶的黄河边。

黄河素来善淤善决善徙,20世纪50年代以前,黄河常发生泛滥以至改道的严重灾害。有历史记载的两千多年中,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

黄河流经巴彦淖尔345公里,给河套带来了富庶与文明,但也把沉重的难题和痛苦的眼泪留给了河套。

那时的黄河,对巴彦淖尔,有予也有取;那时的巴彦淖尔人,对黄河,有爱也有怨。

新中国成立初期,初具规模的河套八大干渠都是直接从黄河开口引水,每年春季开河放水之后,渠里的水要流到秋后,等秋灌结束后再组织大量的劳力去封堵河口,这就出现了取水用水的严重问题:枯水时,大小渠口向黄河争水,大强小弱,上优下劣,许多土地干旱歉收或绝收;水大时,洪水就会漫过渠堤,淹没大块良田沃土,形成洪涝灾害。而来年春季“放口”的时候,大量的民工又需要在春寒料峭的冰凌水里,捞出上年秋天封堵渠口时塞填的麦草及各种泥石物料,方能疏通放水。这样苦寒湿重的劳动,当地人称作“捞渠头”。

“天旱引水难,水大流漫滩,耕地年年变,荒草长满田”一直是河套灌区的困扰。

抗御水旱灾害,从根本上提高灌区灌排能力,成了巴彦淖尔人心中的一个强烈愿望。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灌区的开发,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组织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展开的: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后,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其中就列有兴建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开挖总干渠,大力发展河套水利事业等大型建设项目;

1957年,北京勘测设计院拿出了《黄河流域内蒙古灌区规划报告》并获得国家批准,这个规划史称“五七规划”,主要内容就是在黄河上修建以拦河闸大坝、总干渠进水闸为主要工程的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以此确保为河套等地稳定可靠地引入黄河水,其下布设输水总干渠,从东到西承担河套、三湖河、萨拉齐等灌区的输配水任务。

“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及总干渠工程的开挖兴建,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下所进行的一次河套水利革命,是一项废旧创新、造福子孙后代的宏图伟业。”收到内蒙古自治区下达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及总干渠工程的土方施工任务后,当时的巴彦淖尔盟盟委向全盟人民发出倡议,“因工程量大、时间紧、任务艰巨,要求全盟各族人民一定要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争取早一天完工,早一天受益。”

在黄河边长大的河套儿女,有着黄河一样的性格:能吃苦、不认输。越是艰险越向前,敢教日月换新天!

历史永远铭记着这个日子:1958年11月15日。

党和政府一声号令,应者云集。二黄河建设时期集中在冬春农闲时节,天寒地冻的黄河边、田野里,近3万河套儿女挥洒青春、汗水和热血,以改天换地的坚定信心和必胜勇气,在那个贫穷艰苦的年代凭借双手创造奇迹,将“塞外粮仓”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文化处文化科科长赵志刚告诉记者:“当时施工机械极度匮乏,就连最基本的劳动工具——扁担、箩筐和铁锹都是群众自家准备的。党员干部带头干、领导群众齐上阵,硬是靠着锹挖肩挑,以难以想象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完成了这项工程。”

开挖初期,人们就遇到了巨大的技术困难:按照“五七规划”中的设计,总干渠宽度应为200米左右,需完成的土方量高达5800万立方米。如此巨大的工程,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难以完成的任务。这时,水利科技人员沿黄河观察、计算、询问、调研,提出了“小断面开挖,引黄河水大流量冲刷”的施工方案,这项设计可减少土方量一半以上。用土生土长的红柳、河柳、枳机、哈木儿以及麦柴做成叠埽棒来打坝;用“黑虎掏心”法挖动冻土……冻土、淤泥、流冰等技术难题被一个个攻克。

落后的施工工具、艰苦的施工环境无不在考验着每一位建设者。赵志刚说:“当时农村存粮严重短缺,干渠上的人们一整天只能吃上两顿土豆和白菜熬成的‘菜粥’,偶尔能吃上两个硬邦邦的窝窝头都算是改善伙食;工地沿线没有住处,大家自己动手用红柳条编成‘笆子’,立起来抹上泥、沿着土坝搭成个简陋窝棚住,根本起不到什么防寒的作用,有张砖头支起来的木板床那简直称得上奢侈。泥水方最难挖,天寒地冻的,人膝盖以下全泡在冰水里,许多人由此落下了关节炎等病症。那时的人们,牺牲真的太大了。”哪怕是复述那段历史,赵志刚讲到动情处,依然热泪盈眶。

三盛公枢纽拦河坝合龙

“村里组织我们去挖二黄河的时候我18岁,是全村最小的劳动力。”回忆起当年的情形,五原县套海镇锦绣堂村82岁的郝大楞仍是激动不已。他至今还记得,当时他住在简易的工棚里,地上铺的是湿柳枝、麦秸;在那样高强度、长时间的劳动作业中,就连菜粥都吃不饱,每天都是半饥饿状态。“扁担压得肩头都是血泡,血泡破了血顺着身子往下流。别看我当时年纪小,也跟大家一样,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咬牙坚持干活。”老人眺望着远方,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

在总干渠上,人人苦干实干、争当模范蔚然成风。

“英雄担”“老虎队”“铁姑娘战斗队”……这些响亮的称号和词汇背后,是巴彦淖尔人充满汗水和艰险的开河之路,是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奋斗乐章,是一个个催人泪下的奉献故事。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到1967年6月,作为河套灌区输水大动脉的总干渠工程终于全线竣工通水。

十年间,累计完成工程土方量1977万立方米,其中仅有387.7万立方米为机械开挖,其余1589.3万立方米均为人工开挖,占工程总土方量的80%以上,比一个西湖的蓄水量还要多。

