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面葫芦

2019-09-27 09:57 正北方网- 北方新报  

前几天,中山支行的同事老龚给我发了一个经典视频,这个视频很接地气,好就好在它的视频剪接和乡里乡亲的方言解说。完全是用的我大嫂的土话说的。

或许,这个视频对于我来说太熟悉了,而且我小时候13岁左右就会做这种饭菜,我把它转发给了好多朋友。也或许这个解说对于好多外地人来说可能听不懂,或者是听懂了也是由于语言环境,可能不会引起太多的共鸣。但是,我感觉一旦用普通话来解说,那就啥意思也没有了。

老龚的祖上是从河南来后套的巴盟人。经过几代的改造和粮食的造化,龚大爷已经完全适应了大后套的地理气候。你看哇,他脑袋大、脖子粗,这就是后套人吃白面的结果。他这人行动很幽默,常常在我们的小群里发一些很接地气的视频和段子,成为群里的网红,给大家带来了不少欢乐。

“切好红豆儿山野茄子洋柿子,葱蒜姜面葫芦切开,把瓤子挖了,切成疙瘩,农村五花肉切成片片。倒葵花油放五花肉——圪捞;放葱姜蒜——圪捞;放花椒大料咸盐倒酱油——圪捞;倒洋柿子——圪捞;倒面葫芦——圪捞;放山野茄子红豆儿好好圪捞;倒水,盖上锅盖。起好的面倒农村白面,放小苏打倒水和面,擀开,倒葵花油——展匀,撒点儿面,展一展,卷住再擀开,切成小疙瘩,揪长贴上个,盖锅盖蒸十二三分,揭锅哇,啊呀!有点儿碱大兰哇?孙子哎,吃烩葫芦锅贴了。”

这个视频段子的经典是什么?其实在我看来就是两个字——圪捞。圪捞是我们这里的方言,翻译成派(普)通话就是——用铲子翻动菜。我的父老乡亲不会那样矫情地说,都是笨嘴秃舌的厚嘴唇。多少年来他们通过实践,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了最生动和最形象的方言笨语。

请记住“圪捞”这两个字。它太完美了!

与此同时,这几天我又看到一篇高大上的帖子,说的也是巴盟的面葫芦,人家把我们祖祖辈辈叫的面葫芦不叫面葫芦了,而是叫了一个半洋名字——贝贝南瓜。三大爷不服气。

我仔细看了一下这个帖子,据说这个叫“贝贝南瓜”的葫芦是从日本引进的,但是根在中国了,和我小时候吃的葫芦还不太一样。主要特点是通过品种改良和升级,比我们小时吃的葫芦更甜、更绵、也更小了。我在转发这个帖子的时候,老龚大爷说不就是巴盟的面葫芦吗?搞成这样的高大上。我说这就是策划的效果。我小时候吃的葫芦(番瓜),比现在你们叫的这种瓜大得很多。

其实,这些东西一直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早就见怪不怪了,虽然经常食用,除了感情其实一点儿也不稀罕它。不过,我这人爱怀旧,这几年每年都要让朋友从乡下拿几颗大一点儿的葫芦放在家里,为的就是欣赏。

为了写这篇文章,也为了亲自实践和重温烩面葫芦的情景,我昨天专门跑了两趟保全庄农贸市场,为的就是看看这种瓜的品种有多少?我们打小的时候父母就教育我们说叫它葫芦。乡亲们更形象地叫它面葫芦,意思是无论它烩着吃,还是熆(读he,蒸的意思)的吃,都是绵绵的。

昨天,我和侉侉去保全庄买瓜,侉侉问我你们叫它甚了?一下子还真把我问住了。我觉得它从大的方面说就叫葫芦,小时候也叫它番瓜了。不过我们小时候吃的葫芦和番瓜比现在的大,是没有经过改良和产品升级的。那个时候粮食短缺,当主食吃了。

葫芦,也叫番瓜,后来人家叫南瓜了。我觉得这是针对西瓜、冬(东)瓜叫的,反正没有北瓜。叫就叫哇,顾不上那么多了。我们老家其实也有人叫倭瓜、吊葫芦、丑瓜。不管叫什么,它就是葫芦。

我昨天在群里发了一个图文,有的网友说:“反葫芦”,我说应该是“翻”或者是“番”瓜。我小时候父母说的“饭葫芦”和“饭瓜”,其实也叫番葫芦,这是因为这种东西顶饭吃了,而且是和糜子和谷子米焖的吃了。

家里那个传女子喜欢吃这种饭菜,最主要的是她竟然不知道我就会做这种饭菜。那天,我给这个怂女子做了一顿面葫芦烩菜,她把我崇拜得不行行兰。一下子叫来好几个她的闺蜜品尝。老是问我:“三哥,你怎么会做这种饭了?”其实,我们就是两代人。做这种饭菜是一种父母从来就没有教过你的本能,是不由自己学会的技能。

喜欢面葫芦是一种心情,过去是穷得愁了,现在是喜欢得不行了。我家里放的那么多的各种各样的葫芦,其实就是为了一种寻找儿时的记忆。(文/杜洪涛)