自此,黄河水通过总干渠在河套灌区实现了全灌域可控调节,河套灌区土地灌溉面积由300多万亩逐年增加到1100多万亩,旱涝保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年均约46亿立方米黄河水经由灌区10.36万条、7级灌排渠(沟)道的接力输送滋养河套大地。

总干渠——这条输水大动脉是河套灌区有史以来建设规模最为宏大、建设过程最为艰辛、产生效益最为可观、对地区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水利工程,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史上的一个奇迹。

她是黄河流域流量最大的人工开挖输水渠道,河套灌区因此成为我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

2019年,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专家组来河套灌区考察时,各国专家盛赞河套灌区“非常奇妙”“具有生命力的活的遗产”“不可思议”……专家认为,河套灌区为多泥沙河流引水灌溉、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大型河流上无坝引水低影响开发模式,干旱区大型灌区盐碱化防治、土地改良,提供了历史经验和借鉴。

内蒙古河套灌区成功跻身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对全人类产生深远影响并可提供可贵发展经验的世界性遗产”,总干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河套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一场跨越甲子的接力

“可以说,我的成长从未离开过这条‘母亲河’。”总干渠分中心第四枢纽所所长郭新祥感慨地说。今年51岁的郭新祥从小在二黄河边长大,对这条河有着深厚的情谊。自1992年参加工作,他坚守在养护一线已经有30个年头。

二黄河流淌在郭新祥的童年记忆里,与爷爷、父亲奔波的背影密不可分。

对老水利人而言,二黄河的历史是厚重艰苦的记忆,是凝聚着老一辈血与汗、靠血肉之躯在大地上打下的烙印。

每年河套夏灌开始后,是“跑渠汉”们最繁忙的时候:从调水配水、测流量水、防洪到田间地头了解灌溉进度等等,都要由他们完成。

“水令就是军令”,只要一放水,基层水调人员就要24小时值班。跟水、防洪、巡逻,做好水情信息上传下达,让农民能够用上水用好水,避免周边农田、村庄遭受洪涝灾害影响。

“在我爷爷那个年代,巡河没有交通工具全凭两条腿,路坑坑洼洼的,下雨更是泥泞难走。我的父亲也是水利人,他是名运输司机,印象中他每天都要开着拖拉机运送物品。春掏治理渠道时,父亲更是要一趟趟将石头柴草搬上搬下,多累也从没听他喊过苦。”在郭新祥的讲述里,老水利人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这也是他守护二黄河的动力和榜样,“长辈们常常教育我,吃苦奉献是水利人的本分。只有这样,才能提供及时、真实、可靠的数据,才能保障二黄河沿岸的安全。”

郭新祥说,他参加工作后条件好点儿,才开始骑着自行车巡河,灌溉时节老睡不踏实,总是惦记着,一有情况就得往渠上跑。“你看现在发展得多快,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能实时监测。”郭新祥感慨地说。

岁月悠悠,在一代代水利人的接力中,二黄河成为河套大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今的二黄河两岸,绿意延绵。正是水利人十几年如一日不计酷暑严寒,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坚持植树造林,才为她穿上“绿衣裳”,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上世纪90年代,二黄河两岸生态基础脆弱,再加上病虫害的侵袭和林木老化,二黄河原有的防护林遭到了严重破坏,固堤护岸功能急剧下降,渠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扭转这种局面,2009年起,二黄河畔掀起了植树“大会战”。春天,土地还没解冻的时候,水利人就开始插扦育苗、整理土地。但要种活树是个难题。总干渠沿线的工程保护地内都是高低不平的荒滩弃耕地,盐碱化严重,有的地块反复种了十几遍都成活不了。

那就先改造土地。

造林前,先动用各类机械连片整理,然后再多次深浇、洗盐、压碱,直到把种不活树的土地改良过来。干部职工们连日奋战在二黄河畔,早7点开工,晚8点收工,中午就地一歇,简单吃个饭接着干,打坑、放苗、培土、浇水……一个个被吹得黝黑,不少人的脸被晒脱一层皮。即使这样艰苦,水利职工仍保留着一份独有的乐观,他们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首诗:头顶烈日酷暑,脚踏总干热土。为何披星戴月,只为片片竹柳。

“植树造林大会战,那个苦可不是说着玩儿的。干一会儿裤子就成了泥水裤,结实的工作服一年得穿烂好几套。浇水用的橡胶管12寸粗、8米长,得六七个人才能抱起来。” 总干渠分中心第一枢纽所业务股股长魏文斌一边比划一边说。

几十年如一日,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年接着一年干,水利人累计种植各类树木2000多万株,建成180公里的高标准生态绿化带,这条绿化带成为二黄河上有效防止两岸阴渗、保护沿岸农田、改善区域小气候的“空中绿色排干”。

二黄河畔的水利人勤劳且智慧。随着时代发展,二黄河的管护融入更多现代元素,“跑渠汉”成为历史,科技的力量已跃动在指尖。

“以前我们是人工测量水位,每天早8点、晚6点,水调人员必须到闸口通过水位尺观测水位、测量流速、计算流量。在行水高峰时期,尤其在高水位运行阶段,夜晚也需要定时出去观测水位和工程安全。”总干渠分中心第三枢纽所水调员辛俊升说。

作为干了20多年水调工作的“老把式”,辛俊升由衷感叹:“水调工作责任重大,稍有差错就会酿成事故。得益于信息化建设,现在我们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对水情进行实时监控。”他边说边拿出手机,打开“河套灌区信息化工程水位闸位采集系统”APP,屏幕上立刻呈现出地名、水位、闸门开启高度3个栏,随时可以看到总干渠各闸水位和闸门开启高度数据。

走进河套灌区水量调度中心,160平方米的灌区实体沙盘引人瞩目:每道闸口、每条干渠都有通讯基站,电子水情数据实时更新。目前,4G网络通讯已覆盖全灌区,14个二级单位及71个灌排管理所站、156个灌水管理段全部接入水利专网,通信系统覆盖套区东西300公里、南北60公里。

如果将各种传感器和采集系统比作灌区信息化的“耳目”,通讯传输系统就是灌区的“神经网络”,河套灌区灌溉水量调度系统就是整个信息化工程的“大脑”,解决了困扰灌区几十年的技术难题。这套系统可以通过安装采集电磁流速传感器、雷达水位计等设备,实时获得输水渠道的现场数据,采集耗时也从原来的一到两小时缩短到几秒钟。

如今,科学技术创新让水情监测不再是份“苦差事”——历经十几年建设,目前河套灌区水量调度中心同时兼有“内蒙古黄河流域水利信息化中心”“跨盟市水权转让监测系统数据中心”“全区水利信息化培训中心”等功能,为加快内蒙古自治区水利信息化平台整合进程、实现自治区智慧水利与水利大数据建设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采访中,水利人还讲了这样一组数据:

按照黄河水每年带入泥沙40万立方米计算,60余年就是2000多万立方米,足以抵得上当年开挖二黄河的土方;得益于先进完善的管理模式,二黄河从未出现过严重淤堵的情况——这本身也是一个奇迹。

二黄河滋润着河套人,河套人守护着二黄河。

在水利系统,几代人为水利事业接续奋斗的家庭并不鲜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水利专家、高级工程师刘永河退休后仍在为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贡献着力量。他曾紧紧握着父亲挖过二黄河和无数沟渠而变形到无法伸直的手黯然落泪;他曾与十几万河套儿女一同在热火朝天的疏浚总排干工地上挥汗如雨;他曾要求攻读博士学位、在家乡做节水农业研究的小儿子“周末不许回家,要和大家一起坚守基地,全心工作”。刘永河说:“我父亲那一辈开挖总干渠,为的是解决河套地区的灌溉问题;我们那一代疏通总排干,为的是解决灌区排水难、土地盐碱化的问题;我儿子就读的专业,解决的是新时期现代化农业节水改造的问题。选择了水利事业就选择了艰苦,我们水利人一代代都肯吃苦、能吃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代在变迁,管护方式在进步,但守护“母亲河”的初心始终未变。在河套这片热土上,世世代代伴水而生的人们,用坚守和奉献续写着一个又一个人与水的动人故事……

一条惠泽两岸的幸福河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二黄河,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巴彦淖尔人竖起在黄河之畔的一座丰碑。她使敢想敢干、苦干实干的精神从此融入巴彦淖尔人的血液,激励着千千万万巴彦淖尔人勇敢拼搏、建设家园、创造明天。

这是一条造福一方的致富河。

农以水为利,水以渠为先。

河套平原地处胡焕庸线以西,四周高山大漠和干旱高原环绕,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这里从来就是没有引水灌溉就没有农业的地方。如果没有奇迹,这里将是一个荒凉干旱、人畜稀少、天灾频繁的贫苦地区。

依靠二黄河源源不断的灌溉滋养,河套人民聚合耕作、繁衍生息,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出一个个农耕奇迹:农民人均耕地10.6亩,是全国人均耕地水平的5倍;粮食年产量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亿斤,快速增长到近些年的55亿斤以上;“吨粮田”占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

河套灌区已成为国家真正意义上的大粮仓、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是“长江以北没有吨粮田”定论的一个丰饶的“例外”:

这里的“河套小麦”,被誉为小麦中的“五项全能”冠军,是我国优质面粉生产不可替代的稀缺资源;

这里的“河套向日葵”,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全国向日葵炒货高端产品原料60%以上采用河套葵花子;

这里是全球最大的有机原奶生产基地;

我国每出口10桶番茄汁,就有6桶来自巴彦淖尔……

凭借土地广阔、青山绿水的资源优势,巴彦淖尔正昂首阔步、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这是一条人水和谐的生态河。

生态的核心是水。

河套灌区地处蒙古高原,年均降水量仅有150~20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000多毫米。这里不仅干旱少雨,且处于库布齐和乌兰布和两大沙漠的包围之中。气象学认定,年降雨量低于400毫米的地区是不会有森林出现的。

幸运的是,我们有二黄河!

二黄河年均为河套灌区引入约46亿立方米黄河水,为全市大小湖泊、湿地、公园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补给,为林木生长提供了条件,有效发挥了农田灌溉、生态补水、防汛固沙的重要作用,使整个河套灌区气候湿润、植被茂盛,成为地球干旱荒漠化地带一处稀有的绿洲、祖国三北防护林的重要基地,阻隔了西北风沙带的东侵,遏制了沙漠化的蔓延,肩负着防风固沙、保护黄河安全的生态重任,在祖国北疆筑起一道生态安全屏障。

过去,每当3月黄河解冻流凌或七八月上游暴发洪水,河套地区黄河两岸经常发生溃堤决口事故,周边人民的生命财产频繁遭受损失。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二黄河每年都会分流黄河凌汛泄洪,最多时可将一半以上的黄河流量分流到河套灌区,以此确保黄河凌汛安全通过、岁岁安澜,使两岸人民再无洪涝之忧。

为有效利用分流期的凌汛水,近年来,二黄河又承担起凌汛期为乌梁素海进行生态补水的重要任务,每年补水约6亿立方米,使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乌梁素海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生态补水

这是一条岁岁安澜的守护河。

行至总干渠分中心第三分水枢纽,驻足远眺,经过节水改造后的枢纽旧貌换新颜,衬砌后的渠道整洁光滑、结构坚固。“这一段落的节水改造工程于2017年9月完工。我们在原来渠底基础上下挖80厘米,然后铺设塑料防渗膜。同时,用混凝土模袋护砌边坡,防止水渗漏流失。”总干渠分中心工程科科长韩中海介绍说。