责任编辑:何娟

前几天,中山支行的同事老龚给我发了一个经典视频,这个视频很接地气,好就好在它的视频剪接和乡里乡亲的方言解说。完全是用的我大嫂的土话说的。

或许,这个视频对于我来说太熟悉了,而且我小时候13岁左右就会做这种饭菜,我把它转发给了好多朋友。也或许这个解说对于好多外地人来说可能听不懂,或者是听懂了也是由于语言环境,可能不会引起太多的共鸣。但是,我感觉一旦用普通话来解说,那就啥意思也没有了。

老龚的祖上是从河南来后套的巴盟人。经过几代的改造和粮食的造化,龚大爷已经完全适应了大后套的地理气候。你看哇,他脑袋大、脖子粗,这就是后套人吃白面的结果。他这人行动很幽默,常常在我们的小群里发一些很接地气的视频和段子,成为群里的网红,给大家带来了不少欢乐。

“切好红豆儿山野茄子洋柿子,葱蒜姜面葫芦切开,把瓤子挖了,切成疙瘩,农村五花肉切成片片。倒葵花油放五花肉——圪捞;放葱姜蒜——圪捞;放花椒大料咸盐倒酱油——圪捞;倒洋柿子——圪捞;倒面葫芦——圪捞;放山野茄子红豆儿好好圪捞;倒水,盖上锅盖。起好的面倒农村白面,放小苏打倒水和面,擀开,倒葵花油——展匀,撒点儿面,展一展,卷住再擀开,切成小疙瘩,揪长贴上个,盖锅盖蒸十二三分,揭锅哇,啊呀!有点儿碱大兰哇?孙子哎,吃烩葫芦锅贴了。”

这个视频段子的经典是什么?其实在我看来就是两个字——圪捞。圪捞是我们这里的方言,翻译成派(普)通话就是——用铲子翻动菜。我的父老乡亲不会那样矫情地说,都是笨嘴秃舌的厚嘴唇。多少年来他们通过实践,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了最生动和最形象的方言笨语。

请记住“圪捞”这两个字。它太完美了!

与此同时,这几天我又看到一篇高大上的帖子,说的也是巴盟的面葫芦,人家把我们祖祖辈辈叫的面葫芦不叫面葫芦了,而是叫了一个半洋名字——贝贝南瓜。三大爷不服气。

我仔细看了一下这个帖子,据说这个叫“贝贝南瓜”的葫芦是从日本引进的,但是根在中国了,和我小时候吃的葫芦还不太一样。主要特点是通过品种改良和升级,比我们小时吃的葫芦更甜、更绵、也更小了。我在转发这个帖子的时候,老龚大爷说不就是巴盟的面葫芦吗?搞成这样的高大上。我说这就是策划的效果。我小时候吃的葫芦(番瓜),比现在你们叫的这种瓜大得很多。

其实,这些东西一直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早就见怪不怪了,虽然经常食用,除了感情其实一点儿也不稀罕它。不过,我这人爱怀旧,这几年每年都要让朋友从乡下拿几颗大一点儿的葫芦放在家里,为的就是欣赏。

为了写这篇文章,也为了亲自实践和重温烩面葫芦的情景,我昨天专门跑了两趟保全庄农贸市场,为的就是看看这种瓜的品种有多少?我们打小的时候父母就教育我们说叫它葫芦。乡亲们更形象地叫它面葫芦,意思是无论它烩着吃,还是熆(读he,蒸的意思)的吃,都是绵绵的。

昨天,我和侉侉去保全庄买瓜,侉侉问我你们叫它甚了?一下子还真把我问住了。我觉得它从大的方面说就叫葫芦,小时候也叫它番瓜了。不过我们小时候吃的葫芦和番瓜比现在的大,是没有经过改良和产品升级的。那个时候粮食短缺,当主食吃了。

葫芦,也叫番瓜,后来人家叫南瓜了。我觉得这是针对西瓜、冬(东)瓜叫的,反正没有北瓜。叫就叫哇,顾不上那么多了。我们老家其实也有人叫倭瓜、吊葫芦、丑瓜。不管叫什么,它就是葫芦。

我昨天在群里发了一个图文,有的网友说:“反葫芦”,我说应该是“翻”或者是“番”瓜。我小时候父母说的“饭葫芦”和“饭瓜”,其实也叫番葫芦,这是因为这种东西顶饭吃了,而且是和糜子和谷子米焖的吃了。

家里那个传女子喜欢吃这种饭菜,最主要的是她竟然不知道我就会做这种饭菜。那天,我给这个怂女子做了一顿面葫芦烩菜,她把我崇拜得不行行兰。一下子叫来好几个她的闺蜜品尝。老是问我:“三哥,你怎么会做这种饭了?”其实,我们就是两代人。做这种饭菜是一种父母从来就没有教过你的本能,是不由自己学会的技能。

喜欢面葫芦是一种心情,过去是穷得愁了,现在是喜欢得不行了。我家里放的那么多的各种各样的葫芦,其实就是为了一种寻找儿时的记忆。(文/杜洪涛)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