从1998年到2019年,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利用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资金,对二黄河各枢纽建筑物工程、渠道工程进行除险加固和工程配套改造,累计完成投资近5.5亿元。长达20年的节水改造,使得二黄河主流顺畅、断面稳定,提高了防洪安全标准,减少了渠道渗漏,并有效改善了二黄河两岸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通过实施各种工程,二黄河“河化”状况得到控制,建筑物主要险情有所缓解,渠道主流顺畅,渠道断面的稳定性得到保障,防止了渠堤进一步冲淘,满足了现状运行指标的行水要求,减少了渠道对两侧农田的影响,防止了土壤盐渍化,保护了包兰铁路,减少了渠道渗漏,改善了二黄河两岸的生态环境,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是一条传承历史的文脉河。

“虽天寒地冻,器简物窘,百族共襄,万民接踵。老茧一把攥乾坤,草履两只驱苦穷。勇哉先民,挽滔滔洪波而从正;智哉前辈,惜涓涓细流以蕴灵。”这是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里的一段文字,每每读来都让人心潮澎湃。

走进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时间仿佛在暖黄的灯光里慢下脚步,让人们去细细品读和缅怀。450件文物、120套古籍文献、259幅图表、120处不可移动文物影像资料——这些无声的见证,将黄河水利文化、河套水利文化及河套人民敢想敢干、苦干实干的精神一一呈现在世人眼前,它们记录着一段奋斗的历程,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荣耀,讲述着黄河的故事。

清晨,记者来到博物馆所在的二黄河水利风景区,看到健步走队伍踏着节拍在岸边疾行;傍晚,游人登上游艇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江南水韵……作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十大标杆景区”、文旅部推荐的黄河旅游精品线路、“水情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二黄河水利风景区已经成为巴彦淖尔人引以为豪的美丽“地标”“网红打卡地”,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龙舟和赛马在这里遇见,水车和勒勒车在这里装点。

在这里,马拉松赛、自行车赛等国内国际体育赛事吸引世界目光;放河灯、冰雪节、梨花节、端午诗会以及迎春灯会等各种文艺节庆活动相继举办,让巴彦淖尔声名远扬,各族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二黄河这条造福沿岸百姓的致富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河确保黄河安澜的守护河传承历史与文明的文脉河正源源不断地为现代化巴彦淖尔建设注入澎湃力量

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勇往直前;治水的步伐永不停歇,无可阻挡。

60多年过去了,修建二黄河时铁锤钢钎的交响,早已湮没在历史深处。但先辈们当年高亢的劳动号子,仍在黄河之畔和河套儿女的心中回荡。

进入新时代,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河套人治水、用水智慧的河套灌区,又将如何乘风破浪、谱写治水兴水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路,为加快我市水利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画好了蓝图、提供了遵循。我们将努力践行‘十六字’方针,继承和发扬苦干实干的精神,咬定目标、赓续奋斗、久久为功,努力将河套灌区建设成‘全国一流灌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美好向往,为巴彦淖尔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水动力。”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党组书记李根东说。

方略已定,才能更好凝聚治水合力。聚焦市委“五高五新”总体思路、“四区”发展定位、“两个基地、四个产业集群”重点任务,以及干部能力提升、纪律作风整治、工作机制优化、发展合力集聚、营商环境攻坚“五大行动”,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统一思想凝聚起“建设全国一流灌区”的共识,坚定了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决心。

未来,河套灌区将全面贯彻“四水四定”原则,统筹做好节水、治水、管水、用水、兴水“五篇文章”,有序开展河套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打造智能水网灌区;以建设现代灌溉体系为主攻方向,以“节水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引黄滴灌为抓手,为灌区可持续发展蹚出一条新路子;全面推动“数字二黄河”建设,提升二黄河在保障和服务全市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水资源支撑能力……

一个个目标催人奋进,一项项举措扎实有力。未来,河套灌区将集中力量,全力打造节水优先、设施完善、保障有力、供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文化凸显的现代化灌区。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在全面开启现代化巴彦淖尔建设新征程的攻坚关键期巴彦淖尔将赓续开挖二黄河中凝聚而成的敢想敢干、苦干实干的精神坚持鼓起“闯”的勇气激发“拼”的劲头保持“实”的干劲把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定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巴彦淖尔日报)

责任编辑:周婷

写在前面的话:一河润河套,精神传千年。60多年前,在一声声浑厚的劳动号子中,巴彦淖尔干部群众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历时10年,锹挖肩挑,修建了全长230公里的二黄河,把巴彦淖尔人的一面精神旗帜,插在了黄河几字弯头。

60多年来,二黄河静静流淌,守护着黄河安澜,滋润着河套大地。她见证了巴彦淖尔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打破了“胡焕庸线以西没有农业文明”的论断,用“北纬40度的奇迹”让世人认识了一个新的“塞外粮仓”和一种敢想敢干、苦干实干的精神。

60多年后,二黄河以“不可思议”的独特魅力入选全国第二届“最美家乡河”。消息传来,巴彦淖尔儿女欢欣鼓舞,难掩心中的激动。巴彦淖尔日报社由此启动了“喜迎二十大 徒步‘最美家乡河’”全媒体采访行动,探寻二黄河蕴含和呈现的美。行走在二黄河大堤上,俯首是静静东流的大河,抬头是一望无际的良田,触摸着一座座节制闸、一块块衬砌石,仿佛又看见英雄的开挖者抡着铁镐、挑着箩筐,号子嘹亮,坚定向前。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总书记的殷切希望,为河套灌区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也对二黄河的现代化改造提出新的要求。

二黄河是一条河,但又不仅仅是一条河。她是巴彦淖尔人竖在黄河几字弯头的一座丰碑,是凸显黄河文化符号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的敢想敢干、苦干实干的精神,为我们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注入了丰富内涵和持久动力,激励着我们扎实开展好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为主题的“五大行动”,以巴彦淖尔行动和作为助力“把内蒙古形象立起来”。掌上巴彦淖尔,赞890

二黄河:与时代一起奔流

三盛公水利枢纽,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闸”。这是河套灌区取引黄河水的入口,也是我们这次“喜迎二十大 徒步‘最美家乡河’”全媒体采访行动的起点。

站在三盛公水利枢纽的观景台上极目远眺,只见二黄河奔涌东去,滋润万顷良田。我们回望过去不禁要想,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我们的先辈是以怎样的精神和毅力,靠锹挖肩挑开挖出230公里的二黄河?

为什么要开挖二黄河?为什么敢开挖二黄河?为什么能建成如今的二黄河?从一件件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几代水利人的深情讲述中我们逐渐找出了答案……

一部战天斗地的史诗

翻开巴彦淖尔的发展史,开挖建设总干渠是巴彦淖尔人改天换地的厚重一页。如同黄河哺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总干渠亦改写了河套地区的历史。在河套,人们更喜欢亲切地称她为“二黄河”。

从浩瀚的乌兰布和沙漠到波光潋滟的乌梁素海,从黄河岸边到阴山脚下,从百年前“天旱引水难,水大流漫滩”,到今天的“塞上江南米粮川”,她见证了一个奔流的时代,更赓续了巴彦淖尔人民传承不息的精神力量:排除万难建设家乡的决心,艰苦奋斗改变现状的激情……

时光流转,让我们回到上世纪中叶的黄河边。

黄河素来善淤善决善徙,20世纪50年代以前,黄河常发生泛滥以至改道的严重灾害。有历史记载的两千多年中,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

黄河流经巴彦淖尔345公里,给河套带来了富庶与文明,但也把沉重的难题和痛苦的眼泪留给了河套。

那时的黄河,对巴彦淖尔,有予也有取;那时的巴彦淖尔人,对黄河,有爱也有怨。

新中国成立初期,初具规模的河套八大干渠都是直接从黄河开口引水,每年春季开河放水之后,渠里的水要流到秋后,等秋灌结束后再组织大量的劳力去封堵河口,这就出现了取水用水的严重问题:枯水时,大小渠口向黄河争水,大强小弱,上优下劣,许多土地干旱歉收或绝收;水大时,洪水就会漫过渠堤,淹没大块良田沃土,形成洪涝灾害。而来年春季“放口”的时候,大量的民工又需要在春寒料峭的冰凌水里,捞出上年秋天封堵渠口时塞填的麦草及各种泥石物料,方能疏通放水。这样苦寒湿重的劳动,当地人称作“捞渠头”。

“天旱引水难,水大流漫滩,耕地年年变,荒草长满田”一直是河套灌区的困扰。

抗御水旱灾害,从根本上提高灌区灌排能力,成了巴彦淖尔人心中的一个强烈愿望。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灌区的开发,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组织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展开的: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后,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其中就列有兴建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开挖总干渠,大力发展河套水利事业等大型建设项目;

1957年,北京勘测设计院拿出了《黄河流域内蒙古灌区规划报告》并获得国家批准,这个规划史称“五七规划”,主要内容就是在黄河上修建以拦河闸大坝、总干渠进水闸为主要工程的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以此确保为河套等地稳定可靠地引入黄河水,其下布设输水总干渠,从东到西承担河套、三湖河、萨拉齐等灌区的输配水任务。

“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及总干渠工程的开挖兴建,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下所进行的一次河套水利革命,是一项废旧创新、造福子孙后代的宏图伟业。”收到内蒙古自治区下达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及总干渠工程的土方施工任务后,当时的巴彦淖尔盟盟委向全盟人民发出倡议,“因工程量大、时间紧、任务艰巨,要求全盟各族人民一定要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争取早一天完工,早一天受益。”

在黄河边长大的河套儿女,有着黄河一样的性格:能吃苦、不认输。越是艰险越向前,敢教日月换新天!

历史永远铭记着这个日子:1958年11月15日。

党和政府一声号令,应者云集。二黄河建设时期集中在冬春农闲时节,天寒地冻的黄河边、田野里,近3万河套儿女挥洒青春、汗水和热血,以改天换地的坚定信心和必胜勇气,在那个贫穷艰苦的年代凭借双手创造奇迹,将“塞外粮仓”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文化处文化科科长赵志刚告诉记者:“当时施工机械极度匮乏,就连最基本的劳动工具——扁担、箩筐和铁锹都是群众自家准备的。党员干部带头干、领导群众齐上阵,硬是靠着锹挖肩挑,以难以想象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完成了这项工程。”

开挖初期,人们就遇到了巨大的技术困难:按照“五七规划”中的设计,总干渠宽度应为200米左右,需完成的土方量高达5800万立方米。如此巨大的工程,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难以完成的任务。这时,水利科技人员沿黄河观察、计算、询问、调研,提出了“小断面开挖,引黄河水大流量冲刷”的施工方案,这项设计可减少土方量一半以上。用土生土长的红柳、河柳、枳机、哈木儿以及麦柴做成叠埽棒来打坝;用“黑虎掏心”法挖动冻土……冻土、淤泥、流冰等技术难题被一个个攻克。

落后的施工工具、艰苦的施工环境无不在考验着每一位建设者。赵志刚说:“当时农村存粮严重短缺,干渠上的人们一整天只能吃上两顿土豆和白菜熬成的‘菜粥’,偶尔能吃上两个硬邦邦的窝窝头都算是改善伙食;工地沿线没有住处,大家自己动手用红柳条编成‘笆子’,立起来抹上泥、沿着土坝搭成个简陋窝棚住,根本起不到什么防寒的作用,有张砖头支起来的木板床那简直称得上奢侈。泥水方最难挖,天寒地冻的,人膝盖以下全泡在冰水里,许多人由此落下了关节炎等病症。那时的人们,牺牲真的太大了。”哪怕是复述那段历史,赵志刚讲到动情处,依然热泪盈眶。

三盛公枢纽拦河坝合龙

“村里组织我们去挖二黄河的时候我18岁,是全村最小的劳动力。”回忆起当年的情形,五原县套海镇锦绣堂村82岁的郝大楞仍是激动不已。他至今还记得,当时他住在简易的工棚里,地上铺的是湿柳枝、麦秸;在那样高强度、长时间的劳动作业中,就连菜粥都吃不饱,每天都是半饥饿状态。“扁担压得肩头都是血泡,血泡破了血顺着身子往下流。别看我当时年纪小,也跟大家一样,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咬牙坚持干活。”老人眺望着远方,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

在总干渠上,人人苦干实干、争当模范蔚然成风。

“英雄担”“老虎队”“铁姑娘战斗队”……这些响亮的称号和词汇背后,是巴彦淖尔人充满汗水和艰险的开河之路,是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奋斗乐章,是一个个催人泪下的奉献故事。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到1967年6月,作为河套灌区输水大动脉的总干渠工程终于全线竣工通水。

十年间,累计完成工程土方量1977万立方米,其中仅有387.7万立方米为机械开挖,其余1589.3万立方米均为人工开挖,占工程总土方量的80%以上,比一个西湖的蓄水量还要多。

自此,黄河水通过总干渠在河套灌区实现了全灌域可控调节,河套灌区土地灌溉面积由300多万亩逐年增加到1100多万亩,旱涝保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年均约46亿立方米黄河水经由灌区10.36万条、7级灌排渠(沟)道的接力输送滋养河套大地。

总干渠——这条输水大动脉是河套灌区有史以来建设规模最为宏大、建设过程最为艰辛、产生效益最为可观、对地区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水利工程,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史上的一个奇迹。

她是黄河流域流量最大的人工开挖输水渠道,河套灌区因此成为我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

2019年,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专家组来河套灌区考察时,各国专家盛赞河套灌区“非常奇妙”“具有生命力的活的遗产”“不可思议”……专家认为,河套灌区为多泥沙河流引水灌溉、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大型河流上无坝引水低影响开发模式,干旱区大型灌区盐碱化防治、土地改良,提供了历史经验和借鉴。

内蒙古河套灌区成功跻身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对全人类产生深远影响并可提供可贵发展经验的世界性遗产”,总干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河套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一场跨越甲子的接力

“可以说,我的成长从未离开过这条‘母亲河’。”总干渠分中心第四枢纽所所长郭新祥感慨地说。今年51岁的郭新祥从小在二黄河边长大,对这条河有着深厚的情谊。自1992年参加工作,他坚守在养护一线已经有30个年头。

二黄河流淌在郭新祥的童年记忆里,与爷爷、父亲奔波的背影密不可分。

对老水利人而言,二黄河的历史是厚重艰苦的记忆,是凝聚着老一辈血与汗、靠血肉之躯在大地上打下的烙印。

每年河套夏灌开始后,是“跑渠汉”们最繁忙的时候:从调水配水、测流量水、防洪到田间地头了解灌溉进度等等,都要由他们完成。

“水令就是军令”,只要一放水,基层水调人员就要24小时值班。跟水、防洪、巡逻,做好水情信息上传下达,让农民能够用上水用好水,避免周边农田、村庄遭受洪涝灾害影响。

“在我爷爷那个年代,巡河没有交通工具全凭两条腿,路坑坑洼洼的,下雨更是泥泞难走。我的父亲也是水利人,他是名运输司机,印象中他每天都要开着拖拉机运送物品。春掏治理渠道时,父亲更是要一趟趟将石头柴草搬上搬下,多累也从没听他喊过苦。”在郭新祥的讲述里,老水利人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这也是他守护二黄河的动力和榜样,“长辈们常常教育我,吃苦奉献是水利人的本分。只有这样,才能提供及时、真实、可靠的数据,才能保障二黄河沿岸的安全。”

郭新祥说,他参加工作后条件好点儿,才开始骑着自行车巡河,灌溉时节老睡不踏实,总是惦记着,一有情况就得往渠上跑。“你看现在发展得多快,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能实时监测。”郭新祥感慨地说。

岁月悠悠,在一代代水利人的接力中,二黄河成为河套大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今的二黄河两岸,绿意延绵。正是水利人十几年如一日不计酷暑严寒,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坚持植树造林,才为她穿上“绿衣裳”,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上世纪90年代,二黄河两岸生态基础脆弱,再加上病虫害的侵袭和林木老化,二黄河原有的防护林遭到了严重破坏,固堤护岸功能急剧下降,渠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扭转这种局面,2009年起,二黄河畔掀起了植树“大会战”。春天,土地还没解冻的时候,水利人就开始插扦育苗、整理土地。但要种活树是个难题。总干渠沿线的工程保护地内都是高低不平的荒滩弃耕地,盐碱化严重,有的地块反复种了十几遍都成活不了。

那就先改造土地。

造林前,先动用各类机械连片整理,然后再多次深浇、洗盐、压碱,直到把种不活树的土地改良过来。干部职工们连日奋战在二黄河畔,早7点开工,晚8点收工,中午就地一歇,简单吃个饭接着干,打坑、放苗、培土、浇水……一个个被吹得黝黑,不少人的脸被晒脱一层皮。即使这样艰苦,水利职工仍保留着一份独有的乐观,他们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首诗:头顶烈日酷暑,脚踏总干热土。为何披星戴月,只为片片竹柳。

“植树造林大会战,那个苦可不是说着玩儿的。干一会儿裤子就成了泥水裤,结实的工作服一年得穿烂好几套。浇水用的橡胶管12寸粗、8米长,得六七个人才能抱起来。” 总干渠分中心第一枢纽所业务股股长魏文斌一边比划一边说。

几十年如一日,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年接着一年干,水利人累计种植各类树木2000多万株,建成180公里的高标准生态绿化带,这条绿化带成为二黄河上有效防止两岸阴渗、保护沿岸农田、改善区域小气候的“空中绿色排干”。

二黄河畔的水利人勤劳且智慧。随着时代发展,二黄河的管护融入更多现代元素,“跑渠汉”成为历史,科技的力量已跃动在指尖。

“以前我们是人工测量水位,每天早8点、晚6点,水调人员必须到闸口通过水位尺观测水位、测量流速、计算流量。在行水高峰时期,尤其在高水位运行阶段,夜晚也需要定时出去观测水位和工程安全。”总干渠分中心第三枢纽所水调员辛俊升说。

作为干了20多年水调工作的“老把式”,辛俊升由衷感叹:“水调工作责任重大,稍有差错就会酿成事故。得益于信息化建设,现在我们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对水情进行实时监控。”他边说边拿出手机,打开“河套灌区信息化工程水位闸位采集系统”APP,屏幕上立刻呈现出地名、水位、闸门开启高度3个栏,随时可以看到总干渠各闸水位和闸门开启高度数据。

走进河套灌区水量调度中心,160平方米的灌区实体沙盘引人瞩目:每道闸口、每条干渠都有通讯基站,电子水情数据实时更新。目前,4G网络通讯已覆盖全灌区,14个二级单位及71个灌排管理所站、156个灌水管理段全部接入水利专网,通信系统覆盖套区东西300公里、南北60公里。

如果将各种传感器和采集系统比作灌区信息化的“耳目”,通讯传输系统就是灌区的“神经网络”,河套灌区灌溉水量调度系统就是整个信息化工程的“大脑”,解决了困扰灌区几十年的技术难题。这套系统可以通过安装采集电磁流速传感器、雷达水位计等设备,实时获得输水渠道的现场数据,采集耗时也从原来的一到两小时缩短到几秒钟。

如今,科学技术创新让水情监测不再是份“苦差事”——历经十几年建设,目前河套灌区水量调度中心同时兼有“内蒙古黄河流域水利信息化中心”“跨盟市水权转让监测系统数据中心”“全区水利信息化培训中心”等功能,为加快内蒙古自治区水利信息化平台整合进程、实现自治区智慧水利与水利大数据建设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采访中,水利人还讲了这样一组数据:

按照黄河水每年带入泥沙40万立方米计算,60余年就是2000多万立方米,足以抵得上当年开挖二黄河的土方;得益于先进完善的管理模式,二黄河从未出现过严重淤堵的情况——这本身也是一个奇迹。

二黄河滋润着河套人,河套人守护着二黄河。

在水利系统,几代人为水利事业接续奋斗的家庭并不鲜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水利专家、高级工程师刘永河退休后仍在为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贡献着力量。他曾紧紧握着父亲挖过二黄河和无数沟渠而变形到无法伸直的手黯然落泪;他曾与十几万河套儿女一同在热火朝天的疏浚总排干工地上挥汗如雨;他曾要求攻读博士学位、在家乡做节水农业研究的小儿子“周末不许回家,要和大家一起坚守基地,全心工作”。刘永河说:“我父亲那一辈开挖总干渠,为的是解决河套地区的灌溉问题;我们那一代疏通总排干,为的是解决灌区排水难、土地盐碱化的问题;我儿子就读的专业,解决的是新时期现代化农业节水改造的问题。选择了水利事业就选择了艰苦,我们水利人一代代都肯吃苦、能吃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代在变迁,管护方式在进步,但守护“母亲河”的初心始终未变。在河套这片热土上,世世代代伴水而生的人们,用坚守和奉献续写着一个又一个人与水的动人故事……

一条惠泽两岸的幸福河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二黄河,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巴彦淖尔人竖起在黄河之畔的一座丰碑。她使敢想敢干、苦干实干的精神从此融入巴彦淖尔人的血液,激励着千千万万巴彦淖尔人勇敢拼搏、建设家园、创造明天。

这是一条造福一方的致富河。

农以水为利,水以渠为先。

河套平原地处胡焕庸线以西,四周高山大漠和干旱高原环绕,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这里从来就是没有引水灌溉就没有农业的地方。如果没有奇迹,这里将是一个荒凉干旱、人畜稀少、天灾频繁的贫苦地区。

依靠二黄河源源不断的灌溉滋养,河套人民聚合耕作、繁衍生息,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出一个个农耕奇迹:农民人均耕地10.6亩,是全国人均耕地水平的5倍;粮食年产量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亿斤,快速增长到近些年的55亿斤以上;“吨粮田”占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

河套灌区已成为国家真正意义上的大粮仓、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是“长江以北没有吨粮田”定论的一个丰饶的“例外”:

这里的“河套小麦”,被誉为小麦中的“五项全能”冠军,是我国优质面粉生产不可替代的稀缺资源;

这里的“河套向日葵”,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全国向日葵炒货高端产品原料60%以上采用河套葵花子;

这里是全球最大的有机原奶生产基地;

我国每出口10桶番茄汁,就有6桶来自巴彦淖尔……

凭借土地广阔、青山绿水的资源优势,巴彦淖尔正昂首阔步、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这是一条人水和谐的生态河。

生态的核心是水。

河套灌区地处蒙古高原,年均降水量仅有150~20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000多毫米。这里不仅干旱少雨,且处于库布齐和乌兰布和两大沙漠的包围之中。气象学认定,年降雨量低于400毫米的地区是不会有森林出现的。

幸运的是,我们有二黄河!

二黄河年均为河套灌区引入约46亿立方米黄河水,为全市大小湖泊、湿地、公园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补给,为林木生长提供了条件,有效发挥了农田灌溉、生态补水、防汛固沙的重要作用,使整个河套灌区气候湿润、植被茂盛,成为地球干旱荒漠化地带一处稀有的绿洲、祖国三北防护林的重要基地,阻隔了西北风沙带的东侵,遏制了沙漠化的蔓延,肩负着防风固沙、保护黄河安全的生态重任,在祖国北疆筑起一道生态安全屏障。

过去,每当3月黄河解冻流凌或七八月上游暴发洪水,河套地区黄河两岸经常发生溃堤决口事故,周边人民的生命财产频繁遭受损失。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二黄河每年都会分流黄河凌汛泄洪,最多时可将一半以上的黄河流量分流到河套灌区,以此确保黄河凌汛安全通过、岁岁安澜,使两岸人民再无洪涝之忧。

为有效利用分流期的凌汛水,近年来,二黄河又承担起凌汛期为乌梁素海进行生态补水的重要任务,每年补水约6亿立方米,使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乌梁素海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生态补水

这是一条岁岁安澜的守护河。

行至总干渠分中心第三分水枢纽,驻足远眺,经过节水改造后的枢纽旧貌换新颜,衬砌后的渠道整洁光滑、结构坚固。“这一段落的节水改造工程于2017年9月完工。我们在原来渠底基础上下挖80厘米,然后铺设塑料防渗膜。同时,用混凝土模袋护砌边坡,防止水渗漏流失。”总干渠分中心工程科科长韩中海介绍说。

从1998年到2019年,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利用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资金,对二黄河各枢纽建筑物工程、渠道工程进行除险加固和工程配套改造,累计完成投资近5.5亿元。长达20年的节水改造,使得二黄河主流顺畅、断面稳定,提高了防洪安全标准,减少了渠道渗漏,并有效改善了二黄河两岸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通过实施各种工程,二黄河“河化”状况得到控制,建筑物主要险情有所缓解,渠道主流顺畅,渠道断面的稳定性得到保障,防止了渠堤进一步冲淘,满足了现状运行指标的行水要求,减少了渠道对两侧农田的影响,防止了土壤盐渍化,保护了包兰铁路,减少了渠道渗漏,改善了二黄河两岸的生态环境,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是一条传承历史的文脉河。

“虽天寒地冻,器简物窘,百族共襄,万民接踵。老茧一把攥乾坤,草履两只驱苦穷。勇哉先民,挽滔滔洪波而从正;智哉前辈,惜涓涓细流以蕴灵。”这是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里的一段文字,每每读来都让人心潮澎湃。

走进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时间仿佛在暖黄的灯光里慢下脚步,让人们去细细品读和缅怀。450件文物、120套古籍文献、259幅图表、120处不可移动文物影像资料——这些无声的见证,将黄河水利文化、河套水利文化及河套人民敢想敢干、苦干实干的精神一一呈现在世人眼前,它们记录着一段奋斗的历程,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荣耀,讲述着黄河的故事。

清晨,记者来到博物馆所在的二黄河水利风景区,看到健步走队伍踏着节拍在岸边疾行;傍晚,游人登上游艇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江南水韵……作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十大标杆景区”、文旅部推荐的黄河旅游精品线路、“水情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二黄河水利风景区已经成为巴彦淖尔人引以为豪的美丽“地标”“网红打卡地”,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龙舟和赛马在这里遇见,水车和勒勒车在这里装点。

在这里,马拉松赛、自行车赛等国内国际体育赛事吸引世界目光;放河灯、冰雪节、梨花节、端午诗会以及迎春灯会等各种文艺节庆活动相继举办,让巴彦淖尔声名远扬,各族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二黄河这条造福沿岸百姓的致富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河确保黄河安澜的守护河传承历史与文明的文脉河正源源不断地为现代化巴彦淖尔建设注入澎湃力量

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勇往直前;治水的步伐永不停歇,无可阻挡。

60多年过去了,修建二黄河时铁锤钢钎的交响,早已湮没在历史深处。但先辈们当年高亢的劳动号子,仍在黄河之畔和河套儿女的心中回荡。

进入新时代,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河套人治水、用水智慧的河套灌区,又将如何乘风破浪、谱写治水兴水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路,为加快我市水利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画好了蓝图、提供了遵循。我们将努力践行‘十六字’方针,继承和发扬苦干实干的精神,咬定目标、赓续奋斗、久久为功,努力将河套灌区建设成‘全国一流灌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美好向往,为巴彦淖尔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水动力。”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党组书记李根东说。

方略已定,才能更好凝聚治水合力。聚焦市委“五高五新”总体思路、“四区”发展定位、“两个基地、四个产业集群”重点任务,以及干部能力提升、纪律作风整治、工作机制优化、发展合力集聚、营商环境攻坚“五大行动”,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统一思想凝聚起“建设全国一流灌区”的共识,坚定了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决心。

未来,河套灌区将全面贯彻“四水四定”原则,统筹做好节水、治水、管水、用水、兴水“五篇文章”,有序开展河套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打造智能水网灌区;以建设现代灌溉体系为主攻方向,以“节水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引黄滴灌为抓手,为灌区可持续发展蹚出一条新路子;全面推动“数字二黄河”建设,提升二黄河在保障和服务全市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水资源支撑能力……

一个个目标催人奋进,一项项举措扎实有力。未来,河套灌区将集中力量,全力打造节水优先、设施完善、保障有力、供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文化凸显的现代化灌区。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在全面开启现代化巴彦淖尔建设新征程的攻坚关键期巴彦淖尔将赓续开挖二黄河中凝聚而成的敢想敢干、苦干实干的精神坚持鼓起“闯”的勇气激发“拼”的劲头保持“实”的干劲把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定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巴彦淖尔日报)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